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 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11:54:35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8 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18.威尼斯的小艇马克 吐温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小艇 船头 船艄 船舱
船头
船舱
船艄
小艇 船头 船艄 船舱
散场 笼罩 停泊 夹了货物
jiā:
①使处在两者之间。
②从两旁同时向同一对象用力或采取行动。
③掺杂。
④夹子。
jiá:里外两层的(衣被等)。
如,夹袄 夹衣 夹被
★ 夹菜 雨夹雪 皮夹子
小艇 船头 船艄 船舱
散场 笼罩 停泊 夹了货物
祷告 雇定 簇拥 哗笑
17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时间 人物 坐着小艇 干什么
白天
半夜
1.默读5、6自然段
2.同桌合作学习,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词语,完成表格。
商人
青年妇女
做生意
高声谈笑
孩子、保姆
呼吸新鲜空气
老人全家
去教堂做祷告
看戏的人
回家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
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
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
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
上学的时候……
放假的时候……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8.威尼斯的小艇 年 级 五年级
课 时 含2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写的这篇清新、隽永的游记散文,通过介绍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地位、外形特点、船夫如何驾驶小艇以及威尼斯人和小艇的密切关系,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所特有的风光。作者观察精细独道,抓住事物特点,通过精妙的比喻、正面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等表达方式,把人的活动同景物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文章内容充实,语言准确生动,词汇丰富,堪称美文佳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 教学重难点如下: 1.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感受小艇与人的关系。 2.关注课文语言表达形式,感受比喻的精妙,体会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艇、艄、舱等生字”,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船艄”“操纵自如”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关注课文语言表达形式,感受比喻的精妙,体会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3.初步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感受小艇与人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根据图片猜国家名,激趣导入 国家竞猜:请同学们看图片,快速猜出这是哪个国家,知道的请大声回答,可以吗?埃及、法国、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师:为什么仅仅出示这些图片,你们就能立刻猜出来了呢?(标志性的建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他的文笔以辛辣、讽刺为主,可是当他来到威尼斯,笔端瞬间流淌着碧水般的温柔。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学习马克.吐温的作品——齐读课题。 教学“艇”,本义是轻便的小船,所以是“舟字旁”,右边一个廷,廷里一个,表示人站在土堆上。 2.播放威尼斯视频:同学们,这就是威尼斯,这座城市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3.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这117条水道就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小艇是唯一的交 通工具。——出示第一段,全班读。 4.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读课文之前,咱们先把本课生字词读一读。 5.生字词语检查。 (出示) 小艇 船头 船艄 船舱 散场 笼罩 停泊 夹了货物 祷告 雇定 簇拥 哗笑 (1)同桌互读。 (2)分组学习词语。 A 结合图理解“船艄”。 B 第二行多音字。夹,看看字义选择读音。 C 易错音。 6.小组内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1)交流:地位重要——外形奇特——感觉舒服——船夫技术高超——关系密切 (2)师小结:当我们来到威尼斯这座城市的时候,来来往往都是小艇,而且小艇的外形是那样的奇特,它和人们的关系是那样密切,难怪,马克 吐温对它情有独钟。 三、学习第二段,赏读比较,感受小艇外形奇特 1.小艇已经成了威尼斯这座城市典型的符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语。。 (1)交流描写小艇样子特点的词语(板书:长、窄、深、翘) A 二三十英尺长 (一英尺约0.3米,那就是6—10米,相当于我们一个教室那么长) B 又窄又深 预设:长度、两头翘起、行动灵活 C 如果让你介绍小艇外形,你还会从哪些方面介绍? 颜色、材质 为什么马克.吐温不介绍呢?小结:抓住小艇这种人无我有的奇特外形来写,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2.赏读比喻句: (1)既然前面部分已经写出了小艇的特点,那这些红色部分是不是可以删去呢? (2) 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一句好?为什么?预设(新月——精妙的比喻让事物变得更富有美感;水蛇——精妙的比喻还能让静止的事物变得动感起来) (3)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句子美美地读一遍,把小艇奇特的样子铭记于心。 *引读第三段,这样的小艇,谁不想去坐一坐呢?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 四、学习第四段,创设情境,体会船夫的技艺高超 1.小艇如此轻快灵活地行驶,还离不开背后操纵他的人,那就是?(船夫) 出示图片:小艇的船夫们统一着装,上身穿条纹式的短袖衫,下身穿黑色长裤,有时还会戴着草帽。 2.一人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波浪线画出从文中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全班交流。 4.师生合作读: 师: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生:) 师:不管怎么拥挤,(生:) 师:遇到极窄的地方,(生:) 师: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生:) 总结:马克 吐温就是抓住了这几种典型的情况进行正面描写,又抓住了乘客的表现进行了侧面描写,体现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5.再次指名配乐朗读,抓住“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总能”“还能”读出船夫的技艺高超。 五、学习5-6段,体会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密切 1.过渡:沐浴着威尼斯柔和的海风,让我们看一看威尼斯人白天到夜晚的生活吧。 时间人物坐着小艇干什么白天商人做生意青年妇女高声谈笑孩子、保姆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全家去教堂做祷告半夜看戏的人回家
(1)默读5、6自然段。 (2)同桌合作学习,在文中圈出关键词语,完成这张表格。 (3)看着表格,想一想:威尼斯人和小艇有怎样的关系? 引导体会: 谁离不开? 干什么离不开? 什么时间离不开? 小结:形形色色的人,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小艇,可以说,小艇与人们同醒同睡! 2.第五、第六自然段变成诗行,请2位学生对读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场景 总结1:小艇醒来时,威尼斯就----热闹、喧哗、繁忙 引读第六段,最后三句话——总结2:小艇入睡时,威尼斯就----沉寂、宁静 3.再次指导朗读: 同学们,当小艇行驶在水面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机盎然,热闹非凡——读的时候,节奏可以再快一点。 当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读的时候,节奏可以再舒缓些。 男女生合作读5-6自然段。 小结:小艇的一动一静中,让威尼斯到处充满了情趣! 六、回望威尼斯,总结全文 1.马克.吐温就是这样,通过选取威尼斯这座城市中典型的事物——小艇,从其独具特色的外形,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船夫驾驶时的典型情况,还通过动静结合的细致描写,把威尼斯小艇与威尼斯的人、威尼斯这座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配乐指名开火车朗读全文。 二、情境交流 1.出示威尼斯城市的照片: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四人小组讨论。 2.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人汇报,全班交流、评价。 三、阅读拓展 1.但凡去过威尼斯的人都像着了魔似的,都对她念念不忘。有一位法国作家乔治桑写了《威尼斯之夜》,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威尼斯》一文中,开篇直抒胸臆:威尼斯真是个别致的地方!究竟如何别致? 2.默读文章,作批注。 3.全班交流。 4.还有一部传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是天才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不妨读一读。 四、回顾、交流全文 威尼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总结:一个词、一句话肯定不能表达清楚我们此时的内心,但是在我们心中却充满了对威尼斯的向往和憧憬。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典型 船夫技术高超 关系密切 (正、侧) ( 动、静) 外形奇特(长、窄、深、翘)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课件、威尼斯的视频、板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