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 设计理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内容较浅,如果只探究诗歌本身的情感与手法,则无须一个完整的课时。因该课还另有三篇新体诗歌,故可用一定量的教学时间,对新体诗进行宏观性介绍。
二、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 结合教材中的相关提示内容和具体诗句,整体感知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2. 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了解新体诗的相关特征。
核心目标:
3. 以“力”为诗眼,带动全诗赏读,探究诗外之意。
拓展目标:
4. 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工业革命等背景信息。
四项目标中,目标1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三、 教学流程
在《沁园春》中,我们感受过了一代革命青年毛泽东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一位有志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板书课题)
介绍郭沫若相关知识
1.整体感知,发现难点
(1)从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这首诗歌引入对本课时的学习。你喜欢这首诗吗?你觉得这首诗写的好么?符合你的阅读预期么?安排持不同观点的学生陈述理由,教师从学生发言中提炼相关信息,发现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针对来自学生初读体验中的问题,组织交流,形成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外显的新诗表现形式的初步理解。
引入对新诗的介绍。
1.新诗
新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包括自由诗、格律诗)。主要特点是自由成章而没有固定的格律,语言接近口语而不尚典雅雕琢,真切地表达出现代人的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最初一些新诗作者曾借鉴西方诗歌的格律形式与日本俳句小诗的形式,20世纪20年代后有些诗人还吸取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的一些艺术手法,对新形式、新格律的创造作了探索。代表性诗人有郭沫若、徐志摩、艾青、戴望舒、穆旦等。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7年2月,《新青年》2巻6号刊出胡适的8首白话诗词,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2.自由体诗
自由体诗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体诗的创始者。自由体诗每一行诗的字数,每一节诗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他一般是根据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来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
2.走进文本,解读诗意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你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
放号:即“吹号”,在作者的家乡四川乐山一带的方言中,“放号”的意蕴比“吹号”丰富,“吹号”只是一个客观的动作行为,“放号”则是在动作行为之外,另有一种豪迈的气势,蕴含着号声朝向四面八方飘扬而去的穿透力。
(2)从题目中我们还要关注什么?你还能读出哪些信息?
视角/立足点:立在地球边上——宇宙之中,苍穹之上,俯视地球。
(3)单从题目中,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一种怎样的诗人感情?
这是一个巨人的形象。
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尽情呼喊,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内心,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
情感与诗风基调:
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基于想象、夸张)
2. 梳理层次,分析意象
(1)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层?(分层依据又是什么?)
【梳理诗歌结构】
1~4小节: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白云翻卷的壮丽图景。
5~7小节: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讴歌与赞美。
(2)第一层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不是都是诗人所见的眼前景象(实景)?
意象:无数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要把地球推到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
怒涌的白云:貌似写实,实则写虚。白云怒涌是反常识的表达。现实生活中,云白必然伴随着“天蓝”和“风轻”。那时天气一定颇为温顺。白云只会攒聚、堆叠、变幻。无数的云在天空中怒涌只可能出现在强台风到达前的天际间,但那时的云不是白云,而是乌云。
当然,诗歌从来不是现实生活的情境实录,诗人有权利和自由用文字让白云怒涌,用这样的景象去传递内心的情感。但问题是,为何要选择“白云”怒涌而非“乌云”?汇集的白云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象征?——白云象征着积极的、进步的力量,变革力量汇集起来,形成了巨大的气势。
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还是想象之景。北冰洋是地球四大洋之一,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而诗人当时身处东半球的日本,他能看到的只有太平洋。而如今,他却看到北冰洋的上空,无数的白云在怒涌,呈现一幅晴朗的景象,这又象征着什么?——在原先绝望的落后的土地上,变革的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巨大的气势。
无限的太平洋要把地球推倒:但是诗人的想象。因为这又是一句反常识的表达。在这个诗句中,“太平洋”称为独立于地球之外的另一个主体,而不是地球的一部分。他拥有无限庞大的身躯和无尽的力量,似乎有绝对的实力和地球叫板,一决雌雄。但他为什么要推到地球?这象征着什么?——一股强大的力量要推倒旧的社会,重建一个新的世界。
滚滚的洪涛:洪涛,说明浪之大之猛,滚滚,说明浪之多,之无穷无尽。这个洪涛似乎就是上一节中太平洋身上的力量。但他又象征着什么呢?
这几个意象的象征让学生思考,但先不做解答,再出示写作背景后再让他们探究。
3. 知人论世,理解诗意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1919年秋,,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而1919年的中国,刚刚发生了几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青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形成的时代精神,也成了那段历史的最强音!
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式学者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主要体现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创造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首诗中诗句想要表达的内涵的理解。特别是诗人热情讴歌的大自然的力的内涵。
诗歌所咏之“力”,可以是五四运动激发出的摧毁旧时代、创造新世界的社会潮流,可以是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是正值大好年华的诗人心中奔涌的青春的热血和理想,可以是20世纪初叶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思想启迪,亦可以是已在国内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