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咽喉(yān) 睿智(ruì)
偏裨(pí) 城桓(huán)
B.犄角(jǐ) 寨栅(zhà)
垓心(ɡāi) 辎重(zī)
C.钦敬(qīn) 熟谙(ān)
杀戮(lù) 自缚(fù)
D.旌旗(jīnɡ) 自隳(huī)
讫斩(qǐ) 贤愚(yū)
解析:A项,“桓”应为“垣”,读作“yuán”;B项,“犄”应为“掎”;D项,“讫”应为“乞”,“愚”应读“y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屈 委曲求全 淡薄 淡泊名利
B.义气 意气用事 修养 休养生息
C.融会 融会贯通 自视 自恃功高
D.是非 闻过饰非 违犯 违反纪律
解析:D项,“闻”应为“文”。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不谐:不和谐,不和睦。
B.忽然一声炮响,火光冲天,鼓声震地,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垓心: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说)。21世纪教育网
C.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掎角:牛、羊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
D.孔明变色曰:“……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明正军律:严明地执行军法。
解析:A项,不谐:不顺利。B项,垓心:战场的中心。C项,掎角:原指捕鹿的时候,有人抓住鹿的角,有人抓住鹿的脚,协力合作。掎角之势:把军队分驻几处,作战时相互支援,这种形势叫做“掎角之势”。
答案:D
4.下列对人物性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写出了马谡的狂妄自大和麻痹轻敌,把诸葛亮的千叮万嘱当做耳旁风,语气中不乏讥笑诸葛亮的谨慎乃多余之意。
B.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写出了马谡狂妄自大,轻敌,迷信于书本理论,纸上谈兵,并以此炫耀于人,听不进别人意见,刚愎自用。
C.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对方一眼看出自己的致命之处,衬托马谡的疏忽肤浅,而马谡“大笑”又进一步反映出他盲目自信与狂妄的性格特征。
D.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这一“惊”字表现力很强,表现出诸葛亮的聪明睿智与敏锐之处,也从侧面反衬出马谡的浅陋无知。
解析:A项认为马谡“狂妄自大”的理解有点牵强,这里暴露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其余三项分析正确。
答案:A21世纪教育网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21世纪教育网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孔明喝退,又唤马谡入帐。
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5.这一段文字的高潮是( )
A.叱左右推出斩之。21世纪教育网
B.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
C.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D.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解析:此段即是“斩马谡”,但表现的是孔明执法的严明,所以答案应是C项。
答案:C
6.根据这一段内容分析,马谡兵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听王平劝告,未到五路口下寨,刚愎自用。
B.死读兵书,缺乏实际作战经验。
C.年轻气盛,狂妄自大,一意孤行。
D.未加慎重考虑,随意立下军令状。
解析:注意审题“根本原因”,纸上谈兵、教条主义是根本原因。
答案:B
7.根据神态和语言描写,分析诸葛亮的心理特征,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留恋旧情,深表同情)
B.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 合当斩之。”(内心矛盾,悲伤不已)
C.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大业难成,痛心惋惜)
D.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 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恨之入骨,为己开脱)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诸葛亮并不是为己开脱,而是执法严明,所以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21世纪教育网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 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8.这段描写用什么手法来写英雄斩将立功的高超武艺?作用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文法的了解情况。小说里并没有对关羽临阵斩将的正面描写,只是通过帐外士兵的喊声和鼓声来衬托,随后关羽便提华雄首级回报,可见作者运用的是虚写的手法。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作者用对比和虚写的手法,便于烘托关羽的英雄气概和锐不可当的勇武威力。
9.文中一杯酒的细节描写作用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形象表明了关羽作战神速,斩华雄轻而易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语言运用
10.以下面给出的文字开头,以“笼子”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个字。
(1)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人难以前进的是无形的笼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围绕“笼子”对鸟和人的束缚展开想像和阐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1)笼子约束了鸟的翅膀,遮住了鸟的视线,改变了鸟的习惯,使鸟不再有觅食的本领,不再有翱翔的志向。有形的笼子使鸟不再像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死板的教条、保守的观念、僵化的思维,都是无形的笼子,是它们捆绑了人的手脚,限制了人的思维,阻碍了人的创造。无形的笼子使人失去了应有的聪明和才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