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5%-30%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本节课我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引导学生感受、辨认乐曲的曲式结构。
2.能够积极参与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着重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主观能动性。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熟记乐曲A主题,随主题音乐做声势律动;分辨第一乐段的两个主题,学会在音乐活动实践中体会速度的表现作用。
难点:学生自主的进行创编表;理解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对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播放《爱我中华》
二、导入
师:56个星座,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56个
师: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个民族的音乐也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民族。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舞蹈视频,猜猜视频中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播放舞蹈视频(师随着视频舞蹈)
师:谁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
生:瑶族
师:你们想不想跟他们一起跳一跳呢?随着音乐一起舞蹈一下。
生站起来,师参与进来,一起律动。
师:你们尽兴了吗?
如果没有尽兴,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瑶族,了解瑶乡,了解这个善良而又勤劳的民族。
介绍瑶族住宅、服饰、节日(盘王节)、代表乐器(长鼓)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瑶族的住宅、服饰、乐器,你们知道瑶族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吗?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欣赏一下瑶族最动听的乐曲。
(出示课题《瑶族舞曲》)
三、新课学习
(A部分第一主题)
1、初听
提问:师:听完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段音乐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开心地、高兴地
情绪:优美地、抒情地
师:这就是《瑶族舞曲》A部分的第一主题。(出示第一主题谱列)
(师弹琴带唱1—2遍)
2、再听:
问题:在这段音乐中,第一主题反复出现了几次?
生:3、4次。
师:同学们的答案各异,下面请同学们在视频中区寻找答案。
(欣赏A部分第一主题民族管弦乐合奏)
目的:1.师提醒乐器依次出现次序。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乐器的依次加入就是一次主题的出现。便于学生通过乐器依次加入了解第一主题的乐曲结构。
师:通过欣赏这段视频,你们听出了哪些主奏乐器,它们各自音色特点是什么?
生:(二胡、琵琶、笛子)
音色特点:二胡:柔美、舒缓。琵琶:清澈、明亮。笛子:清脆、嘹亮
这些乐器的加入让这段音乐富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
3、复听:用模拟击打长鼓的动作,表现音乐。
(A部分第二主题)
1、初听:
问题:与第一主题音乐相比这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情绪变得欢快、热烈了
(出示第二主题谱列)
2、复听:
问题:第二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都一样吗?
生:4次
每次出现不一样:旋律走向:弱—强—弱。
3、再听:(分组讨论)
让我们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主题音乐做伴奏,去表现热闹的场面吧!
分组展示(A组:三角铁 B组:双响筒 C组:沙锤)
合作表演:要求(用三组乐器分别表现出音乐的旋律走向:弱—强—弱)
为了鼓励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教师自己表演小段舞蹈,加强师生关系。
四、《瑶族舞曲》背景简介
乐曲结构形式:A+B+A"这节课主要欣赏了A部分的两个主题。
(黑板简单板书,帮助学生回忆本堂课欣赏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我们刚才欣赏了瑶族的音乐、学习了瑶族的舞蹈,跟瑶族山寨人民一起欢度这喜悦的节日。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民族的音乐或者舞蹈,给大家展示一下吗?(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瑶族最动听的舞曲《瑶族舞曲》。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在学生和生活当中,继续去学习我国各民族的舞蹈、音乐、乐器,以后我们也可以相互交流,好吗?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