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章 三角形
4.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
B
C
D
E
F
1.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全等三角形.
3.已知△ABC ≌△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①AB=DE
③ CA=FD
② BC=EF
④ ∠A= ∠D
⑤ ∠B=∠E
⑥ ∠C= ∠F
2. 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回顾旧知
如果只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一部分,那么能保证△ABC≌△DEF吗
想一想:
即:三条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引入
探究活动1:一个条件可以吗?
(1)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结论:
有一个条件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
探究新知
6cm
300
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
60o
300
不一定全等
探究活动2:两个条件可以吗?
3cm
4cm
不一定全等
300
60o
3cm
4cm
不一定全等
30o
6cm
结论: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3)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探究新知
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60o
300
300
60o
90o
90o
探究活动3:三个条件可以吗?
探究新知
3cm
4cm
6cm
4cm
6cm
3cm
6cm
4cm
3cm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
探究新知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 ,使A′B′= AB ,B′C′ =BC, A′ C′ =AC.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他们全等吗?
A
B
C
A ′
B′
C′
想一想: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你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概括吗?
作法:
(1)画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 'C '.
动手试一试
探究新知
文字语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边边边”判定方法
A
B
C
D
E
F
在△ABC和△ DEF中,
∴ △ABC ≌△ DEF(SSS).
AB=DE,
BC=EF,
CA=FD,
几何语言:
归纳小结
例1 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是说明:(1)△ABD ≌△ACD .
C
B
D
A
解题思路:
先找隐含条件
公共边AD
再找现有条件
AB=AC
最后找准备条件
BD=CD
D是BC的中点
例题讲解
证明:∵ D 是BC中点,
∴ BD =DC.
在△ABD 与△ACD 中,
∴ △ABD ≌ △ACD ( SSS ).
C
B
D
A
AB =AC (已知)
BD =CD (已证)
AD =AD (公共边)
准备条件
指明范围
摆齐根据
写出结论
(2)∠BAD = ∠CAD.
由(1)得△ABD≌△ACD ,
∴ ∠BAD= ∠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一张教学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撕坏了,如图,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同样大小的新教具?能恢复原来三角形的原貌吗?
怎么办?可以帮帮我吗?
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两角所夹的边,比如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所夹的边为2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
吗?
改变角度和边长,你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探究新知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
成“角边角”或“ASA”.
归 纳
探究新知
归 纳
1.判定方法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2. 证明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
∠A=∠A′,
AB=A′B′,
∠B=∠B′ ,
∴△ABC≌△A′B′C′(ASA).
∵
探究新知
例1
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D,AC=DF,且AC∥DF.
试说明:△ABC≌△DEF.
要说明△ABC与△DEF全等,
从条件看,已知有一边和一角
相等,由AC∥DF易得相等线
段的另一端点处的角相等.
因为AC∥DF,所以∠ACB=∠DFE.
又因为∠A=∠D,AC=DF,
所以△ABC≌△DEF(ASA).
导引:
解:
例题讲解
例2
如图,已知AB=AE,∠1=∠2,∠B=∠E.试说明:BC=ED.
要说明BC=ED,需说明
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
由于∠B=∠E,AB=AE,
因此需说明∠BAC=∠EAD,
即需说明∠BAD+∠1=∠BAD+∠2,易知成立.
导引:
例题讲解
因为∠1=∠2,
所以∠1+∠BAD=∠2+∠BAD,
即∠BAC=∠EAD.
在△BAC和△EAD中,因为
所以△BAC≌△EAD(ASA).
所以BC=ED.
解:
例题讲解
在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角相等时,目前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公共角、对顶角分别相等;
(2)等角加(减)等角,其和(差)相等,即等式的性质;
(3)同角或等角的余(补)角相等;(4)角平分线得到相等角;
(5)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相等;(6)直角都相等;
(7)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8)第三角代换,即等量代
换等.
总 结
议一议
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
边,情况会怎样呢?你能将它转化为“做一做”中的
条件吗?
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角边”)
探究新知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角角边”或“AAS”.
归 纳
归纳小结
例3
如图,AD是△ABC的中线,过点C,B分别作AD的垂线CF,BE.试说明:BE=CF.
要说明BE=CF,可根据中线
及垂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
来说明△BDE和△CDF全等.
导引:
例题讲解
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CD.
因为CF⊥AD,BE⊥AE,
所以∠CFD=∠BED=90°.
在△BDE和△CDF中,因为
所以△BDE≌△CDF(AAS).
所以BE=CF.
解:
例题讲解
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先根据已知条件
或要说明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
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说明什么条件,简言
之:即综合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寻找解题的途径.
总 结
例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
试说明:△ABC与△DEC全等.
例题讲解
如图,因为∠BCE=∠ACD=90°,
所以∠3+∠4=∠4+∠5.
所以∠3=∠5.
在△ACD中,∠ACD=90°,
所以∠2+∠D=90°.
因为∠BAE=∠1+∠2=90°,
所以∠1=∠D.
在△ABC和△DEC中,
所以△ABC≌△DEC.
解:
例5
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
E,F.
试说明:OE=OF.
例题讲解
因为在△ABD和△CBD中,
所以△ABD≌△CBD(SSS).
所以∠ABD=∠CBD.
又因为OE⊥AB,OF⊥CB,所以∠OEB=∠OFB.
在△BOE和△BOF中,
所以△BOE≌△BOF(AAS).
所以OE=OF.
解:
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
A
B
C
A
B
C
“两边及夹角”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四、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
探究新知
尺规作图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 (即使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A
B
C
探究活动1:SAS能否判定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动手试一试
探究新知
A
B
C
A′
D
E
B′
C′
作法:
(1)画∠DA'E=∠A;
(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在射线A'E上截取A'C'=AC;
(3)连接B'C '.
?
思考:
① △A′ B′ C′ 与 △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
②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
探究新知
在△ABC 和△ DEF中,
∴ △ABC ≌△ DEF(SAS).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边角边”判定方法
几何语言:
AB = DE,
∠A =∠D,
AC =AF ,
A
B
C
D
E
F
必须是两边“夹角”
归纳小结
例1
如图,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BE∥DF,BE=DF.
试说明:△ABE≌△CDF.
要说明△ABE≌△CDF,
已知BE=DF,只需说明
∠AEB=∠CFD和AE=CF即可.
而∠AEB=∠CFD由BE∥DF可得;
AE=CF由AF=CE可得.
导引:
探究新知
因为BE∥DF,所以∠AEB=∠CFD.
又因为AF=CE,所以AF+FE=CE+EF,
即AE=CF.
在△ABE和△CDF中,因为
所以△ABE≌△CDF (SAS).
解:
探究新知
例2
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
OB=OD.试说明:DC∥AB.
根据“边角边”可说明
△ODC≌△OBA,
可得∠C=∠A(或者∠D=∠B),
即可说明DC∥AB.
导引:
探究新知
在△ODC和△OBA中,因为
所以△ODC≌△OBA(SAS).
所以∠C=∠A(或者∠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角相等),
所以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
探究新知
1
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
B.AC=DF
C.∠A=∠D
D.BF=EC
C
课堂练习
2
如图,D是AC上一点,BE∥AC,BE=AD,AE分别交BD,BC于点F,G. 图中与△FAD全等的三角形是( )
A.△ABF
B.△FEB
C.△ABG
D.△BCD
B
课堂练习
△ABC≌ (SSS).
(1)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解: △ABC≌△DCB.
理由如下:
AB = CD,
AC = BD,
=
(2)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
AB=CE,AF=DE,要使△ABF≌△ECD ,
还需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
BC
CB
△DCB
BF=CD
填空题:
A
B
C
D
=
=
A
E
B D F C
=
=
或 BD=FC
3
课堂练习
4
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说明△ABC≌△DEF,这个条件是( )
A.∠A=∠D
B.BC=EF
C.∠ACB=∠F
D.AC=DF
D
课堂练习
已知:如图,AB=AC, BD=CD,E为AD上一点,
试说明: BE=CE.
解:
∴ ∠BAD=∠CAD,
在△ABD和△ACD中,
AB=AC
BD=CD
AD=AD
(已知),
(公共边),
(已知),
∴ BE=CE.
在△ABE和△ACE中,
AB=AC
∠BAD=∠CAD
AE=AE
(已知),
(公共边),
(已证),
∴△ABD≌△ACD(SSS).
∴△ABE≌△ACE(SAS).
5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