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课时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道小题)
1. 下列工业设备或交通工具主要是利用浮力原理的是( )
A.轮船 B.船闸 C.飞机 D.滑板车
2. 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的 a处下放至图中 b
处.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F 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
h浮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3. 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
浮力(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 将一重为 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 30N的水,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80N B.30N C.50N D.110N
5. 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在下述情况下,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的是
( )
A.若两个小球体积相等,都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
B.若两小球体积相等,分别浸没在同种的液体中
C.若两小球质量相等,分别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上
D.若两小球质量相等,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6. 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
小关系为( )
A.铜球大 B.铝球大 C.大小相等 D.无法确定
7. 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
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 h 关系的图
象是( )
A. B. C. D.
8. 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
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
步骤应该是 (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9. 在物理课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大半桶水,用手
把空的饮料罐逐渐按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有越来越费劲的感觉,同时
观察到水面越来越高。由此同学们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关。同学们为验证猜想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请你从中选出能验证猜想的操作
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0. 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
相同的小球 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
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 FM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F 乙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道小题)
11.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
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最后突然变为 0,示数为 0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
12.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 4种猜想:
猜想 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 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 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 4: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⑴如图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
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_是正确
的.
⑵如图所示,小明将同一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_________.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
则说明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⑶为了验证猜想 3,小明将同一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
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
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验证猜想 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
到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请指
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道小题)
13. 2 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
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试用题目中所给量推导
(1)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ρ液gh2S ;
(2)长方体所受到的浮力为 ρ液g(h2﹣h1)S .(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课时练-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道小题)
1. 【答案】A
知识点: 浮力的利用
解析:解答 轮船是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是利用浮力工作.故
选 A.
分析 轮船漂浮在液体面上,受到液体的浮力;据此分析判断.
2. 【答案】 C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 F 浮=ρ液V 排g,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
变大;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
变化,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故选 C.
分析: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象,知道一个物理量随着另外的一个物理量怎样变
化,A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图说明开始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后来与深度无关,c图说明浮力先不变再变大,D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然后,根据我们所学过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液V 排g,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我们一定
要注意是“浸入”与“浸没”的不同,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
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是变大
的.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
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与其他因素无
关.
A.选项中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漂浮时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一定相同,故浮力不一定
相同,所以 A错误;
B.选项中,两个小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以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体积都相同,所
以浮力相同,B正确;
C.选项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但因为是不同材料制成,所以体积不相同,浸没在不
同的液体中,所以排开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无法比较,浮力是否相等不能比较,C
选项错误;
D.选项,质量相同,材料不同,所以两小球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但排开的
液体体积不同,所以浮力不同,D选项错误.
分析:根据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结论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
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所以要比较这两个因素.
6.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m
解析:解答:① = ,且 m 铜=m 铝,ρ铜>ρ铝,
V
m
由公式V = 知,V 铜<V 铝;
②当两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
由公式 F 浮=ρ液gV 排比较知:铝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选 B.
m
分析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用公式V = 比较;
②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影响因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7. 【答案】A
8. 【答案】解: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
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
故选 D.
9. 【答案】A
【解析】题目中说逐渐将空饮料罐按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物
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因此选择A。
10. 【答案】D [解析]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 FM=GM,小球 N 在乙液体
中悬浮,则浮力 FN=GN,由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 GM=GN,则 FM=FN,故 A错误。
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 ρM<ρ甲,小球 N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密度 ρN=ρ乙由
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 ρM=ρN,则ρ甲>ρ乙,故 B错误。两容器液面相平即深度 h
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gh 可知,p 甲 >p 乙,故 C错误。两容器底面积相同,
由压力计算公式 F=pS得,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F 甲>F 乙,故 D正确。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道小题)
11. 【答案】解:(1)甲图中物体的重力为 G=3N,乙图中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
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浮力为:F 浮=G﹣F=3N﹣2.4N=0.6N;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
渐变小,说明受到的浮力变大,故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增大;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是因为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后,浮力不变,故测力计示数不变;最后突然变为 0,
说明物体受到杯底的支持力的作用,故重力是大于浮力的,物块会处于沉底状态.
故答案为:(1)0.6;(2)增大;(3)C.
12.【答案】2 ;1 ; 大 ; 没有控制橡皮泥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 没
有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没有改变重力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道小题)
13.【答案】(1)由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 F=pS得:F1=p1S=ρ
液gh1S;F2=p2S=ρ液gh2S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F 浮=F2﹣F1=ρ液gh2S﹣ρ液
gh1S=ρ液g(h2﹣h1)S.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1)由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 F=pS得:
F1=p1S=ρ液gh1S;F2=p2S=ρ液gh2S,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F 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 F=pS及浮力产生的原因推
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