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B)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6 分)
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而摔倒。如图甲所示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的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 示意图应是图乙中的 ( )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跳远时助跑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拍打衣服, 把灰尘拍去
洗完手后甩甩手可以使手干得更快
如图所示,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3 N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滚动摩擦一定比滑动摩擦小
小阳在超市购物,用8 N 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阳发现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 17 N 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 N
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 N
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
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 N
如图所示,小华通过定滑轮用力 F'拉弹簧测力计,另一端通过细绳沿水平方向拉长方体木块A, 木块A 下面是一长木板B,长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台面上。实验时,拉着B 水平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
小。当拉力 F 为 2 N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当拉力F 变为4 N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木块B 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 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小明跳高时用力蹬地,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
考虑空气阻力,小明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小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等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
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下面吊着木块静止, 木块所受重力为G,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T1,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为 T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G 与T1 大小相等
B.G 与T2 的合力为0
C.T1 与T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 与T1 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用手施加力 F,使物体沿着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其中 F=15 N, G=10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体对手的作用力为15 N
物体对手的作用力为10 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 N
如图所示为小阳同学在体育测试中“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描绘的是实心球离开人手后运动的路径。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球离开手后能在空中继续上升,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球在离开手后的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只受重力的作用
斜向上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跳远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
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受到的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
要使行驶着的自行车很快停下来,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捏紧刹车把手,这样做可以增大刹车橡皮对车轮的 ,从而增大车轮受到的
。
将一盆水向外泼出, 这是利用了 ( 填“盆”或“水”) 的惯性。
如图 所示是小球在空中摆动时受重力的示意图。若小球摆动到最高点时,它所受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小球将 。
体重为 700 N 的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落下,打开伞后他匀速竖直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伞的拉力的方向是 。
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以后速度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汽车 。
重50 N 的木块在绳子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是 15 N, 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不考虑空气阻力)
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小汽车的驾驶员驾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急刹车时, 驾驶员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
用 25 N 的水平力拉着一个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当这个拉力增大到38 N 时,木块受到的合力是 N,木块做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运动。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v1F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F2。
如图所示,木块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突然停止时,木块A 将 (填“向左倾倒”“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立即静止”)。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1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5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3 s 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24、25 题每题6 分,26 题8分,27 题18 分,共38 分)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梅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实验中应让研究对象处于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乙所示,把纸片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 纸片旋转,最终静止,如图甲所示。说明两 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
实验中使用较轻纸片而不使用较重木块的 原因是:纸片所受 可以忽略不计。
小明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为探究过程的俯视图。实验时,首先将皮筋的B 端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 端,使A 端到达某一点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
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皮筋时,仍要将皮筋的A 端拉伸到O 点再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 F 的作用效果,与
作用的效果相同。
通过该实验可知F 与F 、F 的大小关系是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 (填“越小”“越大”或“不变”),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保持
(选填“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加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活动中,同学们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2
。(用字母表示) (3)小凤做实验时,用第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皮筋的A 端,用第二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第一个
弹簧测力计的挂环,如图乙所示。拉动第二个弹簧测力计,使A 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
力F '、F '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
接触面间压力的大小
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
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现有一块长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小丽先把木块平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着
1 2
力计拉皮筋的A 端,仍将A 端拉伸到O'点, 记录下此时拉力F'的大小与方向。根据你的推断,F'= N。
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 小刚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小旗子标记每次小车在相应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 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 。
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如图所示。然后把木块侧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先后两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方式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平放 大 1.2 N
2 侧放 小 1.2 N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猜想 (填序号)无关。
小荣在做实验时,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小荣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随受力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荣在 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测量中,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
小。对此,小明做出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可能是变化的
木板与木块的接触面积大小可能有改变
木板表面不同位置的粗糙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木块的运动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小丽还可以对猜想 (填序号)进行检验;请在虚框内设计实验表格。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能表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请你画出图中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f=F 的依据。
四、计算题(共10 分)
28.2019 年 4 月 15 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小明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已知电动自行车的质量为 40 kg,小明的
质量为60 kg,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 倍。求:(g 取
10 N/kg)
小明骑行时人和车的总重力;
小明在水平公路上匀速骑行时电动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第八章测试卷(B) 答案与点拨
1.A 2.C 3.B
4.C(点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 N,示数为
2.8 N,物体A 受到的重力为 2.8 N,A 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错误;物体静止,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C 正确;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的拉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D 错误。)
5.C(点拨: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A 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错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C 正确;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但不同条件下,滚动摩擦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小,D 错误。)
6.D(点拨:开始,小车受水平向前的推力F1=8 N,水平向后的摩擦力f,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F1=
8 N。后来,小车受向后的拉力 F2=17 N,水平向后的摩擦力 f=8 N, 则小车受的合力 F=F2+f=17 N+8 N=25 N,方向水平向后。)
7.C 8.D 9.D 10.A 11.C 12.B
压力 摩擦力
水
乙 保持静止状态
竖直向上
受到阻力18.15
19. 惯性
20.13 加速
等于[点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对水平表面的压
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压力大小相等;接触面的材料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在水平方向上,每个物体都受拉力F 与滑动摩擦力f 的作用,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均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1
=f1,F2=f2,且f1=f2,所以F1=F2。]
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23.2 4 2(点拨:由图丙可知,前 2 s 物体的速度为 0,仍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乙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为2 N,则可知t=1 s 时摩擦力也为2 N。4~
6 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也平衡,故所受合力为0,即t=5 s 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0,由图乙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 4 N,则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也为 4 N。2~4 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4 N,则合力为6 N-4 N=2 N。)
24.(1)静止 (2)一条直线 (3)重力
25.(1)F1 和F2 共同 (2)F=F1+F2 (3)1.2
26.(1)相同 (2)越小 慢(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7.(1)C (2) 未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3)CD (4)B 如下表所示 (5)如图所示 依据: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0,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所以f=F。
物体的速度 快 慢
拉力F/N
摩擦力f/N
28.(1)小明骑行时人和车的总重力为1 000 N。(2)小明在水平公路上匀速骑行时电动自行车
受到的阻力为8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