2022华师大版八上科学1.4运动和力 第2课时 (课件 28张PPT+预习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华师大版八上科学1.4运动和力 第2课时 (课件 28张PPT+预习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2 10:19: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八上§1.4运动和力(2)预学案
姓名
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点预习:
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自己 一直运动下去;一个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
2、我们将物体具有 的性质称为惯性;
3、 物体都有惯性,无论其是 还是 ,都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 “本领”或“能力”。
4、当物体 时,人们能够体验到物体抵抗状态改变的这种能力,即惯性。
5、行驶中的汽车,我们关闭油门使发动机停止运行,但汽车由于 还会继续前行;汽车突然起动时,车内乘客会 ,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刹车制动时,乘客则会 。
6、汽车上装有安全带,使乘员更安全,主要是要防止物体因 造成的危害。
7、一般情况下,我们周围运动起来的物体速度越来越慢,就是因为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 作用的结果。
8、物体速度大小的 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9、物体 不需要受到外力作用, 才需要外力的作用,力是 的原因。
二、知识点运用:
1、关于惯性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
B.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停下来后也就没有惯性了
C.无论在什么地方,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比在月球上惯性大
2、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B.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运动速度越大时惯性越大 D.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远时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B.用力将物体抛出后,物体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惯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现将其中一个力减小,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D.快速行驶的摩托车比静止的火车惯性大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5、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C.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和静止时的惯性是相同的 D.物体在失重时,惯性一定为零
6、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图中的(   )
7、下列对牛顿运动定律认识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物仍可能做曲线运动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部分:
1、原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自己的静止状态
2、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3、一切 运动 静止
4、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惯性 后仰 前冲
6、惯性
7、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8、变化或方向
9、保持运动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二、知识运用部分:
1、C 2、A 3、C 4、D 5、C
6、C 7、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八上§1.4运动和力(2)课后练习
姓名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
A.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B.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地方向落下
D.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会沿车行驶方向摔倒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归纳前人学说,通过实验验证后得到的物理规律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球接触球板后速度很大),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车具有惯性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抛出去的标枪和手榴弹都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
D.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的惯性逐渐为零
4、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一句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
B. 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惯性定律的建立都有贡献
C. 惯性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
D.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理想实验得出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8、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因此它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在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9、关于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惯性的性质
B.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只运动状态无关
C.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10、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m/s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将(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先上升一段距离再落下,下落时越来越大
C.由于惯性,物体以1m/s速度匀速上升 D. 立即匀速下落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C 7、B 8、D 9、C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共28张PPT)
华师大版 八上
§ 1. 4 运动和力
---惯性
复 习: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分析而得出结论。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能否用实验直接验证?为什么?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运动与力的关系是什么?
力不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欣赏:音乐喷泉
(点击图片播放)
水被喷出后,为什么在空中还能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其实,这与水的惯性有关。
一、惯性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自己原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一直运动下去;一个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自己的静止状态。
1、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演示:
取一个惯性演示器。将小木片放在支架上,小球放在小木片上,用力将旁边钢片弹拉弯一个角度后放手,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
现象:
说明:
小木片迅速飞出去,而小球稳稳地落在支架上。
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而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
同时说明:原来静止的物体,即使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仍然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能力。
(点击图片可播放)
3、惯性的特点: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任何情况:受力、不受力;运动、静止;地球附近、远离地球等)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是力。
(可以说“惯性现象”或“具有惯性”,不能说“惯性力”或“受到惯性作用”等。)
活动1:
将一枚硬币放在杯子上的硬质小薄片上,用力弹去小薄片,观察硬币的运动情况。
现象:
说明:
小薄片飞出去,但硬币掉入杯中
硬币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
(点击图片可播放)
活动2:
将一个长方体木块竖放在运动小车上(如图),拉动小车,,观察小车在遇到障碍物时的运动情况。
现象:
说明:
小车遇到障碍物停止运动,而木块则仍前原运动方向运动。
小车由于具有惯性而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举例
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例1:
跑步运动员冲刺终点线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会继续向前冲过一段距离才停下。(运动员具有惯性)
汽车等运动物体也如此。
例2:
工人使用的锤头松了,一般可将锤柄在硬 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了。
例3:
建筑工人用铁锹移动沙子等物体时,
不用将锹和沙子一起搬到另一处,而是在原地,用锹装沙子后,用力将沙子甩出去。泼水也是如此。
三、用惯性解释现象
现象1:
车辆行驶过程中,关闭油门使发动机停止运行或出现侧翻等,但辆车还会继续前行。
运动的车辆具有惯性而保持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
运动的人也是如此。
现象2 :
快速行走的人,由于脚踩到西瓜皮或较滑的路面而向后摔倒。
运动的人踩到西瓜皮或较滑的路面时,脚的运动加快,但上身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导致脚向前运动快于上身而向后摔倒。
现象3:
快速行走的人,由于脚碰到障碍而向前摔倒。
运动的人碰到障碍物时,脚的运动减慢或停
下来,但上身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
变,所以导致脚向前运动慢于上身而向前摔倒。
请你解释:
1、坐在公共汽车中的人,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倒。
人与车一开始都是运动的,而突然刹车
时,车速减慢,而车上的人,脚或屁股
随车慢下来,但他们的上身由于惯性会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
这样人就会向前倾倒。
2、为什么交通规则中有“严禁车辆超载超速”的规定。
严禁超载:
因为超载除了破坏路面外,车辆安全性能会下降,车辆整体质量大惯性也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会很严重;
严禁超速:
当车辆超速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要刹车时,由于汽车本身具有惯性,刹车的瞬时要保持原有的较高的速度,停下来需要时间会越长,滑行的距离也越长,容易产生交通事故。
3、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什么汽车司机和乘客都要系安全带 ?
当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由于紧急情况需要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司机与乘客仍会由于惯性而前进,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当司机与乘客系好安全带时,安全带的拉力会有效的保护人体,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因此,“汽车的司机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看视频中的球与车,说一说:
1)静止的车顶上放球,球不会掉落的原因;
2)汽车突然启动时,球向后运动并掉落的原因;
3)汽车突然刹车时,球向前运动并掉落的原因。
(点击图片播放)
1)球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2)车与原来都是静止的,车突然启动时,球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车与球分离,球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3)车与原来都是运动的,车突然减速时,球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车与球分离,球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四、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大小的变化或方向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惯性现象告诉我们:
物体保持运动不需要外力的作用,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外力的作用。
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小结
3、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2、惯性不是力的作用,是一种现象,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课堂练习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
B.固体有惯性,液体和气体没有
C.固体和液体有惯性,气体没有
D.固体、液体、气体均有惯性
D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汽车驾驶的做法中,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司机驾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汽车进站时可提前关闭油门
C.禁止汽车司机超速驾车
D.汽车行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B
课堂练习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使惯性大些
B.赛车停下来的过程中,赛车的惯性在减小
C.足球飞向球门是依靠了它的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失去了惯性
C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
到惯性的作用
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
战斗机的灵活性
D
课堂练习
5、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课堂练习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
B.惯性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有关
C.扔出去的物体能飞出一段距离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D.运动会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利用惯性来提高成绩
D
课堂练习
7、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C.运动员跑得越慢惯性越小
D.汽车在启动时才有惯性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