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踊跃地发言。
B.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照常开放。
C.他还是个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如果可以,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
D.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3.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慢 蕴藻 甜静 马前卒
B.暮然 蓬勃 逻辑 叹为观止
C.偏僻 宽慰 渺远 顾名思意
D.蜜蜂 争讼 衣襟 大彻大悟
4.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 ②多彩和谐 ③旖旎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二、综合性学习
6.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斡旋:( )
(2)怅惘:( )
(3)__________________:温和欢乐的样子。
(4)__________________: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
三、语言表达
7.解释下列词语。
(1)登时:
(2)几回回:
(3)脑畔上:
(4)鸡毛信:
四、现代文阅读
(甲)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丙)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8.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回程偷豆:高兴_________
9.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在表现景或人的“美”时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2.这几段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请分别说说其特点,如:嗅觉清香,触觉柔和,视觉________,听觉________。
13.第②段中的“跑”与第①段中的哪个词相呼应,都写出了什么情况?
14.品味文中画线的词句,请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当时的心理。
(1)“但我还以为船慢”:_________
(2)“然而又自失起来”:__________
(3)“果然是渔火”:_______
(4)“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_________
五、填空题
15.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 (虽然 然而)我们是朋友, (但是 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因为 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2)团支书又 (引进 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 (浓厚 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赞不绝口 叹为观止)。
(4)那种熙熙然庭院的 (肃静 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 想念)着的。
16.《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________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________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________的美好品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B
6.(1)调停,调解。 (2)惆怅迷惘。 (3)熙熙然 ⑷人情世故
7.(1)立刻。(2)一回又一回。(3)这里指窑洞的顶上。(4)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8.示例:看戏途中:急切(兴奋) 再次吃豆:怀恋(怀念)
9.因为那是在夜里与伙伴们一起吃的豆和看的戏,表现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10.答案示例一:月夜行船的景色之美: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听觉写声音之“歌吹”,运用视觉描绘豆麦和起伏的连山,运用味觉描写豆麦带给自己的“清香”“蕴藻之香”,运用触觉写水汽扑面的感觉等,生动地刻画了江南水乡优美而又让人沉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答案示例二:景色之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把“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夜行船时山峦的连绵不断,刻画了江南水乡优美而又让人沉醉的氛围,表达了小伙伴们盼望看戏的喜悦、急切的心情。
答案示例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之美: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如“大拇指一翘、打着楫”“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不计前嫌“给我送豆”等,表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向往以及对单纯、简单的人际关系交往生活的向往。
答案示例四:阿发的大方之美:运用语言描写,如“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在月下归航偷豆时,阿发提出偷自己家的豆,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大方热情。
11.去赵庄看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或:夜航赴赵庄看社戏)。
12.朦胧(依稀) 悠扬(宛转)
13.飞。行船速度快(或:表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愉快和迫切心情)。
14.(1)急切 (2)陶醉 (3)惊讶 (4)惊喜
15.(1)然而 即使 而 (2)领进 (3)浓烈 叹为观止 (4)静穆 思慕
16.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 天真烂漫、童趣盎然; 活泼、开朗、善良; 淳朴、善良、友爱、无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