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大,是因为沙子泥土的比热容小
3、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2:3,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1,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1:4 B.4:1 C.4:9 D.9:1
4、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 (kg )﹣1]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200g水的比热容是10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比较大
D.一般情况下,我们把1kg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4.2×107J的热量
5、如图所示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 )
A.密度减小 B.气压降低
C.内能不变 D.分子热运动加快
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0℃的水结冰后,质量和内能都不变
C.使一杯水的内能增加,除了热传递,还可以对它做功
D.一壶水加热后,其含有的热量增多
7、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热量就增大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其内能一定相等
D.物体的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内能不变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D.水凝固成冰以后,水分子就停止了运动,所以内能为0
9、煤炭是一种重要燃料。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硬度
10、关于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2kg的煤完全燃烧比1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完全燃烧两种燃料,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如果完全燃烧1kg燃料放出的热量是3×105J,则该燃料的热值为3×105J/kg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抚顺麻辣烫深受人们喜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就闻到了香味,这是一种_____现象,将一碗麻辣烫端起时感觉到烫手,这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吃完后碗壁上“粘”满了油不容易洗掉,是因为油分子间存在_____。
2、火箭发射时用液态氢做燃料,因为液态氢的_______大,燃烧过程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3、2021 年 3 月中旬,蒙古国再次遭遇强沙尘暴天气,导致 16 万头牲畜死亡,小阳认为沙尘暴的形成是一种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
4、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4∶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_____。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走进教学楼,都会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力。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用炉子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0.5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2021年北京世园会园区主要场馆之一的“中国馆”房顶采用了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屋顶安装了1056块光伏玻璃,将园区打造为绿色新理念的典范。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积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0=1400W,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求:
(1)一整箱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一整箱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水的比热容是:]
3、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 2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汽油的热值 。求:
(1)这段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该汽车的效率(结果保留到0. 1%)。
4、在某热学实验中,小明在烧杯中放入100g的碎冰,试管中放入20g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部分为A温度计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虚线部分为B温度计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烧杯和试管中的冰(或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质量不变且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已知:水的比热容,冰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求:
(1)烧杯中的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2)烧杯中的水在第14min时的温度;
(3)如果在2min~4min过程中消耗0.08g的酒精,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10%间接地被试管中的冰吸收,则试管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C、质量为0.1k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假如完全燃烧酒精1.26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温度升高到40°C时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酒精1.26g时放出的热量;
(3)如果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水完全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问水最后的温度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用如图所示甲、乙两套相同的装置,可完成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二“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1)进行实验一时,烧杯中应装入质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的液体,可以通过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进行实验二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记录燃料充分燃烧所用时间。
2、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时,除图所示中的器材外,还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煤油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___________。
A. B.
C. D.
3、图a所示是七一中学科学探究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小明、小红所用器材规格相同,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小明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1,小红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图c所示实验中不合适之处是_______。
(3)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第8min时固态海波的内能_______第6min时固态海波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
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
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物质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汽油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其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其做了功,故B错误;
C.根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所以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故C错误;
D.沙子泥土的比热容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较大,所以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大,是因为沙子泥土的比热容小,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由得,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由表中数据知,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的比热容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同种物质物态相同时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知,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所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
D.一般情况下,水的初温为25℃、水的沸点为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B.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在压缩过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可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故AB不符合题意;
CD.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内能,因此气缸内的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错误;
B.水结冰是凝固过程,需要向外放热,因此,0℃的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但内能减小,故B错误;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一杯水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热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正确;
D.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增大,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
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温度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即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根据可知,物体吸热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大小及升高的温度有关,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越多,故A错误;
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故内能增大,故B错误;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故C正确;
D.分子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水凝固成冰以后,水分子不会停止运动,内能不为0,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煤炭是燃料,利用煤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加以利用,故热值来检验煤炭是最科学的方法。
10、D
【详解】
A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热值大小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和质量无关,故AB错误;
C.根据Q=mq可知,质量未知,完全燃烧两种燃料,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C错误;
D.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所以完全燃烧1kg燃料放出的热量是3×105J,则该燃料的热值为3×105J/kg,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扩散 热传递 引力
【详解】
[1]麻辣烫在制作的过程中,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吃完后碗壁上“粘”满了油不容易洗掉,是因为油分子间存在引力。
2、热值 内
【详解】
[1]用液态氢做燃料,比相同质量的其它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多,即热值大。
[2]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燃烧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不正确 沙尘不是分子(分子肉眼看不见)
【详解】
[1][2]他的说法不正确,原因是:扩散现象是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沙尘暴是大量的沙土颗粒在做机械运动,沙土颗粒有大量的沙土分子组成,沙土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沙尘暴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
4、1∶4
【详解】
由题意可知,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4∶3,即
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即,则根据比热容公式可知,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4。
5、扩散 斥
【详解】
[1]走进教学楼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由于消毒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人的鼻子中,因此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
[2]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阻碍消毒液分子被进一步压缩。
三、计算题
1、(1)3.36×106J;(2)1.5×107J;(3)22.4%
【详解】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10kg×(100℃﹣20℃)=3.36×106J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0.5kg×3.0×107J/kg=1.5×107J
(3)炉子烧水的效率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6J;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1.5×107J;
(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22.4%。
2、(1)120kg;(2);(3)2.5m2
【详解】
解:(1)整箱水的体积
120L=120dm3=0.12m3
由可得,一整箱水的质量为
(2)由可得,一整箱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3)这台太阳能热水器获得的辐射功率为
P=P0S=1400W/m2×S
太阳照射5h所得到的太阳能为
由,可得
解得:S=2.5m2,即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2.5m2。
答:(1)一整箱水的质量是120kg;
(2)一整箱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3)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2.5m2。
3、(1)5.52×107J;(2)1.44×107J;(3)26.1%
【详解】
解:(1)这段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3)汽车的效率为
答:(1)这段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52×107J;
(2)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1.44×107J;
(3)该汽车的效率为26.1%。
4、(1)2.1×103J;(2)5℃;(3)6×102J
【详解】
解:(1)烧杯中的冰质量
由图像可知,烧杯中冰0~4min过程中的初温为-10℃、末温为0℃,则烧杯内冰吸收的热量
(2)由题知,烧杯和试管中的冰(或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质量不变,且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根据烧杯中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可知:烧杯内冰化成的水在10~14min过程中的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为
由于烧杯内冰化成的水在10min时从0℃开始升高温度,根据可得,水的末温
(3)消耗酒精的质量
则在2min~4min过程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min试管中的冰吸收的热量
由图象可知,试管中的冰在5min~14min的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则吸收的热量为5min吸收的热量,即
答:(1)烧杯中的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1×103J;
(2)烧杯中的水在第14min时的温度为5℃;
(3)试管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6×102J。
5、(1)8.4×103J;(2)3.78×104J;(3)100°C
【详解】
解:(1)水由t-=20°C升温到t0=40°C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4.2×103J/(kg·°C)×0.1kg×(40°C-20°C)=8.4×103J
(2)1.26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酒精q=1.26×10-3kg×3.0×107J/kg=3.78×104J
(3)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时,水吸收的热量
Q′=Q放=3.78×104J
由Q=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最终水的温度为
t′=t0+Δt=20°C+90°C=110°C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所以水的末温是100°C,水实际升高的温度为80°C。
答:(1)水温度升高到40°C时吸收的热量是8.4×103J;
(2)完全燃烧酒精1.26g时放出的热量是3.78×104J;
(3)如果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水完全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水最后的温度是100°C。
四、实验探究
1、相等 不同种 加热时间 不需要
【详解】
(1)[1][2][3]进行实验一时。由控制变量法,烧杯中应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由转换法,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4]要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用燃料燃烧来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因此只需要将燃料充分燃烧,不需要记录燃料充分燃烧所用的时间。
2、秒表 测量加热时间 错误 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98 小于 C
【详解】
(1)[1][2]实验中除了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外,还要测量水和煤油加热的时间,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3][4]实验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相同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该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
(3)[5][6]由图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8℃,故水的沸点是98℃。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7]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相同时间,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是水的两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小于 等于 试管碰到烧杯底且试管中部分物质露出水面 大于
【详解】
(1)[1]由图象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说明水的沸点为,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说明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
[2]由图象可知:内小明和小红所用水的温度都升高了,且小明、小红所用器材规格相同,故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所选水的质量相同。
(2)[3]由图可知实验中不合适之处是:试管碰到烧杯底且试管中部分物质露出水面。
(3)[4]海波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所以第的内能大于第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