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侧。
B.《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平天下。
C.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查,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D.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建性的发现。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个抉择,是l961年在2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搞硬件经验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译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
B.他致力于培养人,让28岁的汤姆孙(就是发现电子的人)做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
C.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g) 禁锢(jìn) 叱咤风云(chà)不知所措(cuò)
B.祈祷(qǐ) 萦绕(yíng) 断壁残垣(yuán)引颈受戮(jǐng)
C.枷锁(jiā) 踱步(duó) 怏怏不乐(yàng)既往不咎(jiù)
D.贮蓄(zhù) 拙劣(zhuō) 相形见绌(zhuō)囊萤映雪(náng)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3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下列各项中,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
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
A.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6.请选出以下各项交际语言中运用得体的一项 ( )
A.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斧正。
C.舍弟好使性子,还望多包涵。
D.我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告诫我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二、综合性学习
7.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浩劫
萦绕
拙劣
奠定
目(dǔ)
(zhì)爱
指(zhāi)
(qiǎngbǎo)
(jiā)锁
三、语言表达
8.辨析下列词语。
(1)卑劣 卑鄙
(2)诬蔑 诬陷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四个“演讲”语段,完成各题。
【甲】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简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在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丙】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节选)
王选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叫“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丁】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节选)
顾拜旦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周年。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责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同学们,学习了第四单元“活动·探究”课,班级拟开展一次“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请结合四篇演讲稿的选文,运用你学习到的“演讲知识”,参与下面的活动,为写好演讲稿,做做准备吧。
9.活动一:让开头“抓听众”
写好演讲稿的开头,能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四篇演讲稿选段,开头各尽其妙,哪些“抓听众”的方法值得你借鉴?请简要概括。
10.活动二:让演讲有“现场感”
为调动听众情绪,提高演讲效果,设置“现场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请就甲选文,谈谈这方面的艺术。
11.活动三:让“金句”更闪亮
拟写演讲稿,选用恰当的修辞,锤炼闪亮的“金句”,能够增强演讲语言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丙选文划线句子,谈谈其“金句”的修辞魅力。
12.活动四:让观点和思路有“辨识度”
写演讲稿,除了要观点明确,还要注意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提高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简析乙选文观点、思路的特点,依次完成下列表格横线处的填写。
段落 观点、思路、逻辑
① 开场白,从获奖自然而然地转入________。
② 承接“传统教育”,引出“________”话题,赋予它新的意义:探察、实验。
③ “______”一词转折,以便下文引出王阳明的反面例子。
④⑤ 举出王阳明的例子,说明不是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⑥⑦ 从现代的观念,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①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②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那一天,我去办托运行李时,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我们以色列常常受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③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④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⑤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⑥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⑦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⑧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选自北京卫视2015年7月8日《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有删改)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4.作者写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
15.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6.“国强”与“少年强”有什么关系?
17.我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
五、填空题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语病。(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近八年,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是我的财富。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日记,⑤我感慨很多。⑥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也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反省和鼓励。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不超过20字。
“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也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一些我们的同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学生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将来走入社会后碰壁之时是不会少的。反之,你将会受益匪浅。可见,“学知识”和“学做人”就如同人的左右臂膀,缺了哪个都是不健全的。
20.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悟空”的法号是________给他取的,唐僧救了他之后,又给他取名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A
6.C
7.浩劫(jié) 萦绕(yíng) 拙劣(zhuō)
奠定(diàn) 目dǔ(睹) zhì(挚)爱
指zhāi(摘) qiǎngbǎo(襁褓) jiā(枷)锁
8.(1)都是贬义的形容词,都有“下贱、恶劣”的意思。“卑劣”即卑鄙恶劣,多指行为、手段、品质方面的下贱、恶劣;“卑鄙”除有这层意思外,还可指思想、作风方面的下流、无耻、不道德,或表示人对人的厌恶。从词语的搭配上,“卑鄙”可直接同“无耻”“龌龊”搭配使用,“卑劣”一般用来修饰名词“行径”“手段”“勾当”“伎俩”等。
(2)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捏造事实冤枉别人”的意思。“诬蔑”强调毁坏别人的名誉。“诬陷”强调“陷害”,程度比“诬蔑”深。
9.①使用问候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如丁选文);②交待演讲的缘起,比如乙选文,由“情系中华奖”谈起,自然亲切;③开门见山,直奔演讲主题,例如甲选文“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观点明确,感情强烈;④用名人名言,增强权威,吸引读者,如丙选文“比尔盖茨曾经讲过……”。
10.①“这几天,大家晓得”,直接对话“大家”,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极具现场感;②“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更是融入听众,同仇敌忾,台上台下合为一体。(能够结合词句,简析到位即可。)
11.列举“名人”与“凡人”的不同,七个方面,对比丰富;“文物”“废物”、“错事”“轶事”等词句,文字“游戏”,运用巧妙;作者态度坦诚,言出由衷,幽默诙谐,饶有情趣,字字金光,句句闪亮,具有极高的演讲艺术。(能够根据语句特点,评析恰当即可。)
12.①教育问题 ②格物致知 ③但是 ④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或: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实地实验。)
13.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14.和平、发展和安定在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看来天经地义,但作者用她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告诉人们,这些中国人的“日常”却是很多国家几代人至今奋斗的目标,我们应当珍惜,并且应当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我们才更有安全感。
15.对比,将叙利亚难民的不幸遭遇和作者享受到的强大国家的安全感进行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只有国家强大,国民才能在国外更有选择权,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16.“国强”,少年就会拥有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就会在外国受到尊重,就会被善待,世界对自己的国家充满敬畏。“少年强”,则会推动国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所以,“国强”与“少年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7.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来源于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来源于很多人在为我们承担风险,这些人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
18.②去掉“已经”⑧“并且”改为“但是”①句后加“的足迹”。
19.学知识与学做人紧密相连,同等重要。
20.菩提祖师; 行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