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3)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定义法和三垂线法求二面角
复习回顾
l
A
B
β
α
.P
.Q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记法:
①二面角α-AB-β;②二面角P-AB-Q;③二面角α-l-β或P-l-Q.
A
B
β
α
l
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
以点O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
棱l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O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为0o≤θ≤180o.
例题讲解
一、定义法
以二面角的棱a上任意一点O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a 的两条射线OA,OB,则∠AOB就是此二面角的平面角.
a
O
A
B
解 取AB的中点D,连接VD,CD,
∵△VAB中,VA=VB=AB=2,
∴△VAB为等边三角形,
∴∠VDC为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
而△VDC是等边三角形,∠VDC=60°,
∴二面角V-AB-C的大小为60°.
例1 在三棱锥V-ABC中,VA=AB=VB=AC=BC=2,VC= ,求二面角V-AB-C的大小.
D
练习1 如图,已知三棱锥D-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
且AB=AC=3,BC=2,求二面角A-BC-D的余弦值.
D
A
C
B
解:
∵三棱锥D-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
且AB=AC=3,BC=2
∴BD=DC=3,AD=2.
作BC的中点E,连接AE、DE,
则AE⊥BC,DE⊥BC.
∴∠AED是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
利用勾股定理易得AE=DE=
在△ADE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AED=
∴二面角A-BC-D的余弦值为 .
E
E
练习2
在一个平面 内选一点A向另一平面 作垂线AB,垂足为B,再过点B向棱a作垂线BO,垂足为O,连结AO,则∠AOB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三垂线法
A
B
O
a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解:
过点A作AD⊥BC,垂足为D,连接PD.
∴BC⊥平面PAD.
∴BC⊥PD.
∴PA⊥BC.
又PD∩AD=D,
例2 如图,已知PA⊥平面ABC,AB⊥AC,PA=3,
AB=2,AC= 求二面角P-BC-A的余弦值.
A
B
P
C
∵PA⊥平面ABC,BC 平面ABC,
∴∠PDA是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
在Rt△ABC中易得BC=
4.
解得AD=
在Rt△PAD中易得PD=
∴cos∠PDA=
∴二面角P-BC-A的余弦值为 .
D
O
A
B
P
C
取AB 的中点为E,连PE,OE
∵O为 AC 中点, ∠ABC=90
∴OE∥BC且 OE BC
在Rt△POE中, OE ,PO
∴
∴所求的二面角P-AB-C 的正切值为
∴∠PEO为二面角P-AB-C 的平面角
在Rt△PBE中,BE ,PB=1,PE
OE⊥AB ,因此 PE⊥AB
E
解:
E
O
P
练习3 如图,三棱锥P-ABC的顶点P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是底面Rt△ABC斜边AC的中点O,若PB=AB=1,BC= ,求二面角P-AB-C的正切值。
求二面角大小的方法:
①定义法
②三垂线法
课堂小结
教材163页6题,164页18题
课时作业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