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颤(chàn) 重听(chónɡ)
殷红(yān) 夙兴夜寐(sù)
B.穹顶(qiónɡ) 攒钱(cuán)
动人心弦(xián) 岸芷汀兰(tīnɡ)
C.差使(chāi) 与会(yǔ)21世纪教育网
靡日不思(mǐ) 否极泰来(pǐ)
D.渐染(jiān) 信札(zhá)
锲而不舍(qì) 博闻强识(zhì)
解析:A项,“颤”应该“zhàn”,“重”应读“zhònɡ”;C项,“与”应读“yù”;D项,“锲”应读“qiè”。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催促 渡假 振耳欲聋 难以置信
B.朕兆 沧桑 乔装打扮 拙嘴笨舌
C.阑姗 差池 寥若晨星 声名鹊起
D.售磬 贻误 娇奢淫逸 细大不捐
解析:A项,“渡”应为“度”,“振”应为“震”;C项,“姗”应为“珊”;D项,“磬”应为“罄”,“娇”应为“骄”。
答案:B
3.(广东高考,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21世纪教育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解析:A项,“间不容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与本句句意不太相符。B项,“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原句是自诩的意思,不符合语境。D项,“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原句是说“我俩”考虑问题不同,可改为“大相径庭”。C项,“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在当时很有名。符合语境。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有竞争力。
B.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的毕业生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C.随着我国经济过度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传输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层出不穷,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设置已达到一种白热化的状态。
D.2005年,所有人,所有的心都不平静,2005年的高考充满着史无前例的风险、挑战、机遇和考验。
解析:A项,“是否有”改为“的”;B项,“供不应求”与前面的“身份”不能搭配;C项,“过度的”去掉,“专业的设置已达到一种白热化的状态”搭配不当。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21世纪教育网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这一切都飞快地在他脑子里闪过,他还是没有下决心起床——闹钟敲六点三刻了——这时,他床头后面的门上传来了轻轻的一下叩门声。“格里高尔,”一个声音说,——这是他母亲的声音——“已经七点差一刻了。你不是还要赶火车吗?”好温和的声音!格里高尔听到自己的回答声时不免大吃一惊。没错,这分明是他自己的声音,可是却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了出来,仿佛是伴音似的,使他的话只有最初几个字才是清清楚楚的,接着马上就受到了干扰,弄得意义含混,使人家说不上到底听清楚没有。格里高尔本想回答得详细些,好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只得简单地说:“是的,是的,谢谢你,妈妈,我这会儿正在起床呢。”隔着木门,外面一定听不到格里高尔声音的变化,因为他母亲听到这些话也满意了,就拖着步子走了开去。然而这场简短的对话使家里人都知道格里高尔还在屋子里,这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于是在侧边的一扇门上立刻就响起了他父亲的叩门声,很轻,不过用的却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到,“你怎么啦?”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催促道:“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他同时回答了他们两个人:“我马上就好了。”他把声音发得更清晰,说完一个字过一会儿才说另一个字,竭力使他的声音显得正常。于是他父亲走回去吃他的早饭了,他妹妹却低声地说:“格里高尔,开开门吧,求求你。”可是他并不想开门,所以暗自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
…………
当他已经半个身子探到床外的时候——这个新方法与其说是苦事,不如说是游戏,因为他只需来回晃动,逐渐挪过去就行了——他忽然想起如果有人帮忙,这件事该是多么简单。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他想到了他的父亲和那个使女——就足够了;他们只需把胳臂伸到他那圆鼓鼓的背后,抬他下床,放下他们的负担,然后耐心地等他在地板上翻过身来就行了,一碰到地板他的腿自然会发挥作用的。那么,姑且不管所有的门都是锁着的,他是否真的应该叫人帮忙呢?尽管处境非常困难,想到这一层,他却禁不住透出一丝微笑。
他使劲地摇动着,身子已经探出不少,快要失去平衡了,他非得鼓足勇气采取决定性的步骤了,因为再过五分钟就是七点一刻——正在这时,前门的门铃响了起来。“是公司里派什么人来了。”他这么想,身子就随之而发僵,可是那些细小的腿却动弹得更快了。一时之间周围一片静默。“他们不愿开门。”格里高尔怀着不合常情的希望自言自语道。可是使女当然还是跟往常一样踏着沉重的步子去开门了。格里高尔听到客人的第一声招呼就马上知道这是谁——是秘书主任亲自出马了。真不知自己生就什么命,竟落到给这样一家公司当差,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差池,马上就会招来最大的怀疑!在这一个所有的职员全是无赖的公司里,岂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忠心耿耿吗?他早晨只占用公司两三个小时,不是就给良心折磨得几乎要发疯,真的下不了床吗?如果确有必要来打听他出了什么事,派个学徒来不也够了吗——难道秘书主任非得亲自出马,以便向全家人,完全无辜的一家人表示,这个可疑的情况只有他自己那样的内行来调查才行吗?与其说格里高尔下了决心,倒不如说他因为想到这些事非常激动,因而用尽全力把自己甩出了床外。蓬的一声很响,但总算没有响得吓人。地毯把他坠落的声音减弱了几分,他的背也不如他所想像的那么毫无弹性,所以声音很闷,不惊动人。只是他不够小心,头翘得不够高,还是在地板上撞了一下;他扭了扭脑袋,痛苦而忿懑地把头挨在地板上磨蹭着。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形记》以怪诞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命运的难以捉摸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
B. 《变形记》以象征手法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C.通过变异的表象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受到物的压迫,受到肉体与精神的折磨而异化为物、为非人的这一普遍事实。
D.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阶级以后世界的非理性和人物的非人性。
解析:C项中“普遍事实”的表述不恰当。
答案:C
6.找出文中描写甲虫特点的句子,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不难找出这些描述性语言。
参考答案:这样的句子有:“这分明是他自己的声音,可是却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了出来,仿佛是伴音似的”“他们只需把胳臂伸到他那圆鼓鼓的背后,抬他下床,放下他们的负担,然后耐心地等他在地板上翻过身来就行了,一碰到地板他的腿自然会发挥作用的”“他这么想,身子就随之而发僵,可是那些细小的腿却动弹得更快了”“他的背也不如他所想像的那么毫无弹性,所以声音很闷,不惊动人。只是他不够小心,头翘得不够高,还是在地板上撞了一下;他扭了扭脑袋,痛苦而忿懑地把头挨在地板上磨蹭着”。
这样写的好处是:用写实的手法,使读者仿佛看到真的甲虫,显得真实,不荒诞。
7.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好温和的声音”“‘他们不愿开门。’格里高尔怀着不合常情的希望自言自语道”,分析格里高尔当时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具体情景下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述来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只要细读全文,就能很好地把握格里高尔当时的心理状态。
参考答案:好温和的声音:说明格里高尔非常喜欢他的母亲,重视亲情。这与后来他母亲和家人对他的嫌弃形成对比。
“‘他们不愿开门。’格里高尔怀着不合常情的希望自言自语道”:实际上是格里高尔自己不想家人去开门,所以才有“不合常情”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法律门前
卡夫卡
在法律门前,站着一个门卫。一个农村来的男人走上去请求进入法律之门。但是门卫说,现在还不能允许他进去。那男人想了想,问是否以后可以进去。门卫说:“那倒有可能,但现在不行。”看到法律之门像往常一样敞开着,而且门卫也走到一边去了,于是那男人弯下腰,想看看门内的世界。这一切被门卫看见了,就笑着说:“如果它那么吸引你,那你倒是试试冲破我的禁锢进去呀。但是请记住,我很强大,而且我只是最小的一个门卫。每道门都有门卫,而且一个比一个强大,那第三个门卫就连我也不敢看他一眼。”困难如此之大是那农村男人始料未及的,他以为法律之门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敞开的,但是现在当他仔细观察了那穿着皮大衣的门卫,看见他那尖尖的鼻子、黑而稀疏的鞑靼式的长胡子,就决定还是等下去为好,直到获准进去为止。那门卫递给他一只小板凳,让他在门旁边坐下。他坐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了很多尝试想进去,并不厌其烦地请求门卫放行。门卫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又问他家乡的情况以及许多事情。他这样不痛不痒地提问着,俨然一个大人物似的,而最后却总是说还不能允许他进去。那男人为这次旅行作了充分的准备,现在他用一切值钱的东西来贿赂门卫。门卫虽然接受了所有贿赂,但却说:“我接受礼物只是为了使你不致产生失去了什么的错觉。”
多年过去了,这期间,那男人几乎是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门卫,他忘记了其他门卫的存在,似乎这第一个门卫是他进入法律之门的唯一障碍。他咒骂这倒霉的遭遇。开始几年,他的举止还无所顾忌,说话嗓门高大,后来日渐衰老,就只有咕咕哝哝、自言自语了。他变得很幼稚,由于长年观察门卫,所以连他皮衣领子上的跳蚤也熟识了,于是他也请求它们帮忙,以改变门卫的态度。最后他目光黯淡,搞不清楚是四周真的一片黑暗呢,还是他的眼睛出了毛病。不过他现在在黑暗中发现了一丝亮光,它顽强地透过法律之门照射出来。现在他命在旦夕,临死之前,过去的所有经历在他的脑海里聚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他至今还没有向门卫提出。他示意门卫过来,因为他身体僵硬,已经不能站起来了。两个人身高的变化使那男人相形见绌,矮了一截,所以门卫必须深深地弯下腰,然后问道:“现在你究竟还想知道什么?”又说:“你太贪得无厌。”那男人说:“大家不是都想了解法律是什么吗?为什么多年以来除了我再无别人要求进入法律之门?”门卫发现那男人已行将就木,为了能触动他失灵的听觉器官,就吼叫着对他说:“其实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许从这里进去,因为此门只为你一人所开。现在我要关门走人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简析守门人和乡下人的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入手。通过富于个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从而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守门人:冷酷、凶狠,活像一只守门狗。
乡下人:老实巴交,本分懦弱,面对不让走进的法律之门,他苦苦等待,直到老眼昏花、奄奄一息之际仍未能进入门里。
9.本文有多重的象征意蕴,试分析浅层次的象征意蕴和深层次的象征意蕴。
解析:本文是卡夫卡荒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我们不能被文字表面的荒诞、离奇所迷惑,而应联系社会现实,深入体会小说的主题。
参考答案:浅层次:法律之门是统治阶级机构的缩影,乡下人象征着人民,虽然门始终是开着的,但它却与老百姓无缘。你可以等,但等到地老天荒仍是申诉无门,人只有含冤死去。
深层次:法律之门象征着希望之所在,乡下人象征着一般人。希望虽有,但有门难入,所谓的希望出路,不过是等待而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悖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的是一个事物两条逻辑线的相互矛盾和抵消。本小说哪些地方表现出这种悖谬?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悖谬,然后从文章中寻找前后矛盾的实例。
参考答案:一开始,守门人死活不让那个乡下人进去,并恐吓他说,即使进了这道门,里面还有两道更难进的法律之门。小说结尾时,乡下人在弥留之际,守门人却告诉他,这扇门是专门为他而设的,他死后,法律之门就要关闭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法律之门是正义的象征,守门人却像一个无赖,有这样的人守门,法律就无正义可言。
B.《法律门前》表现人在异化的世界中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作出的无谓的斗争,这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但是如果人们勇敢一些,与困难作斗争,还是能够赢得幸福的。21世纪教育网
C.虽然文章里讲的是法律门前,但是法律还可以代表幸福或者人们内心想得到的东西。
D.人们在追求自由幸福时,总有什么东西挡在门前,成为阻碍。人们往往被这种强大的阻碍吓倒,反而将注意力从追求的目标转移到困难上,最终一事无成。
E.乡下人“用一切值钱的东西来贿赂门卫”,而门卫也接受了贿赂,象征所有的执法者都是贪赃枉法之徒。
解析:A项,法律之门是统治阶级机构的缩影,是虚假的骗人的东西。E项,说“所有的执法者都是贪赃枉法之徒”不准确。
答案:AE21世纪教育网
二、语言运用
12.按不同的要求对“燕子飞翔”加以扩展。(不少于40个字。)
(1)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不同表达方式描述事物的能力。要清楚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议论重在对事物的本质行为进行引申论述,而说明则要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准确明白的把握。
参考答案:(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培养了每个生命生存的本能。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都热得难受,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2)潮湿闷热的夏季,暴风雨到来之前,有翅的昆虫多在低空活动,这时是燕子觅食的最好时机,因而燕子也多在低空飞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