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源(yuān yuán) 畅通(chànɡ) 赋予(hù)
B.烙印(lào) 酽酽(yàn) 潜规则(qián)
C.审案瘾(yǐn) 阖家(hé) 咋舌(zà)21世纪教育网
D.问津(jīn) 摆谱(pǔ) 干拢(rǎo)
解析:这道题考查课文中生难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注意不能单看字音或字形。A项,“赋”应读“fù”;C项,“咋”应读“zé”;D项,“拢”应为“扰”。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源 源远流长 毕竟 竟豪赛奢
B.惯例 如雷贯耳 和睦 政通人合
C.开幕 暮霭沉沉 逾越 恪守不渝
D.精致 专心致志 风尚 礼上往来
解析:这道题考查字词的辨形能力。A项,“竟豪赛奢”应为“竞豪赛奢”;B项,“政通人合”应为“政通人和”;D项,“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百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心气儿很高。
B. “两会”的车队是畅通了,而市民的正常生活却受到了干扰。
C.在大的平交路口交会处,交管部门将交替放行“两会”车辆和社会车辆。
D.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B项,“车队是畅通了”,搭配不当;C项,“平交路口交会处”成分赘余,应删去“交会处”;D项,“讨论、发现、解决”,语序不当,逻辑思路混乱。
答案:A
4.下列句子的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月饼“大旅行”,又是一种怪现象。
B.曾有代表、委员说,我们是来开会的,不是来“摆谱”扰民的。
C.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了墙上“你在浪费时间吗?”的大幅标语。
D.时尚,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项,“时尚”要加引号,表示引用前文的说法。
答案:D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北京对“两会”车辆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
B.这次实验经过多次试验还是没有成功,真是屡试不爽,因而大家心情十分沉重。
C.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
D.从小时候起,家长和老师就耳提面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待人接物,林林总总,无所不至。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A项,“一视同仁”是指同等对待。C项,“眼花缭乱”指看到纷繁复杂的事物而感到眼花。缭乱,纷乱。D项,“耳提面命”指提着耳朵当面教诲,一般用于师长对晚辈、学生。B项,“屡试不爽”是指多次试验没有差错,与句意相反。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21世纪教育网
小小的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变化”,是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已经从温饱有余向更宽裕的小康迈进。“时尚”,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刚刚实现总体小康,有不少城乡居民生活还很困难。在生活方面,追求高档,追求铺张,甚至竞豪赛奢,实在是很不应该的。这样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意。诚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买的就有卖的,买卖两便。特别是扩大内需也需要促进消费。但消费要讲文明。我们应该记住浪费不是消费,消费不该浪费的道理。我们提倡的,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绝不是提倡花钱越多越好,物耗越多越好。我国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浪费那么多的纸张、木材、金属……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
年年月圆,岁岁中秋。老百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心气儿很高。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越是在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教育。现在要坚持这样做,将来生活更好了,仍然要坚持这样做。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6.作者认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有什么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结合下文对这两个词语解说的句子来理解。
参考答案:“变化”是指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时尚”不是追求高档,追求铺张。在变化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的时尚追求也要讲文明。
7.作者为什么说消费要讲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结合文章主旨来回答。
参考答案:因为正常合理的消费是健康文明的标志之一,竞豪赛奢不符合我们的国情。
8.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观点的把握能力。要注意文段的首尾句、过渡句、小结句、标志句等关键句。可以选择原词、原句或自己组词、组句来回答问题,概括观点。
参考答案:消费不是浪费,要物尽其用。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二)(2007广东高考,19~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 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21世纪教育网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21世纪教育网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天分 勤奋 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21世纪教育网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1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
参考答案: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
11.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邃意蕴的能力,并探究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要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二、语言运用
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下面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香港大学的校徽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和“格物”是非常古老的说法。“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唯馨。”“格物”,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如鲁迅先生所说,发明了罗盘,只是用来看风水;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概括文段的观点要注意抓住文段的关键句。这段文字,首先举香港大学的例子来说明其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然后又举出一系列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只重科学不重人文的危害,而中心句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根据这一句再提炼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科技和人文不可偏废。(或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齐头并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