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促织》:变形的故事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四百三十一篇。它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是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直指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同时对人间美丽、坚贞、纯洁的爱情予以衷心的赞美。这些故事情节曲折、人物鲜明,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郭沫若先生曾经有一副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疟,入骨三分。”可以看作是对《聊斋志异》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性的高度概括。21世纪教育网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近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上行下效、横征暴敛的黑暗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压迫的社会底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这篇小说围绕着一只小小的促织来安排情节,以征集促织、捕捉促织、交纳促织、因促织而富贵为线索来展开故事,集成名一家的悲喜和命运于一身,结构紧凑精巧。小说的心理描写尤为突出,出神入化地将成名备受摧残的心理深刻细腻地刻画出来,读后令人掩卷深思。
基础梳理
一、字音字形
里胥(xū) 猾黠(xiá) 为人迂讷(nè) 死何裨益(bì)
靡计不施(mǐ) 迄(qì) 翕(xī) 辟(pì)
掭(tiàn) 啻(chì) 薄产(bó) 爇香(ruò)
抢呼欲绝(qiāng) 藁葬(gǎo) 气息惙然(chuò) 奄奄(yǎn yǎn)
东曦既驾(xī) 觇视(chān) 长胫(jìng) 日与子弟角(jué)
惭怍(zuò) 猪鬣(liè) 龁(hé) 翘然矜鸣(jīn)
咫尺(zhǐ) 掇(duō) 俾入邑庠(bǐ)(xiáng)
赉(lài) 楼阁万椽(chuán) 牛羊蹄躈(qiào)
跬步(kuǐ) 蠹(dù)
二、重要词语
1.古今异义
(1)宰严限追比(古义:县令。今义:①屠杀。②主管;支配)
(2)两股间脓血流离(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3)然睹促织,隐中胸怀(古义:心中事。今义:心里怀着,又可解释为“胸襟”“胸膛”)
(4)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古义:墙。今义:堵塞)
(5)因而化怒为悲,抢乎欲绝(古义:碰撞。今义:抢夺、争夺)
(6)儿涕而去(古义:眼泪。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流着眼泪。今义:鼻涕)
(7)村中少年好事者(古义:三十岁以下都称为少年。今义: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8)亦无售者(古义:①卖。②买。③达到。在这里意思是“买”。今义:卖)21世纪教育网
(9)日贴妇卖儿(古义:典当。今义:粘,紧挨)21世纪教育网
2.一词多义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词语
(1)成妻具赀诣问(具:动词,准备,备办。赀:财礼,财物)
(2)无出其右者(右:古代尚右,以右为上)
(3)又劣弱不中于款(中:合乎,符合,动词)
(4)顿非前物(顿:立刻,马上,副词)
(5)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信:确实,副词)
(6)少年固强之(强迫)
4.表示时间的词语
(1)食顷,帘动,片纸抛落。(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
(2)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少间:稍过片刻)
(4)既而得尸于井。(既而:不久)
(5)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不久)
(6)未几,成归。(未几:不久。)
(7)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俄:一会儿)
(8)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不久)
5.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
(2)此物故非西产(“故”通“固”)
(3)手裁举(“裁”通“才”)
(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5)翼日进宰(“翼”通“翌”)
(6)而翁归(“而”通“尔”)
6.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杖:受刑杖)
细疏其能(疏:呈报,陈说)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下诏)
裘马扬扬(裘:穿着皮衣。马:骑着马)
儿涕而去(涕:流泪)
仙及鸡犬(仙:成仙)
②名词作状语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岁:每年)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
日将暮,取儿藁葬(藁:用草席)
虫集冠上,力叮不释(力:用力)
民日贴妇卖儿(日:一天天)
(2)形容词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成述其异,宰不信(异:特殊的本领)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欲媚上官(媚:讨好)
昂其值,居为奇货(昂:使……高昂,抬高)
成然之(然:认为……对)
成以其小,劣之(劣:认为……不好)
益奇之(奇:认为……奇特)
(3)动词使动用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辄倾数家之产(倾:使……倾尽)
三、特殊句式
(1)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3)介宾短语后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掭以尖草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4)省略句
居(之)为奇货
归以(之)示成
又试之(以)鸡
四、文学常识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蒲松龄年轻时,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家贫,设馆为生,72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他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
句段剖析
1.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剖析: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生与死,而是还能上哪儿捉蟋蟀,眼看期限在即,交不了差,惟有死路一条,真是一筹莫展、愁肠百结。儿子的生命竟然不如一只小小的蟋蟀。作者写来真是满含悲愤。
2.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剖析:正当成名一筹莫展、绝望愁煞之时,听得门外虫鸣,成名惊诧莫名,眼前突然闪现了一丝希望之光。其实成名不知此蟋蟀乃儿子所化。儿子弄死了蟋蟀,闯下了大祸,叫父亲死不得活不成,为了替父解忧,身化蟋蟀。此处成名之“惊”,包含着无限悲酸。
3.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剖析:成名见虫如见命,刚刚还僵卧长愁,长长一夜没有合眼,现在却来了精神,喜出望外,且捕虫行动迅捷异常,完全忘却了儿子的生死。成名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完全被小小的蟋蟀所支配,其中既写世道的荒唐和黑暗,也有对成名的讥讽和嘲笑,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剖析:捕得一虫,公堂满意不满意,还是个问题。成名惴惴不安的心情烘托着官府的苛酷,如其不能当意,还是过不了鬼门关,惴惴不安中蕴涵了几多苦衷。
5.“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至“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剖析:一开篇,作者便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祸患起于宫廷,官吏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表现了官府的贪婪黑暗。加上“游侠儿”的囤积居奇和里胥的刁滑欺诈,为主人公成名一家悲剧性的境遇作了充分的铺垫。21世纪教育网
6.“异史氏曰”至“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21世纪教育网
剖析:作者在小说中借鉴了司马迁作《史记》的笔法,在文末加上了一段评论。这一段评论照应文章的开头,虽然将百姓苦难与不幸的根源归结为“官贪吏疟”,但是我们分明感到这不过为“尊者”讳,每一个读过作品的人都能看出,真正的源头还是“一跬步,皆关民命”的“天子”。这正体现了《聊斋志异》创作上深刻的思想性。
结构图解
促织
主旨探讨
关于《促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促织》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对底层平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的悲惨境遇予以同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控诉。
2.通过主人公成名屡试不中,受尽折磨,转而因一小虫中了秀才,取得富贵的离奇故事,辛辣地讽刺和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黑暗内幕。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促织》故事情节赏析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尤以情节曲折见长,《促织》也不例外。
文章开篇交代背景和故事的起因,属小说的序幕,这是蓄势,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
小说开端讲的是一个迂讷的“落榜生”成名被里胥陷害,“报充里正役”,担当征收促织的差使而因此“薄产累尽”,没有财产可以抵偿,既不敢“敛户口”,去抓又抓不到,最终“惟思自尽”。成名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成妻去拜神,成名寺庙捉虫。故事开始向前发展,出现转机,呈现暖色调。举家庆贺,待期交差可称“柳暗花明”,解去官府催纳的烦恼,眼看就要捡回身家性命。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幼子“发盆”(打开养蟋蟀的盆子),扑虫虫毙。对成名而言,希望顿成泡影,眼看难关将过,转眼却又“六月飞霜,天降大雪”。再添儿子投井,可谓晴天霹雳,五雷轰顶。情节顿入漩涡,似有《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的呜咽之境,见者含悲,听者动容。
倘使情节就此刹住,便成悲剧,似也无所下叙。蒲氏笔法之高,便显于此。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悲之背,往往暗伏大喜,这是中国传奇志怪小说的常用技法。蒲松龄先生却并不仅仅满足以悲转喜,而是借波助澜,峰浪相迭,从而使小说高潮迭起。先是小虫送抱,这是一小潮;接着勇斗“蟹壳青”,击败大健鸡,渐增一浪;此后直捣皇宫,力战群雄,达到最高潮。如此笔法,波浪相叠,终成大浪,峰起云涌,气势磅礴。这是该文的大气所在,精妙所在。
通观《促织》全文,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扣人心弦。构思严谨,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结构完整,令人击节赞叹。
问题探究
读了这篇《促织》后,你一定有阅读《聊斋志异》全书的欲望吧。这部书里有扑朔迷离的故事,有鲜活灵动的鬼狐形象,有生动曲折的传说。请你以“我说聊斋”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
导思:《聊斋志异》是一部倾注了作者毕生心血的传世佳作,大部分作品是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表达情感,寄托孤愤。
探究:第一步,购买《聊斋志异》一书,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读时随时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二步,阅读时有必要查找工具书或请教老师,这样可以提高文言知识。
第三步,选择课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聊斋志异》四百余篇,可择精要篇目进行分析体会;二是丰满清晰的人物形象,《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丰满逼真、典型独特、令人喜爱的人物,如婴宁、聂小倩等,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把握;三是分析某一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和其反映的社会意义。
第四步,课题交流。经过自己的酝酿后,提出各种课题,如《试析〈促织〉的结构转折》《〈婴宁〉的笑》《鬼狐的人性和情感》等,并把这些课题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求得共识,获得真知。
第五步,以“我说聊斋”为题,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论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