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凯歌(kǎi) 嘹亮(liáo) 浴血奋战(xiě)21世纪教育网
B.统筹(chóu) 孤僻(pì) 排忧解难(nán)
C.窥探(kuì) 负疚(jiù) 唾弃(tuò)
D.波澜(lán) 疫情(yì) 谗言(chán)
解析:A项,“血”应读“xuè”;B项,“难”应读“nàn”;C项,“窥”应读“kuī”。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卓绝 大度 辩识 归根到底 统筹兼顾
B.内涵 磨砺 谄媚 艰苦卓绝 身先士卒
C.疫情 贮立 指摘 波澜壮阔 以权谋私
D.嘹亮 自栩 苍劲 众志成城 奋不顾身
解析:A项,“辩”应为“辨”;C项,“贮”应为“伫”;D项,“栩”应为“诩”。
答案:B
3.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B.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C.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解析:A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三个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表并列;B项,“本”、“基”、“源”三个字都应该加引号,表示强调;D项,“三个代表”上应该加引号,属专有名词。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熟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B.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凯歌,书写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
C.我们广大同学要以身作则、脚踏实地、经受考验,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劳动任务。
D.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
解析:C项,“以身作则”是“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的意思,用在“广大同学”身上不合适。
答案:C
5.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_______________群众意愿,_______________群众智慧,_______________决策科学化民主化,_______________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反应 收集 提高 创新
B.反映 集中 提高 开发
C.反映 集中 推进 创新
D.反应 收集 推进 开发
解析:“反映”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集中”是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收集”是使聚集起来。“推进”是推动工作,使前进;“提高”是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开发”指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1世纪教育网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都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要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1世纪教育网
6.胡锦涛同志认为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
解析:根据前文来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这个标志就是:是不是真正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没有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胡锦涛同志从哪些方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解析:从后面几段找出分论点即可。
参考答案:胡锦涛同志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8.为什么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根据文章内容组织文字简要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有效信息筛选提炼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因为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了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9.结合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谈谈怎样才算是关心群众。至少要陈述三个理由。
解析:学会化繁为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参考答案:(1)关心群众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
(2)要关心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3)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要竭尽全力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5)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论快乐
钱钟书
我们经常慨叹:“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种神话,确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天上比人间舒服快乐,所以神仙活得快,人间一年在天上只当一日过。以此类推,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日子一定愈加难度;段成式《酉阳杂俎》就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嫌人生短促的人,真是最“快活”的人;反过来说,真快活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死,只能算是短命夭折。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有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想到快乐。但是我们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有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们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节选自《写在人生边上》,有删节)
10.“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表述有何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象语句的含意的理解和作用分析。这样的句子就要把它阐释为一般句子来说。
参考答案:(1)说明了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几分钟的或者几天的快乐使我们活了一世,忍受了许多痛苦。
(2)这种表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11.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作者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含蓄语句的分析能力。抓住后面的解说句来理解。
参考答案: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即使是肉体上的快活也是缘于心理上没有挂碍,灵魂是轻松的。
12.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2)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解析:第一句话是对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意思的理解,要抓住后句进行理解。第二句考查对含蓄语句的理解,这一句话采用了比喻手法,找出本义,换成一般说法即可。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1)现实生活尽管有很多不如意,甚或是痛苦,但人终究是抱着快乐的希望,故虽痛苦却不悲观。
(2)快乐由精神的修养来决定(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因而肉体的痛苦由于内在精神的作用变得并不可怕了,于是,人可以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1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第二段中“永远快乐”“荒谬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述的同一个道理——欢娱嫌夜短。
C.第五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
D.文章语言活泼深刻,作品笔法自然严谨,看似信笔所为,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五段中的“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就与上文第三段中“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有一定内在联系。
E.作者对第五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人是“傻子”。
解析:A项,没有表现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没有鲜明地指出通往快乐的途径。B项,角度不同。E项,作者对第五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并不是持否定态度。
答案:CD
二、语言运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解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排比句的五个喻体可以分别“金”“木”“水”“火”“土”。释喻部分前一分句要与喻体有一致性,后一分句再扣住人;释喻要兼顾本体、喻体,具有合理性;选择词语尽量避免重复,语义覆盖尽可能完整。
参考答案:人的一生像木 要正直 立场须坚定 人的一生像火 要燃烧 性格须热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