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船队先后到达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哥伦布到达美洲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环球航行
2.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张骞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3. 随郑和出行的马欢、费信等人著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 等书,记载了沿途各国的自然和人文状况.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 B.次数多且船队规模浩大
C.提高了明朝的地位和威望 D.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4.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A.甘英出使大秦.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西行 D.张骞出使西域
5.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事件. 人们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是因为( )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6.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磁器……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出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7.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8.2015年底,下图所示电视剧在央视一套火热上映.剧中主人公曾以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台湾被殖民者侵占 B.南海地区出现危机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9.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0.留下“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并平定东南沿海倭患的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11. “(嘉靖四十年……贼遁去,乘虛袭台州。……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雅克萨之战 C.戚继光抗倭 D.清兵入关
12.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楼上的匾额中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这是苏州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
13. “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
①文成公主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4.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小徐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标题。 最恰当的标题应是( )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15.澳门1999 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 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日本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材料三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
17.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交往”和“冲突”的代表性事件有哪些?
18.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戚继光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抗倭斗争中,屡建奇功,戚家军名闻天下。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戚家军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B 5.B 6.C 7.B 8.D 9.B 10.D 11.C 12.C 13.C 14.A 15.C
16.答案(1)明成祖。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3)史实:西汉时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17.“交往”指郑和下西洋。“冲突”指戚继光抗倭。
18.人民支持,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任意两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