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传统意义上战争小说应该呈现怎样的风格?
有气势、宏大、人物形象高大
百 合 花
茹志娟
这篇小说一共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概括故事情节)
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盖被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任务一:人物形象探讨
小通讯员他是英雄吗?
他是一个________的英雄?
第5段: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了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
第6段: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
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第7段: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第8段: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第11段: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第12段:两人闷坐了一会,他开始抬头看看天,又掉过来扫了我一眼,意思是在催我动身。
第13段: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 汗。
羞涩、腼腆
质朴、热爱生活
腼腆、木讷
羞涩、腼腆、细心、关心他人
第18段:“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第19段:但他执拗 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 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第24段: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第26段:“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
第28、29段: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第31段: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第32段: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淳朴善良
热爱生活
关心他人、善良
通讯员
他是一个_________的英雄?
细心、羞涩拘谨、朴实、天真可爱、纯洁善良、勤劳、勇敢……
平凡而具有人性和人情美
新媳妇
她是一个________的新媳妇?
第30段: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第23段: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第34段: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第44段:她还是那样,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第52段: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第55段:看见新媳妇已经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 地给他拭着身子
第56段: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第57段:她却对我异样地瞟 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第58段: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第59段:“是我的——”她气汹汹 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细节探讨:
明知已无实用意义,为什么新媳妇还缝补通讯员衣服的破洞,把结婚用的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
这是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的倾泻:
一是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
二是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
三是对这个年轻可爱生命骤然离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
新媳妇
她是一个________的新媳妇?
美丽俊俏、活泼开朗、温柔爱笑、腼腆羞涩、淳朴善良、具有崇高感、深明大义、重情重义……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
“生起气来”——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
“发生了兴趣”——总和我保持丈把远的距离
“越加亲热起来”——艰难而有趣的对话
“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同乡”———— 和 “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
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
怀着崇敬的心情怀想他——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
“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整篇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我”是线索人物。
2,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3,通过“我”的叙述以及“我”情感的变化,表现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那种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无瑕、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美,加强了作品的抒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为何以“百合花”为题?
1.以借代的手法指出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
2,“百合花”被子是文章的线索,以借被子、献被子、盖被子,推动文章情节,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有百合花一样美好的心灵,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纯洁感情的象征,象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凸显主旨。
任务二:探讨手法和语言风格
借被子
百合花
平常的普通人
宏阔的主题
(战争、人性)
手法:以小见大
《如愿》——苹果
《里程》——大石头
《春暖时节》——“虾”
《草原上的小路》——丁香花
《着暖色的雪地》——一幅“画”
……
任务三:探讨环境(场景)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雨后初晴的清晨,空气清新,有着淡淡的香味,庄稼青绿欲滴,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现了“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
运用想象的手法勾勒出故乡那熟悉而又生动的画面,从感情上拉近两人距离,也衬托出小通讯员的勤劳、善良,写出人物的纯真善良。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
中秋乃团圆节,是全家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节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后面战地情形的紧张形成对比,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由家乡的风俗及孩子们急切地想分到月亮娘娘享用的东西,在茶几旁边跳边唱的情景,自然地想到同乡——小通讯员。写出了“我”对小通讯员的牵挂。
任务四:探讨语言风格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群文联读:《高高的白杨树》
群文联读:《三走严庄》
风停歇的时候
听得见
潺潺的流水声
白杨树在唦唦地响
猛然间
我记起了什么
晚上,没有风
却飘着雪花
它们悠然地飘下来
悄无声息地落在路上
落在冬麦上
落在战壕里
这篇作品表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又其他风格。
——茅盾《茅盾文集》(第十集)
这篇作品表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又其他风格。
——茅盾《茅盾文集》(第十集)
清
新
俊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