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演讲词
演讲词又叫演说词或讲话稿,常在大型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和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演讲词的结构
1、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2、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内容的阐述;
3、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学者 1932年到清华大学任教,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诗人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民主战士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检查字词
liè bǐ miè
卑劣 卑鄙 污蔑
jiàn hèng yǔ
离间 蛮横 赋予
解释词语
卑劣:
污蔑:
蛮横:
赋予:
挑拨离间:
卑鄙恶劣。
诋毁和破坏名誉。
强横而不讲道理。
给予。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
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演讲?(时代背景)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镇压爱国民主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人士。
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国民党特务打伤包括李公朴在内爱国人士60余名。
1946年5月初,李公朴先生带伤回到昆明,与闻一多发起“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活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记恨。
7月11日晚,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有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辞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2、谁在听?
昆明进步青年学生,也有特务混在其中。
3、讲了什么?
主要内容: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4、文本结构
第一部分(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
第二部分(4-5段):分析国民党反动派虚弱的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动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
精读探究
一、探究第一部分
1、第一段第一句和其他几句的关系是什么?
2、第一、二段中,闻一多先生多次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斥的?
3、第三段中富有感彩的词是哪一个?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感情?
明确:
1、第一段第一句和其他几句的关系是总分关系。
2、闻一多先生从三个方面痛斥敌人:
(1)李公朴无罪而遭遇毒手;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3)杀了人,为了推卸罪责,反造谣污蔑,嫁祸于共产党。
演讲词特点: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明确:
3、第三段中富有感彩的词是哪一个?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感情?
“光荣”
表明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他们的赞扬之情。
二、探究第二部分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3、第四段中“他们”指敌人,“你们”也指敌人,为什么用两种指代?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
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惧。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
明确: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明确:
3、第四段中“他们”指敌人,“你们”也指敌人,为什么用两种指代?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段先是面对“大家”而怒斥敌人,所以用“他们”以指敌人。而后话锋一转,直接面对特务,怒斥特务,于是用“你们”指敌人。
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
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
三、探究第三部分
1、对进步青年,闻一多先生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2、在讲演的最后,表达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1、对进步青年,闻一多先生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明确:
2、在讲演的最后,表达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
明确:
.
体会语言
体会语言
1、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这一句用了反问的句式,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恨情感和对反动派的蔑视。
体会语言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这一句用了设问的句式,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对人民力量强大的坚定信心。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体会语言
3、“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体会语言
4、“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光明”“黑暗”分别指什么?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体会语言
“光明”指民主和平运动的胜利。
“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褒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感受形象
请用下面句式,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作者形象。
我们看到的闻一多,是这样的一个闻一多,他( ),比如他说……
谢谢
旧庭客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