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三单元
目标确立依据 单元课标摘录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三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无不浸透着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能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欣赏古典诗词的热情,在有针对性的积累、感悟和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课 题 《古诗苑漫步》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内容出处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 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3.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评估任务 1.通过朗诵、品析、吟唱等方式,去感受诗词的美。 2.通过小组活动,积累收集古诗词相关资料,感受诗词之美,提升兴趣。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评估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让人忘忧,使人开颜;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描摹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壮阔、或静谧、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诗词又像一位哲人,历经千年后,向我们娓娓道来人生的真谛,激励我们走向生活,面对挑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在缤纷的艺术奇葩中尽情徜徉。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美。
环节二: 了解诗歌 走进诗歌 学过这么多诗歌,你了解“诗歌”吗? 预设:诗歌是四大文学创作体裁之一(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劳动, 由劳动者集体口头创作,并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才具有独立形式。我国古代称入乐的为歌,不入乐的为诗,现在所说的诗歌主要指诗而言。 你知道诗歌有哪些分类吗? 预设:(1)从表达方式分 :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等 (2)从内容(题材)分:叙事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咏志诗等 (3)从发展历史分 :古体诗、近体诗 (词和曲都属于诗歌) 通过出示关于诗歌的知识,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环节三: 声情并茂 你吟我诵 师:吟诵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受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去感受诗词的魅力。(小组活动加个人独立思考) (一)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小组内推荐,激情朗诵。) 示例:杜甫的《望岳》 ,并激情朗诵该诗。 (二)我最喜欢的一句诗词。(自由发言,抒发感悟。) 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写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三)我最欣赏的诗人词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示例:我最欣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那股子乐观豪迈劲,他的自信洒脱深深感染着我。 通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说说自己喜欢的诗词、诗人,并进行朗诵,感受诗词中的情感。
环节四: 别出心裁 品析古诗 描绘下列古诗所展示的画面。 江 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预设:雪落的声音,如花,开放在万壑千山。鸟们收起薄薄的羽翅,赶回了温暖的巢,它们将在爱情中,幸福地度过一个漫长的雪季。 冷峻的天空,雪花划破凝重:一片、二片、三片……一群芳香的语言,撒遍大地。所有的道路,在载走最后一个回家的孩子后,不肯再走出来。它们躲在一片纯洁的思想下,做着春天的美丽的梦。 只有一只小船,如岛屿,泊在水中,静静的,一动不动。一些雪花从它身边滑入江中,化了,一些雪又紧跟而来。船上的渔翁,破旧的斗笠下露出一双沉着的眼,岁月的风霜写满了苍老的双颊。瘦小的身子,裹在单薄的蓑衣里,季节的交替改变不了他悠闲的生活。 稳坐船头的渔者,他是在钓一段失去的岁月,还是明年的希望呢? 江无声,雪不语,人也无言。 通过对诗歌进行素描画式的描绘,让学生去品析古诗。
环节五: 醉月听花 吟唱古诗 出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学生朗读这首词。 (2)播放音乐,学生边听边赏。 (3)学生齐唱并说说这首词配上音乐之后有什么不同。 (二)吟唱李叔同《送别》(小组合作,下节课展示) 出示熟识度较高的诗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组感受古诗词之美。
环节六: 当堂总结 巩固所学 教师小结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华古诗词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不仅获得了相关的知识,还提高了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让前人留下的无数光辉的篇章代代传承,大放异彩。 作业布置 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赏析。 当堂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章的内容,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对中华古诗词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品味。这次活动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广泛参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