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1)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4 09: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3)运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正确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评价设计】
1.在学生动手体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通过“体验生活中的物理练习”目标达成。
2.在探究液体压强实验中,学生会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能得出结论。目标达成。
3.给出一些生活中液体压强的现象,学生能知道的原因,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目标达成。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提问: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
二、【情景导入】
1、投影图片:
为什么深海中的带鱼捕捞上岸后就会破肚死亡呢?
2、播放视频:裂桶实验
你觉得一盆水能使水桶裂开?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图片以及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三、【学习过程】
板块一:液体压强特点
一、液体压强以及产生原因
1、类比设疑:
把一个木块放入烧杯中,问:木块对烧杯底部有压强吗?为什么?对烧杯侧壁有压强吗?为什么?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问:水对烧杯底部和侧壁有没有压强?为什么?
2、初次探究: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能不能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试一试。
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所设计的实验以及实验的结论?
学生展示。
3、通过刚才的探究,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液体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所以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且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也为后部探索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做了铺垫。)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一)再次探究
1、提出问题: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
2、猜想
请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的猜想。
(学生:在较深的水中游泳,会感到呼吸困难,像有东西压在胸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意识。
3、介绍仪器:出示压强计,介绍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每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有这样一个仪器——压强计,它是由探头、橡皮管、u形管、橡皮膜组成,此时u型管两管液面相平。
请同学们把手指轻轻地压在橡皮膜上,你能发现“U”形管中两管液面有什么变化?(出现高度差)增大手指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高度差变大)
提问:用压强计能不能验证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把橡皮膜放入液体中,观察u型管两管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怎样探究液体向哪个方向有压强呢?(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4、学生实验:
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向哪个方向有压强?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探究。
5、结论
通过实验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投影: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三次探究:
1、提问:既然液体内部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方向、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
探究时需要用到什么方法?
3、设计实验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
实验方案:
(1)把探头放进水中同一深度处(5cm),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2)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10cm、15cm),看看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3)换用其他液体(盐水),看看在深度相同时(15cm),液体内部的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学生的想法很多,所以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这一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到表格中。
序号 液体 探头的深度/cm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
1 水 5
2 5
3 5
4 10
5 15
6 盐水 15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 。
(3)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6、评估与交流:相互交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7、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
8、学以致用:
(1)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课前提出的问题。
(2)如图,为什么要把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初步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板块二:液体压强的计算
1、播放视频:潜水员穿潜水服下水
潜水员在潜水时为了抵抗水的压强,穿上了厚重的潜水服,那水产生的压强究竟有多大?该如何计算呢?
2、微课展示:液体压强的公式的推导过程
由此可得液体的压强公式为
3、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理解
(1)、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3)、适用范围:液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定性的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为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做好准备)
(三)巩固练习
1、牛刀小试:
A、B、C三点所处的深度分别是多少?
2、小试身手:
小明家有一个高为40cm的鱼缸,里面盛有30cm深的水,求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ρ水=1.0×103kg/m3,g=l0N/kg )
3、能力提升:
在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高度的煤油,哪个容器的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大?说出你的理由?你发现了压强与哪些因素无关吗?
4、高人指点:
车不小心掉入了水里,车门为什打不开?请计算车子在1m的水里,推开1m2的车门需要多大的力?这种等不及救援的状况,只能等死了么?(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课堂测试】
1、此图说明液体对 有压强,
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人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3、珠江上,一艘船的船底在水下0.5m处被撞了一个小洞,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水的压强为是多少?(ρ水=1.0×103kg/m3,g取10N/Kg)
4、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盛有等质量的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竖直放置的甲中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倾斜放置的乙中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
A: p甲 > p乙 B: p甲 = p乙
C: p甲 < p乙 D:无法判断
六、【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一、特点 二、公式
P= g h
七、【课后探讨】
学了液体的压强我们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请你思考一下: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如何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