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7 18: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宿儒倜傥锡箔珊瑚攒敛脑髓蝉蜕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盔甲东方朔kuīshuòliǎn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
《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准风月谈》等18部。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空间顺序百草园的生活 过渡
承上启下三味书屋的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9)(1-8自然段)(10-24自然段)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书。 三 味 书 屋鲁迅当初上学时的座位1.“我”如何看待百草园?思考: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似乎确凿”是否矛盾? ①因为时隔七八年,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所以用“似乎”表示不确定。
②然而童年生活的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语气。
③“似乎”“确凿” 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石井栏皂夹树桑椹覆盆子何首乌木莲菜 畦鸣蝉黄蜂蟋蟀叫天子(云雀)蜈蚣斑蝥油蛉“单是……”“不必说 ……也不必说……”句式正确的理解是(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强调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单是……”“不必说 ……也不必说……”句式 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一带,现在篆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翻断砖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四件趣事百草园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读书人看见一个美女朝他笑,
并唤其名而后隐去人首蛇身的怪物雪地捕鸟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条件: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时间:连续使用九个动词经过: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短棒( )起一面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扫露支撒系牵看罩拉 准确、生动地写出捕鸟地全过程。麻雀,张飞鸟收获:作业:
1.先抄写第7自然段,然后仿照第7自然段,连续使用五个以上不重复的动词写一个游戏或某个人的连续动作。
(原稿纸,100字左右)
2.复习第一课字词,明天听写。
3.继续背诵第2,第7自然段。
4.按提过的要求,预习《爸爸的花儿落了》。长 大 了…… 表示自己的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表现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三味书屋的生活三味书屋——对这段生活的深情2、本文中作者选取了三味书屋生活中的那几个片段?怎样看待三味书屋的这段学习生活?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为何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1.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竹门、书房、匾、画2. 三味书屋生活的几个片段?三味书屋片断:陈设及行礼 提问受斥偷偷描画读书生活园中玩耍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趁老师读书入神时,我们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儿。关于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