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4 09: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在 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A.两汉 B.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
2.“用这种方法,印两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乃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 等,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它是由毕异发明的
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它是活字印刷术
3.下图所示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蔡伦 B.张衡 C.毕异 D.宋应星
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能够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
①造纸术 ②印制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微标,它的设计取材于我国古代的( )
A.司南 B.地动仪 C.编钟 D.突火枪
6.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7.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 )
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 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
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 D.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8.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
A.南宋时期 B.北宋时期 C.唐朝末年 D.元朝时期
9.据《宋史》记载:“又造突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0.《金史》中对战争场景的描述有“其声如……点著甲铁皆透---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领域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11.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 “胞”字,而到宋代出现“跑”“炮” 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12. 1405- 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3.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纸的发明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华佗发明麻沸散 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4.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15.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
材料二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诸蕃志》
材料三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培根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现象
(3)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4)材料三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科技史料]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 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简,如钟馗像者.
——《东京梦华录》
(1)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一科技成就的名称和发明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一说这一科技成就的优点及作用.
(2)材料二所描写的游乐场景中,人们都戴着假面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燃放烟花爆竹已很盛行。“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 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应用于哪一领域
[科技图片]
材料三
(3)图1是什么 图2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科技评论]
材料四 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著名的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4)材料四中的“四大发明”说的是哪些发明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B 5.A 6.B 7.D 8.C 9.C 10.C 11.C 12.C 13.B 14.C 15.D
16.答案(1)此材料最早应写于宋朝,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2)从材料一中得出指南针作为辨别方向的辅助工具,已经用于航海在天色阴沉、昏暗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则是通过观测日月星辰辨别方向;从材料二:中得出指南针成为航海时辨 别方向的主要工具.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时辨别方向的重要工具.
(3)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17.答案(1)活字印刷术,毕异;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火药;军事.
(3)司南;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