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莲叶青青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莲叶青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7 21: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 莲叶青青》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莲叶青青》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莲叶写祖母,回忆祖母爱荷叶,却把荷叶送给小孩治头疮的事,表现了作者对祖母的深深怀念之情。本课紧紧依托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四年级的学段教学要求,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行设计,并灵活运用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会认“莲、驳、雇”等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等9个字,掌握“胳膊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体会祖母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学会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欣赏荷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祖母爱荷花的句子并重点学习感悟送荷叶的句段:最后进行拓展练习,说一说生活中的关爱他人的人和事。以让学生理解感悟祖母关爱他人为重难点。课堂上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注意问题的合理设计与课堂的生态生成等。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生准备:教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
……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感悟祖母爱荷花的片段
五、感悟祖母送荷叶的片段
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语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六、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七、布置作业
1、课件播放,展示湖面一望无边的荷叶,要求学生交流感受;引入课文,作者看到了荷叶想起了谁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教师随机评价指导。
3、课件出示本课生词。
课件出示要求: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她的什么事?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指名学生朗读祖母种荷花的段落。
2、课件出示要求:边听边找出种荷花的句子。
3、指名回答。
4、课件出示种荷花的句子。
5、提问:从祖母种荷花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1、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5—7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祖母为什么要把荷叶送给他人?
3、提问:“当祖母看到小孩一头的疮时有什么感受?”
4、讲解重点语句:“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 重点讲解“丝丝地吸着冷气”,让学生从中感受祖母的善良。
5、师板书:善良
6、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祖母的难受和善良。
7、师提问:“祖母明白了女人的来历后,是怎么做的?”
8、 讲解重点语句“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来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抓住重点词语“醒过神来,赶快,咔的一声,最大”,让学生再次感受祖母的助人为乐。
9、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重点句子,读出祖母剪荷叶的慷慨和“快”。
10、师提问:“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祖母的善良?”
11、指名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2、请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13、课件出示句子,讲解重点词语“萧条”“一物降一物”。
14、指导感情朗读,再次感受祖母的善良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2、教师总结,寄予希望。
“以“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为题,写一写身边亲邻间关爱的故事。

学生欣赏一望无边的荷叶后交流看完后画面后的感受。
学生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3、齐读生词。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回答。(祖母,种荷,送荷)
指名一学生朗读。
其余学生边听边找出文中祖母种荷花的句子。
学生回答。
生齐读句子。
生回答。(祖母爱荷花)
1、学生齐读。
2、学生汇报。(给小孩治头疮)
3、指名学生回答。
4、学生做“丝丝地吸着冷气”的动作,体会祖母的为人善良。
6、学生感情朗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7、指名学生回答。
8、学生交流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9、感情朗读。(齐读,指名读)
11、学生读课文第6、7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找出能体现祖母善良的句子。
1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13、学生讨论交流对词语“萧条”“一物降一物”的理解。
14、学生感情朗读句子。
1、生汇报交流。
课件播放满塘荷叶的美景。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种荷花的句子。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思考题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萧条”及“一物降一物”
课件出示作业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我努力做到:
一、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如:学生在自学本课生字词后,抽查自学情况后给予学生及时地赞扬和鼓励等。
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在课堂中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本课主要人物祖母是一位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人等,继而引发学生获得的启发。
三、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悟”出课文的中心,鼓励学生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对课文实现真正理解掌握。
四、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允许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我对学生的评价以即时评价为主。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主要评价语言有:
1、你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老师很喜欢!
2、你很会概括课文!
3、你们的思维真敏捷!
4、你的知识面真广!
5、你读得很有感情!
6、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
7、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
七、课后反思
《莲叶青青》这篇课文写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莲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叶,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语言生动,简练,作者由景到人,触景生情,运用了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采用围绕中心问题,揣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解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谈体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见解。
在教学 “送荷叶”这个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采用了“生自读——谈体会——师提升——生再感悟——感情朗读”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一步步对课文进行理解。课堂中我采用自读、默读、齐读、指名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不少。譬如学生交流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学生发言之后再这样拓展思维的广度:还有谁对这句话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的交流就不凌乱也不会局限在一个角度;另外本节课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导致时间稍有不足,教学效果颇受影响。?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一定多多注意这些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