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审题与立意》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审题与立意》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3 19: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高考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审题
立意
选材(定文体、选素材)
布局谋篇(结构)
文字表达
修改加工等内容
写作过程主要包括:
审题:写作前仔细分析题目
的内涵和要求
立意:确立作品的中心思想
一、关于审题 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作文要“符合题意”,就是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审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弄清题目本身的意思;二是弄清与作文题目有关的命题要求。
二、关于立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除此之外,立意还要深刻、新颖、有时代感。 明确、深刻
中心明确
准确、全面
高考作文近年形式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文字材料
图画材料
材料包括:
文字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找材料的中心和主旨
找关键词句法
提炼本质法
以果溯因法
把握情感倾向法
同异互求法
道理升华法
二、选角度、确定中心
如何找中心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提炼中心
找关键词句法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不满足现状
不断进取,奋斗拼搏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于是有了相对论的诞生。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墨守成规
敢于质疑
提炼本质法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
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
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
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果溯因法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全国卷(乙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认清自己)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把握情感倾向法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
同异互求法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一傅众咻(一人教导,众人吵闹,难以学好)
阅读左面三则材料
异中求同
立意: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阅读左面六则材料
1、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同异互求
立意:封闭与开放、封闭与交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等
道理升华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如寓言《智子疑邻》就属于这一类型,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寓意),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
道理升华法
二、
选角度、确定中心
多角度材料的中心确定
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文后题目
麻雀说燕子 /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剖析提示】
《鸟的评说》这首寓言诗,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而从不同的角度,又可以开掘出不同的立意。当然首先要读懂寓言诗的隐喻意义。考生从寓言诗中提炼的观点撰文,至少有以下不同的中心:(1)学会客观全面看问题(2)要多看别人的长处(3)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缺点(4)反对“窝里斗” (5)抨击“嫉妒心理”(妒忌往往使人失去客观的判断) (6)心态要平和
审题时面对多个角度:
选最切主旨的
选最有新意的
选最拿手的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火。
审题提示:故事型材料。(一)切题:1.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2.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的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二)符合题意:1.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2.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3.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三)基本符合题意:1.创新塑造成功。2.天生我材必有用。(四)离题(略)。
根据观察、分析和思考,提炼出漫画的主题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和确定漫画题的切入点
1、观察画面(包括标题文字)。
3、仔细剖析画面及画外的指向和寓意
2、抓住形象特征。
4、展开联想、想象
5、与现实进行对接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写作指导:
1、图中的两个人物处处形成鲜明对比,写时可采用对照结构。
2、写议论文的关键是审题,这幅图的寓意可理解为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也可理解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也可理解为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都不能偏离和脱离画面内容。
练习
说出这幅漫画的主旨。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知羡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