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太空一日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太空一日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3 20:48:07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毛主席说:“可上九天揽月”,杨利伟就是“揽月”第一中国人,请看那次激动人心的“飞天大戏”!
杨利伟
太空一日
点我视频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重点)
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难点)
第一课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资料链接:
题目“太空一日”是指什么意思?
指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由起飞到落地在太空一天的过程: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开始起飞到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落地结束。飞行21小时23分。
文题和小标题:
炽(chì)热 弧(hú)线
轮廓(kuò) 俯瞰(kàn)
模拟(mó nǐ) 遨(áo)游
严谨(jǐn) 稠(chóu)密
概率(gài lǜ) 烧灼(zhuó)
五脏六腑(fǔ) 千钧(jūn)重负
耐(nài)人寻味 惊心动魄(pò)
屏(bǐng)息凝(níng)神
字词检测:
据意写成语
(1)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2)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3) :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4) :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5)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屏息凝神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天地九重》是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中哪些阶段的经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太空飞行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的。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
一、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二、火箭刚开始起飞时,我是什么感受?后来感受有何变化?
三、“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什么时刻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
四、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五、我在太空中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
六、飞船返航途中发生了什么让我紧张、惊慌?
一、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简洁明了。
1.第一步:火箭发射——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第二步:在太空中——我看到了什么
在太空中——我听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
3.第三步 :飞船返回——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二、火箭刚开始起飞时,我是什么感受?后来感受有何变化?
开始很紧张: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后来飞船平稳,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接着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我感到很痛苦,几乎无法承受,26秒钟后,慢慢变得轻松舒服。
三、“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什么时刻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时。
具体感觉是: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四、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看到了:
1.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2.看到首都北京白天是一片灰白,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3.看到了祖国的各个省份。
4.看到了舷窗外飘过棉絮状的物体,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没有看到:长城
是为了纠正一个说法。
五、我在太空中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
听到了一种神秘的敲击声。
声音特点是:是突然出现,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六、飞船返航途中发生了什么让我紧张、惊慌?
1.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
2.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3.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26秒的共振
第二次意外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一次意外
第三次意外
第四次意外
第五次意外
本末倒置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神秘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震动很大
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人物分析
2.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本课小结
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与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之情。
杨利伟在太空中的一句话:“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蕴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科技强大的自豪,也道出了一个中国航天人面对艰难的太空探险时的乐观、镇静的情怀。
随堂练习
1.《太空一日》选自 。作者杨利伟,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被授予“ ”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天地九重》
航天英雄
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B.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C.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D.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B
【解析】“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底细”一般要调查以后才能清楚,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可以改成“一清二楚”。
2.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
3.杨利伟首飞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炽热、俯瞰、无虞、本末倒置、惊心动魄”等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体会第一人称叙事的妙处,感悟关键词句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搜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的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
2.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杨利伟及其自传《天地九重》。
3.安排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示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航天知识,感受航天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的伟大精神,深刻理解杨利伟被称为英雄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神舟五号”航天飞机外形、点火升空瞬间产生的巨大火球、首飞宇航员杨利伟照片等,带入情境)同学们,在人类航天科学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到处叠印着探索者鲜明的足迹,而向未知世界每迈进一小步,都意味着要付出多走一百步的代价。2003年10月15日,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这一航天壮举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里程碑。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资料链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作者介绍。
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著有自传《天地九重》。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炽热(chì) 赫兹(hè zī) 轨道(guǐ)
确凿(záo) 严谨(jǐn) 无虞(yú)
负荷(hè) 千钧(jūn) 轮廓(kuò)
模拟(nǐ) 稠密(chóu) 舷窗(xián)
俯瞰(kàn) 遨游(áo) 烧灼(zhuó)
(2)词语释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负荷:负担,文中指承受的压力。
幅度: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化的大小。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文中指头脚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遨游:漫游;游历。
严谨:严密谨慎。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
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
(3)词语辨析
“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两个词都有“搞不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之意。“本末倒置”强调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位置弄颠倒了,并不舍弃一方。“舍本逐末”强调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含有舍弃主要方面的意思。
三、文题和小标题
1.题目“太空一日”是指什么意思?
明确:指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由起飞到落地在太空一天的过程: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开始起飞到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落地结束。飞行21小时23分。
2.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中哪些阶段的经历?
明确:①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②我看到了什么 ——太空飞行
③神秘的敲击声
④归途如此 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3.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明确: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的。
四、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明确:第一步:火箭发射——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步:在太空中——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我听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
第三步 :飞 船返回——归途如此 惊心动魄
2.火箭刚开始起飞时,我是什么感受?后来感受有何变化?
明确:开始很紧张: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后来飞船平稳,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接着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我感到很痛苦,几乎无法承受,26秒钟后,慢慢变得轻松舒服。
3.“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什么时刻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
明确: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时。
具体感觉是: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4.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看到了:
①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②看到首都北京白天是一片灰白,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③看到了祖国的各个省份。
④看到了舷窗外飘过棉絮状的物体,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没有看到:长城
是为了纠正一个说法。
5.我在太空中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
明确:听到了一种神秘的敲击声。
声音特点是:是突然出现,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6.飞船返航途中发生了什么让我紧张、惊慌?
明确:①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
②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③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五、人物分析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PPT)
2.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六、本课小结
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与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之情。
杨利伟在太空中的一句话:“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蕴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科技强大的自豪,也道出了一个中国航天人面对艰难的太空探险时的乐观、镇静的情怀。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课文写他自己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通过初步梳理,同学们从文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感知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呢?大家可以课下交流分享一下。
七、随堂练习
1.《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被授予“ 航天英雄 ”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B.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C.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D.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解析】“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底细”一般要调查以后才能清楚,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可以改成“一清二楚”。
3.杨利伟首飞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太空一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重点)
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难点)
学法指导:
一读:运用逐句逐行法,边默读边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解决。
二读:“跳读”,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抓住小标题,筛选、提取、整合文本主要信息。
三讨论归纳:紧紧抓住文本的四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就透出了一个主要信息,因为这些小标题都为“内容式”标题,它揭示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跳读”。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 (乘组)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 (乘组)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 (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 (乘组)搭载模拟人
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 (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 (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 (乘组)景海鹏、陈冬
2.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小标题必须居中。
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一般有两种情况:
按照事物的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
二、按照事物的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
小标题结构,使文章新颖别致,过渡便捷,内容丰富,主旨突出。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只有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角度的几则材料来表达时,才能采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要精当。
虽然一篇文章需用几则材料,但这几则材料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不能随便选几则凑数,也不能同类内容重复选用。所选取材料同样要求典型新颖,有个性特征,能显示作者独特的视角及立意。
(2)材料数量要恰当。
中学生作文一般都限定了字数,小标题作文一般以2~4个小标题、小材料为宜。太少没有必要用小标题;太多,则会使文章要么泛泛而谈,空洞僵化,要么容量太大,字数不合要求。平时训练,在选材上绝不能贪多。
(3)详略要得当。
因为字数的限制,小标题作文所用的几则材料就不能平均用力。读者熟悉的生活略写,内容较新鲜的或最感人的要详写,无论详略,都应注意细节描写,切忌堆砌材料泛泛而谈。
此外小标题的拟定要有艺术性、提示性。小标题之间最好能互相关联,使跳跃性的内容联成有机整体。
二、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并积累文中的成语。
2.再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根据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理解为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中的惊险际遇。)
3.三读课文,进行批注、设问。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2)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3)通过读文,你还发现什么问题或你有什么困惑,标记在文中。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他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 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热 ( ) 舷窗( ) 确凿 ( ) 亲眼目睹 ( )
俯kàn( ) 负hè( ) 共zhèn( ) 五脏六fǔ(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
⑵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  )
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
⑷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  )
4.修改下列病句。
①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根本感觉不到振动。
②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原因至今仍然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③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
*5.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四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文章开头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课文第二部分中,“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3)课文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中,“我在太空还遇到……不时出现敲击声。”此段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说明)
(4)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这个舷窗不行了”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表达效果。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神舟五号”在起飞阶段持续26秒的共振现象是可以通过改进飞船技术工艺来解决的。
B. 杨利伟在太空中经过几次努力也没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长城。
C.“神舟六号”舱体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是为了避免宇航员“本末倒置”的错觉。
D.“神舟五号”归途中舷窗上的玻璃因为高温的原因出现了细细的碎纹。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文题和小标题
1.题目“太空一日”是指什么意思?
2.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中哪些阶段的经历?
3.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明确:第一步:____________——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步:____________——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我听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
第三步: ____________——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火箭刚开始起飞时,我是什么感受?后来感受有何变化?
3.“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什么时刻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
4.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5.我在太空中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
6.飞船返航途中发生了什么让我紧张、惊慌?
三、人物分析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PPT)
2.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四、随堂练习
1.《太空一日》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杨利伟,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被授予“______________”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B.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C.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D.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3.杨利伟首飞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太空一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重点)
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难点)
学法指导:
一读:运用逐句逐行法,边默读边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解决。
二读:“跳读”,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抓住小标题,筛选、提取、整合文本主要信息。
三讨论归纳:紧紧抓住文本的四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就透出了一个主要信息,因为这些小标题都为“内容式”标题,它揭示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跳读”。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 (乘组)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 (乘组)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 (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 (乘组)搭载模拟人
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 (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 (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 (乘组)景海鹏、陈冬
2.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小标题必须居中。
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一般有两种情况:
按照事物的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
二、按照事物的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
小标题结构,使文章新颖别致,过渡便捷,内容丰富,主旨突出。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只有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角度的几则材料来表达时,才能采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要精当。
虽然一篇文章需用几则材料,但这几则材料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不能随便选几则凑数,也不能同类内容重复选用。所选取材料同样要求典型新颖,有个性特征,能显示作者独特的视角及立意。
(2)材料数量要恰当。
中学生作文一般都限定了字数,小标题作文一般以2~4个小标题、小材料为宜。太少没有必要用小标题;太多,则会使文章要么泛泛而谈,空洞僵化,要么容量太大,字数不合要求。平时训练,在选材上绝不能贪多。
(3)详略要得当。
因为字数的限制,小标题作文所用的几则材料就不能平均用力。读者熟悉的生活略写,内容较新鲜的或最感人的要详写,无论详略,都应注意细节描写,切忌堆砌材料泛泛而谈。
此外小标题的拟定要有艺术性、提示性。小标题之间最好能互相关联,使跳跃性的内容联成有机整体。
二、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并积累文中的成语。
2.再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根据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理解为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中的惊险际遇。)
3.三读课文,进行批注、设问。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2)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3)通过读文,你还发现什么问题或你有什么困惑,标记在文中。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他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 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热 ( ) 舷窗( ) 确凿 ( ) 亲眼目睹 ( )
俯kàn( ) 负hè( ) 共zhèn( ) 五脏六fǔ(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本末倒置 )
⑵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 惊心动魄 )
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目了然 )
⑷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 应付自如 )
4.修改下列病句。
①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根本感觉不到振动。
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②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原因至今仍然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③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
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5.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四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文章开头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课文第二部分中,“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3)课文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中,“我在太空还遇到……不时出现敲击声。”此段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说明)
(4)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这个舷窗不行了”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表达效果。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神舟五号”在起飞阶段持续26秒的共振现象是可以通过改进飞船技术工艺来解决的。
B. 杨利伟在太空中经过几次努力也没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长城。
C.“神舟六号”舱体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是为了避免宇航员“本末倒置”的错觉。
D.“神舟五号”归途中舷窗上的玻璃因为高温的原因出现了细细的碎纹。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文题和小标题
1.题目“太空一日”是指什么意思?
明确:指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由起飞到落地在太空一天的过程: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开始起飞到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落地结束。飞行21小时23分。
2.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中哪些阶段的经历?
明确:①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②我看到了什么 ——太空飞行
③神秘的敲击声
④归途如此 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3.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明确: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的。
二、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明确:第一步:火箭发射——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步:在太空中——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我听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
第三步 :飞船返回——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火箭刚开始起飞时,我是什么感受?后来感受有何变化?
明确:开始很紧张: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后来飞船平稳,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接着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我感到很痛苦,几乎无法承受,26秒钟后,慢慢变得轻松舒服。
3.“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什么时刻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
明确: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时。
具体感觉是: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4.我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看到了:
①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②看到首都北京白天是一片灰白,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③看到了祖国的各个省份。
④看到了舷窗外飘过棉絮状的物体,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没有看到:长城
是为了纠正一个说法。
5.我在太空中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
明确:听到了一种神秘的敲击声。
声音特点是:是突然出现,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6.飞船返航途中发生了什么让我紧张、惊慌?
明确:①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
②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③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三、人物分析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PPT)
2.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四、随堂练习
1.《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被授予“ 航天英雄 ”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B.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C.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D.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解析】“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底细”一般要调查以后才能清楚,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可以改成“一清二楚”。
3.杨利伟首飞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