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历史部编版
中外历史刚要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在1804年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幅图描绘了海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情景。
海地独立斗争〔绘画作品]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①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②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③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④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根本原因
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概况:1791年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海地人民举行起义,而法国正在革命期间无力进行干预。1804年1月1日海地共和国成立,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海地
◆概况:1807年拿破仑军队侵入葡萄牙,1810年由于西班牙被拿破仑占领,拉丁美洲人民便利用时机掀起了独立战争。玻利瓦尔与圣马丁分别在委内瑞拉、阿根廷地区开始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圣马丁是阿根廷“国父”,智利和秘鲁称他为“自由的缔造者”,与玻利瓦尔一起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
随后,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大棒政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直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虽然美国干涉造成了革命的反复,但是,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宪法—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意义
史料阅读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1917年墨西哥宪法,周一良、吴于座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亚洲的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
②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③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其中的代表。
亚洲的觉醒内涵
内涵: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萌发与资产阶级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制度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辛亥革命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提拉克(1856—1920)
1908年夏天,孟买高等法院审判提拉克,审理过程持续10天提拉克英勇不屈,在法庭上捍卫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权利,将法庭变成了宣传民族独立的战场,但还是被判处6年监禁。
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性质
学思之窗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苏]列宁《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第二卷你如阿理解列宁这每话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当地的旧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亚洲的觉醒意义: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
②推动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标志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非洲的抗争背景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并开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19世纪末,非洲基本已经被瓜分殆尽。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为了自卫,非洲居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
非洲的抗争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在此时期,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其中,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埃及的抗英
苏丹的抗英
埃塞俄比亚抗意
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斗争特点:
建立政党组织唤醒民族意识,爱国军官领导武装反抗斗争。
英国在控制埃及的过程中,也把侵略矛头指向埃及的邻国苏丹。
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伊斯兰教中关于马赫迪即救世主的传说
◆斗争特点:
利用伊斯兰教传说号召、组织民众进行斗争;宗教领袖领导武装反抗;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斗争特点: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
▲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战役中(绘画作品)
1896年3月发生的阿杜瓦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1889- 1913年在位)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历史纵横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19世纪初,英国为了侵略西非内陆,向位于今天加硝境内的阿散蒂发动了进攻。阿散蒂军民奋起反击,打退了英国侵略者。此后,英国多次找种种借口侵略阿散蒂,但都没有成功1824年,在第四次英国对阿散蒂的战争中,英军大败,英军头目麦卡锡负伤自杀。1874年,英军第七次侵略阿散蒂,占领了首都库马西,炸毁皇宫,强迫阿散蒂支付巨额船款。直到20世纪初,英国才完全占领了阿散蒂。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意义)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②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③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宣传了民主思想,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
差异表现:
◆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
◆非洲: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思考点: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
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瓜分非洲,激起了非洲人民的普遍反抗,反抗的过程和结果有所不同,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其重要特点。
苏丹反英大起义
海地独立
印度国大党成立
巴西共和国成立
孟买政治总罢工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拉美殖民地基本独立
埃及反英斗争
埃塞俄比亚反意斗争
打败侵埃意军,签署和约
伊朗立宪革命
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颁布
辛亥革命
1826年
1882年
1894年
1898年
1908年
1911年
1804年
1917年
1910年
1905年
1881年
1885年
1896年
1800年
从横向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强了对印度的侵略扩张,在掠夺的同时,也在输出资本,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从纵向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后,民族意识觉醒,“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更加强烈,进一步促进了反抗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斗争的发展。
20世纪初,伊朗、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民族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希望通过本国政治经济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以抗击侵略。这种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特征的民族民主运动席卷亚洲很多国家,“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本题着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注意论从史出,言之有理即可。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运动背景
运动概况
民族民主革命
发展困局
觉醒背景
代表性事件
抗争概况
——法属海地、西属拉美、葡属巴西
——巴西、墨西哥
——内部、外部
——印度、伊朗、中国
——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
课堂小结
意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