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意义2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意义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3-07 16: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的意义2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1.谁能直接说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三)求比值   3∶2  8∶4  7∶21  27∶9   5∶25 16∶4 24∶5  2∶1   二、讲授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比的基本性质   1.把练习3中8∶4和2∶1这两个比找出来   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比值都相等)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前项和后项都不同)   我们可以说8∶4和2∶1相等吗?   你是怎么想的?   (1)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   8∶4=8÷4=(8÷4)÷(4÷4)=2÷1=2∶1   (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   8∶4====2∶1 3.学生尝试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1)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强调:“同时”“相同”“0除外”几个关键词 (二)化简比   1.练习引入   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是多少?   (1)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8∶12   (2)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2∶3   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8∶12好,还是写成2∶3好?   2.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如2∶3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3.化简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14÷7)∶(21÷7)=2∶3   讨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2)∶=(×18)∶(×18)=3∶4   讨论:分数比怎么化简?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吗?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讨论:怎样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数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互质为止.   (三)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1.练习 比最简单的整数比比值 25∶100 ∶ 4.2∶1.4 1∶   2.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例如:25∶100化简比的结果是,读作1比4,求比值的结果是,读作四分之一.
?教后记: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