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归思
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
归田
归心
情感体会
本文抒发的情感是:----------------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作者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成化,乐安天命的思想。
隐士情怀
探究方式
问题:
方法指导:细读文本,
分步探讨
(此处抒何情→用何式 → 有何用)
自责自慰
已往
昨非
来者
今是
归隐
出仕
对比
研习第一段:
一、自读质疑
二、交流释疑
三、内容梳理
归途之乐
抵家之乐
室内之乐
园中之乐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自安自得
研习第二段:
一、自读质疑
二、交流释疑
三、内容梳理
重审心志
亲人倾谈
出游方式
所见所感
出游之乐
研习第三段:
一、自读质疑
二、交流释疑
三、内容梳理
承上而问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自我解答
富贵 帝乡
热衷农事 纵情山水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研习第四段:
一、自读质疑
二、交流释疑
三、内容梳理
归去来兮
自责自慰
归思
自安自得
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
乐天安命
厌恶富贵
(缘由)
(主旨)
归田
归心
探究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样的思想不能简单肤浅地打上消极二字。陶渊明的思想确实消极了一些,我们不宜提倡。但我们应该深入一层地理解。官场的庸俗,平民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高义更有意义。
探讨:
陶渊明的
“隐”
闲适自在
固穷守节
淡泊明志
诗酒琴书
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一种避世的人生态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
隐士情怀:
厌恶官场,鄙弃功名
回归田园,固穷守节
崇尚自然,闲适自在
娱情诗酒,娱乐琴书
知天乐命,不忘思忧
讨论
读完本文之后,你们有那些感悟?写封信给陶前辈谈谈自己的看法。
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词义
觉今是而昨非
悦亲戚之情话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策扶老以流憩
园日涉以城趣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乐琴书以消忧
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一、.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知识。
请注意几个虚词的用法
1、特殊助词:行 言
2、重要虚词:之 以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
A. 知来者之可追 B. 羡万物之得时
C. 悦亲戚之情话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1)云无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荣
(3)乐琴书以消忧 (4)聊乘化以归尽
(5)请息交以绝游 (6)问征夫以前路
(7)农人告余以春及 (8)眄庭柯以怡颜
A. (1)(2)/(3)(4)(5)/(6)(7)/(8)
B. (1)(2)/(3)(4)(8)/(5)/(6)(7)
C. (1)(2)(4)/(3)(8)/(5)/(6)(7)
D. (1)(2)(4)/(3)/(5)(8)/(6)(7)
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
既自以心为形役
童仆欢迎,稚子侯门
农人告余以春及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
既自以心为形役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载欣载奔
三径就荒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助词,无义
表被动
谏正 /挽救
对 /错
一边……一边
接近
举 /斜看 /使愉快
觉察、自知
拄着 /抬、举
景翳翳以将入
请息交以绝遊
悦亲戚之情话
感吾生之行休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帝乡不可期
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日光
停息
为……而高兴
将要
随、顺从
往
至、及
放开
姑且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扶老以流憩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策
3、辨析下面各句中黄色字体词的不同意思
马鞭子
拄着
策略、计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吾子之将行也。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大行不顾细谨
其志洁,其行廉。
善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行
行走
出行
运行
实行、做
行动
品行
将、即将
量词,遍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引以为流觞曲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乘鄂渚而反顾兮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以乘韦先
聊乘化以归尽
引
乘
端起
引来、疏导
引用
登
坐、骑
趁着
量词
“四”的代称
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