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登 勃 朗 峰 基础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登 勃 朗 峰 基础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3 20:04:24

文档简介

19* 登 勃 朗 峰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翌日( yì )   俯瞰( kàn )  拾级( shè )
穹顶( qiónɡ )  沟壑( hè )  打嗝( ɡé )
2.明词义
(1)轻歌曼舞:__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__。
(2)瞬息万变:__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__。
(3)__纷至沓来__: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4)__名副其实__: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填词语
(1)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__陡峭__(陡峭 峻峭)。
(2)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__缭绕__(萦绕 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4.记常识
(1)马克·吐温,__美国__(国籍)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小说《__汤姆·索亚历险记__》《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2)勃朗峰是__阿尔卑斯山__的主峰,海拔4 810米,法语意为“__白色的山峰__”,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目睹(dǔ)  沟壑(hè)   隧道(suí) 巉峻(chán)
B.蔓延(màn) 霓裳(ní) 打嗝(ɡé) 颠簸(diān)
C.拾级(shí) 穹顶(qiònɡ) 皑皑(ái) 顷刻(qǐnɡ)
D.焦炙(zhì) 俯瞰(kàn) 翌日(lì) 辚辚(lí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D )
A.避暑  歇息 络绎不绝  美不胜收   
B.纳凉  威严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C.飘浮 畅饮 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D.旷野 疾驰 和颜悦色 名幅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湖畔,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这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在新疆,说起暴风雪,人们自然会提到玛依塔斯。玛依塔斯被称为“魔鬼风区”,又被称为“夺命口”。在这里,起风不代表________惬意,下雪不再象征纯洁________,而是会让所有人________。因为,玛依塔斯四面环山,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有150多天,积雪最厚时达七八米,风速之快、积雪量之厚、危害性之大,堪称世界________。
A.舒爽 烂漫 胆战心惊 少见  B.舒服 浪漫 心有余悸 罕见
C.舒爽 浪漫 胆战心惊 罕见 D.舒服 烂漫 心有余悸 少见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
A.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
B.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C.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D.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记述了6至7世纪青藏高原上各民族部落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史实
②形成了世界性的专门研究学问的“格萨尔学”
③在说唱文学中,青海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
④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类社会科学专家的重视
⑤描述了格萨尔王以神奇的力量、善良勇敢的禀赋,发挥大智大勇,征战南北,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
A.③①⑤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④③①⑤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 记叙 )
(2)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 描写 )
(3)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 描写 )
8.根据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行文顺序:马蒂尼→__阿冉提__→__勃朗峰__→沙蒙尼旅馆。
(2)本文记叙了__与友人游览勃朗峰__的一次经历,描绘了_山中奇景_、_嶙峋怪石_、__变幻光影__,叙述了__奇人奇事__、__惊险旅途__、__怪异车夫__,表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对__奇山异景__的赞美之情。
(3)全文以__作者的行踪和观察点的移动__为线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见和所遇之事。
9.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下面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殷殷绿叶几红花__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出于作者对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11.今年6月,青海省开通了首趟省内旅游专列,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为了提升青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某校拟开展“大美青海”旅游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青海自然旅游胜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景点名称:__茶卡盐湖__
推荐理由:__茶卡盐湖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置身此地,你会忘却生活的烦恼,感悟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纯粹。__
能力提升
12.阅读课文2~5段,完成问题。
(1)选文第一段写景时多用四字句,有什么好处
答:__节奏轻快,词句整齐,更好地写出了景色之优美。__
(2)“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为什么穹顶会随着“我们”愈升愈高
答:__因为“我们”正在上山,随着山越来越高,建在山上的穹顶也就越来越高了。__
(3)文中描写了空中的云彩,主要写出了云彩的什么特点
答:__色彩斑斓、飘忽不定、忽明忽隐。__
PAGE19* 登 勃 朗 峰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翌日(   )   俯瞰(   )  拾级(   )
穹顶(   )  沟壑(   )  打嗝(   )
2.明词义
(1)轻歌曼舞:__ __。
(2)瞬息万变:__ __。
(3)__ __: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4)__ __: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填词语
(1)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__ __(陡峭 峻峭)。
(2)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__ __(萦绕 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4.记常识
(1)马克·吐温,__ __(国籍)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小说《__ __》《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2)勃朗峰是__ __的主峰,海拔4 810米,法语意为“__ __”,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睹(dǔ)  沟壑(hè)   隧道(suí) 巉峻(chán)
B.蔓延(màn) 霓裳(ní) 打嗝(ɡé) 颠簸(diān)
C.拾级(shí) 穹顶(qiònɡ) 皑皑(ái) 顷刻(qǐnɡ)
D.焦炙(zhì) 俯瞰(kàn) 翌日(lì) 辚辚(lí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避暑  歇息 络绎不绝  美不胜收   
B.纳凉  威严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C.飘浮 畅饮 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D.旷野 疾驰 和颜悦色 名幅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湖畔,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这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新疆,说起暴风雪,人们自然会提到玛依塔斯。玛依塔斯被称为“魔鬼风区”,又被称为“夺命口”。在这里,起风不代表________惬意,下雪不再象征纯洁________,而是会让所有人________。因为,玛依塔斯四面环山,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有150多天,积雪最厚时达七八米,风速之快、积雪量之厚、危害性之大,堪称世界________。
A.舒爽 烂漫 胆战心惊 少见  B.舒服 浪漫 心有余悸 罕见
C.舒爽 浪漫 胆战心惊 罕见 D.舒服 烂漫 心有余悸 少见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
B.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C.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D.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记述了6至7世纪青藏高原上各民族部落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史实
②形成了世界性的专门研究学问的“格萨尔学”
③在说唱文学中,青海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
④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类社会科学专家的重视
⑤描述了格萨尔王以神奇的力量、善良勇敢的禀赋,发挥大智大勇,征战南北,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
A.③①⑤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④③①⑤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   )
(2)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   )
(3)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   )
8.根据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行文顺序:马蒂尼→__ __→__ __→沙蒙尼旅馆。
(2)本文记叙了__ __的一次经历,描绘了_ _、_ _、__ 幻光影__,叙述了__ __、__ __、__ __,表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对__ __的赞美之情。
(3)全文以__ __为线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见和所遇之事。
9.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下面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 __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出于作者对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11.今年6月,青海省开通了首趟省内旅游专列,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为了提升青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某校拟开展“大美青海”旅游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青海自然旅游胜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景点名称:__ __
推荐理由:__ __
能力提升
12.阅读课文2~5段,完成问题。
(1)选文第一段写景时多用四字句,有什么好处
答:__ __
(2)“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为什么穹顶会随着“我们”愈升愈高
答:__ __
(3)文中描写了空中的云彩,主要写出了云彩的什么特点
答: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