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涟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涟水县涟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07 19: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混合气体经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小,将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O2 B.肯定没有Cl2、NH3、NO2
C.肯定有NH3、NO、HCl D.肯定只有NH3和NO
2.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3.质量分数为W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如热蒸发水分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W,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b,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2a B.a=2b  C.b>2a  D.b<2a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5.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管子灌入鼠洞。这是利用了氯气( )
①是黄绿色气体 ②能溶于水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A.③④ B.③⑤ C.① D.②③
6.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氨的合成即为固氮。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1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8.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60 B.CO C.C2H2 D.CH3OH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制氢氧化铁胶体: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C.H+只有氧化性,SO2 只有还原性,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金属钠易被氧化,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10.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的同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原电池装置中,一定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在化合物中,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11.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 +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2.已知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溶液密度╱g·cm-3
乙溶液密度╱g·cm-3
1%
0.95
1.02
5%
0.92
1.04
9%
0.90
1.07
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
B.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共价化合物的依据:是否含有共价键
B.判断强弱电解质的依据:电解质溶解度大小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
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
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
15.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1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O2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B.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18.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单质硅可用于制造光纤和太阳能电池
B.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可制得漂白粉
C.右图所示的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D.Na2CO3饱和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有固体析出
19.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存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B. 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依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强弱,将化合物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饱和(NH4)2SO4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23.现有下列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④CH3COONH4 ⑤NH4HCO3
(1)在这五种电解质溶液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2)已知酸性。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溶液pH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 >
(3)写出⑤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根据这一事实推测⑤溶液的pH 7(填>、=或<)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B 6.B 7.D 8.B 9.BC 10.C 11.D 12.B 13.CD 14.D 15.B 16.A 17.B 18.A 19.A 20.D
二、填空题:
21.(a)橙黄色 (b)橙红色 (c)蓝色?(d)紫色?
(1)2FeBr2+3Cl2=2FeCl3+2Br2?
(2)2FeCl3+2KI=2FeCl2+2KCl+I2?
(3)2KI+Br2=I2+2KBr
22.(1)反应①的方程式: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 2H2O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6I-+ ClO3- + 6H+ = 3I2+Cl- + 3H2O
(3)2H2O22H2O + 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4)D溶液与Pb(NO3)2 反应生成沉淀为PbI2 ,PbI2Pb2+ + 2I-
Ksp= c(Pb2+)·c(I-)2 = c(Pb(NO3)2 ) ÷2 ·(10-2÷2)2= 7.0×10-9
所以c(Pb(NO3)2 ) = 5.6×10-4 mol·L-1
23.(1)②④⑤ (2)①>③>②
(3)NH4++HCO3-+2OH-NH3↑+CO32-+2H2O
(4)>;理由:因为CH3COONH4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和NH4+水解程度相同;而H2CO3酸性弱于CH3CO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所以NH4HCO3溶液pH>7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混合气体经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小,将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O2 B.肯定没有Cl2、NH3、NO2
C.肯定有NH3、NO、HCl D.肯定只有NH3和NO
2.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3.质量分数为W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如热蒸发水分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W,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b,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2a B.a=2b  C.b>2a  D.b<2a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5.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管子灌入鼠洞。这是利用了氯气( )
①是黄绿色气体 ②能溶于水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A.③④ B.③⑤ C.① D.②③
6.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氨的合成即为固氮。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1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8.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60 B.CO C.C2H2 D.CH3OH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制氢氧化铁胶体: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C.H+只有氧化性,SO2 只有还原性,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金属钠易被氧化,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10.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的同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原电池装置中,一定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在化合物中,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11.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 +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2.已知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溶液密度╱g·cm-3
乙溶液密度╱g·cm-3
1%
0.95
1.02
5%
0.92
1.04
9%
0.90
1.07
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
B.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共价化合物的依据:是否含有共价键
B.判断强弱电解质的依据:电解质溶解度大小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
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
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
15.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1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O2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B.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18.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单质硅可用于制造光纤和太阳能电池
B.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可制得漂白粉
C.右图所示的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D.Na2CO3饱和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有固体析出
19.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存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B. 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依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强弱,将化合物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饱和(NH4)2SO4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23.现有下列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④CH3COONH4 ⑤NH4HCO3
(1)在这五种电解质溶液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2)已知酸性。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溶液pH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 >
(3)写出⑤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根据这一事实推测⑤溶液的pH 7(填>、=或<)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B 6.B 7.D 8.B 9.BC 10.C 11.D 12.B 13.CD 14.D 15.B 16.A 17.B 18.A 19.A 20.D
二、填空题:
21.(a)橙黄色 (b)橙红色 (c)蓝色?(d)紫色?
(1)2FeBr2+3Cl2=2FeCl3+2Br2?
(2)2FeCl3+2KI=2FeCl2+2KCl+I2?
(3)2KI+Br2=I2+2KBr
22.(1)反应①的方程式: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 2H2O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6I-+ ClO3- + 6H+ = 3I2+Cl- + 3H2O
(3)2H2O22H2O + 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4)D溶液与Pb(NO3)2 反应生成沉淀为PbI2 ,PbI2Pb2+ + 2I-
Ksp= c(Pb2+)·c(I-)2 = c(Pb(NO3)2 ) ÷2 ·(10-2÷2)2= 7.0×10-9
所以c(Pb(NO3)2 ) = 5.6×10-4 mol·L-1
23.(1)②④⑤ (2)①>③>②
(3)NH4++HCO3-+2OH-NH3↑+CO32-+2H2O
(4)>;理由:因为CH3COONH4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和NH4+水解程度相同;而H2CO3酸性弱于CH3CO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所以NH4HCO3溶液pH>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