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09:57:52

文档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题号1
234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B
B
B
D
C
A
D
17.(12分)(1)意义: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
思想基础。(4分)
(2)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错误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
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4分)
意义: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为改革开放打下重要思想基础。(4分)
18.(14分)(1)主要特点:爱国知识分子推动;民间力量为主导;从改造乡村教育人手,注重人的教育;注
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设计(注重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乡村的长远发展;注重坚持中国特色的传统
文化。(任意3点6分)
(2)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任意4点8分)
19.(14分)(1)原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矛盾(对中国的态度上矛盾不一);中国国力的贫弱;日本
对华态度强硬;中国外交策略的失误(没有充分利用国际支持或主要战胜国矛盾)。(任两点4分)
影响:引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五四爱国运动:促进民族新觉醒;中国外交抗争为解决山东问题留下
余地。(任两点4分)
(2)主要原因:实现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外交原则
并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6分)
20.(12分)评分等级
①第一等(12~11分):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②第二等(10~6分):观点较明确;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在此基础上,如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
实论证观点,则为10分;如不能,则按对前述观点、论述、表达等要求的符合度,确定为9~6分。
③第三等(5~0分):观点不明确;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等,分数依
次递减。
示例: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辛亥革命的炮响葬送了清王朝,中华民国通过了《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中国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促使共和观念广为传播。但随着
北洋军阀政府上台,《临时约法》被废除。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1949年颁布了全新的《共同纲
领》。《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规定了国体等重大问题,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它对巩固人民
民主专政政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恢复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
作用。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第1页(共2页)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4月21日下午2:00一3:15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1973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
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2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
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建成投产,这一方案的出台表明当时中国
A.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B.与苏联的关系再次严重恶化
C.进口设备都来自美国
D.已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把明年的财经工作放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基础之
上,与今年放在和平的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完全不同”。在这里陈云把确保军工投资作为1951年全国财
经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做法
A.开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工作
B.改变了我国的工业结构
C,加速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形成
D.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3.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A.在少数民族地区已广泛实施
B.已经在地方上取得实践成果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局面
4.1912年12月,中华邮政发行辛亥革命纪念邮票,主图分别为孙中山肖像和袁世凯肖像。据材料推知,
该邮票的发行

A.标志着中国国家邮政事业近代化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孙中山与袁世凯共同执掌新政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5.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上海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不
久又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这表明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陷入绝境
B.党内对革命道路认识存在分歧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面临失败
D.城市斗争比乡村斗争更为重要
6.1964年10月17日,合众国际社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
些最深奥的秘密。”材料所说的“军事技术”
A.使中国彻底免除了战争威胁
B.使美国的亚洲战略完全破产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表明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7.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在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
“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能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B.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C.主要用西方文化代替中国传统文化
D.根本出发点是唤醒中国工人的觉悟
8.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
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
A.国民政府为大规模内战做军事准备
B.国民政府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意图
C.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D.国民政府加强国内交通运输的建设
9.1949一1963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为3123万吨,其中进口苏联的石油占总量的74%。1964一1973年
十年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仅为680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经济衰退导致能源需求大幅度减少
B.中国通过实施计划经济来合理调配能源
C.中国能源建设上取得成就
D.中国的外交重点转向非洲
10.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
55.7%,发电量的55%,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对重工业的投资B.中国重工业呈现殖民地化特征
C.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财富
D.经济危机中帝国主义加强掠夺
11.毛泽东曾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
证。”毛泽东这段话着重强调
A.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B.建立联合政府的必要性
C.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D.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2.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
匙”。1954年,教育部规定,大部分地区高中一年级起授俄语。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
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取决于
A.中苏关系的变化
B.中美关系的变化
C.对外形势的变化
D.世界格局的变化
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