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07 19: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想一想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在何时?
标志是什么?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互动的话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5年周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习题。1、 年,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新宪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重要法律还有:《刑法》、《刑事诉讼法》、《 》、《义务教育法》等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 年11月,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__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的就业机制,以_______、医疗_______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
3、推进国际新秩序: 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召开的中共 确立了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1982年 《民法通则》 1993年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导向养老失业保险
2001年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理论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指导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综合国力提高互推相动构建知识体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什么是民主、法制?资 料 库 民主: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原则,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其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宪法受到侵犯
民主法制荡然无存 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新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研讨问题:
1、1966—1976年( )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2、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布了哪些法律予以保证?
3、民主与法制建设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之间有何关系?文化大革命 《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等 民主与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材料:据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300余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10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了60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使我国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说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 资 料 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了 .
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为重点.
第三阶段:1992年后,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 。研讨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2、我们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新体制方面取了哪些成果?
3、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讨问题: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编制社会安全网;②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APEC 会标:一个椭圆的地球模型,绿色表示国家,蓝色表示海水,中间是白色的APEC英文字母。 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我国加入APEC,为我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成员的经验,促进国内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根据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任务需要和国际形势发展,立足亚太,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对我外交和经济建设都是十分有利的。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正式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 T 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与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我国在哪一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说明了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研讨问题:2001年;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③科学技术的推动;④全国人民的努力。 1.填空题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 》),
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
2.选择题:
“APEC”所代表的含义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石油集团组织
迁移运用,矫正反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现代企业制度B1、我国从1954年起有了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次会议修订的?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D.遵义会议
2、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通过的法律不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迁移运用,矫正反馈CA3、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实行市场经济 B.实行破产
C.实行私有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会见了前来参加APEC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这个组织的中文名称是:(  )
A.亚太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亚欧大陆合作组织迁移运用,矫正反馈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