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4 20: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1. 一杯水,温度由30 ℃加热到5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 再由50 ℃加热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 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无法判断
夯实基础
B
2. 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量为2 kg的冰,其比热容为4.2×103 J/(kg·℃)
B. 质量为1 kg,温度为-5 ℃的冰放出2.1×103 J的热量,温度降低1 ℃
C. 质量为1 kg,温度为-5 ℃的冰吸收2.1×104 J的热量,温度升高10 ℃
D. 质量为1 kg的冰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kg·℃)
B
3.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 ℃,乙物体温度升高20 ℃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是(  )
A. 1∶2 B. 4∶1 C. 1∶1 D. 1∶4
B
4. 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K12-3-7甲所示,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K12-3-7乙是250 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c牛奶=4.2×103 J/(kg·℃)]
热传递
2.1×104
5.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K12-3-8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液体在 0~15 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3 J/(kg·℃)
4.2×104 J
6. 质量为100 g的某种液体,温度由10 ℃降到-10 ℃,放出了4.2×103 J的热量,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答案:2.1×103 J/(kg·℃)
7. 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100 kg、20 ℃的水时,受阳光的照射水温升高到70 ℃,求:
(1)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如果吸收的这些热量,全部用液化石油气来提供,至少需要燃烧多少液化石油气?已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q=5×107 J/kg。
答案:(1)2.1×107 J(2)0.42 kg
8. 某团队在海拔3 000多米的高山上野营时,使用铁锅烧水,他们发现把体积为2 L的水从10 ℃加热到85 ℃时,共消耗了5 kg的干木柴,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 J/kg。求:
(1)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铁锅烧水的效率。
答案:(1)6×107 J (2)6.3×105 J (3)1.05%
9.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
A. 0.9×103 J/(kg·℃)
B. 1.8×103 J/(kg·℃)
C. 3.6×103 J/(kg·℃)
D. 1.2×103 J/(kg·℃)
能力提升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B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K12-3-9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等量”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K12-3-9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等量”是指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 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5
C. 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
D. 图乙中a对应水,b对应食用油
11.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K12-3-10所示。
(1)甲物体的比热容c甲=________J/(kg·℃)。
3×103
(2)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比热容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填字母)。
A. c甲>c乙>c丙 B. c甲>c丙>c乙
C. c丙>c乙>c甲 D. c丙>c甲>c乙
A
(3)若乙物体温度降低1 ℃,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
2×103
12. 如图K12-3-11所示是“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返回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返回舱重返地球时,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已知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和高度h的关系是Ep=mgh,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M,其中防热材料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若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的40%被防热材料吸收。
(1)请推导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下落高度Δh和吸热材料升高的温度Δt的关系表达式。
(2)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 kg,其中防热材料的质量为500 kg, 比热容为4×103 J/(kg·℃) , 则飞船在大气层中下落1 000 m,防热材料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1)Δt=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