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基础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基础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3 19:19:59

文档简介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遗骸( hái ) 褶皱( zhě ) 劫难( jié ) 铱( yī ) 潮汐( xī ) 两栖( qī )
2.明词义
(1)致密:__细致精密__。
(2)__追溯__: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天衣无缝:__比喻事物严密,没有一点破绽__。
3.填词语
(1)如果地球__突然__(忽然 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所有陆地__似乎__(似乎 好像)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4.记常识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作者是__阿西莫夫__,__美__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
A.领域(yù)  例如(lì)  骨骼(ɡé)   
B.漂移(piāo) 地壳(ké)  俯冲(fǔ)
C.挤压(yā) 褶皱(zhě) 携带(xié)
D.深渊(yuān) 繁盛(shènɡ) 两栖(q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流逝  紧密 膨胀 B.系统 爬行 海岸
C.灭绝 遗骸 岛屿 D.复盖 缓慢 破裂
3.文段中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突然发现: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留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 留在荆棘中的脚印最美……望着那深深的脚印,使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中,又记起了那跋涉的艰辛,更记起了那艰辛跋涉所赢来的胜利和这胜利激发起来的加倍的欢乐和信心,毫无愧怍。那是奋斗的标记!那是开拓的标记!
修改句:__望着那深深的脚印,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中__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C.毫无疑问,6 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D.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山海情》一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①完成异地搬迁      ②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
③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 ④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6.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
A.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作诠释)
B.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里的两篇短文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C.《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运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主要阐述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相连。
D.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B.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9.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答:__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__
能力提升
10.阅读《恐龙无处不有》第5~9段,回答问题。
(1)选文中“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__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引出下文具体说明。__
(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__大陆漂移形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的状况(大陆漂移使恐龙无处不在)。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大约”有什么作用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答:__“大约”是大概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估计推测了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但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__
11.阅读《被压扁的沙子》第1~5段,回答问题。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答:__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__
(2)选文第2、3、4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__原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依据:“撞击说”和“火山说”。__
(3)选文第2段文字“一些人认为,……无法抵达地球表面”中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__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突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__
PAGE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遗骸( ) 褶皱( ) 劫难( ) 铱( ) 潮汐( ) 两栖( )
2.明词义
(1)致密:__ __。
(2)__ __: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天衣无缝:__ __。
3.填词语
(1)如果地球__ __(忽然 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所有陆地__ __(似乎 好像)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4.记常识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作者是__ __,__ __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领域(yù)  例如(lì)  骨骼(ɡé)   
B.漂移(piāo) 地壳(ké)  俯冲(fǔ)
C.挤压(yā) 褶皱(zhě) 携带(xié)
D.深渊(yuān) 繁盛(shènɡ) 两栖(q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流逝  紧密 膨胀 B.系统 爬行 海岸
C.灭绝 遗骸 岛屿 D.复盖 缓慢 破裂
3.文段中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突然发现: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留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 留在荆棘中的脚印最美……望着那深深的脚印,使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中,又记起了那跋涉的艰辛,更记起了那艰辛跋涉所赢来的胜利和这胜利激发起来的加倍的欢乐和信心,毫无愧怍。那是奋斗的标记!那是开拓的标记!
修改句:__ __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C.毫无疑问,6 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D.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山海情》一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①完成异地搬迁      ②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
③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 ④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6.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作诠释)
B.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里的两篇短文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C.《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运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主要阐述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相连。
D.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B.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9.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答:__ __
能力提升
10.阅读《恐龙无处不有》第5~9段,回答问题。
(1)选文中“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__ __
(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__ 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大约”有什么作用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答:__ __
11.阅读《被压扁的沙子》第1~5段,回答问题。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答:__ __
(2)选文第2、3、4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__ __
(3)选文第2段文字“一些人认为,……无法抵达地球表面”中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