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论述文写作训练之
有效对话,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一位德国的女顾客在挑拣了一阵以后,对卖鸡蛋的女商贩说:“你卖的鸡蛋是臭的呀!”这句大实话可捅了马蜂窝,女商贩立刻回敬道:什么?我的蛋是臭的?你自己才臭呢!你怎么敢这样说我的鸡蛋?你?你爸爸吃了虱子,你妈妈跟法国人相好吧!你奶奶死在养老院里了吧?规规矩矩的女人多半在家里照料家务的,像你这样的女人,只配坐监牢!你回家去补补你袜子的窟窿去吧!”
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
读下面这句话,根据要求作文。
“细节决定一切”
对于以上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论证逻辑:
因为:
理不够,例来凑
所以:道理A是正确的
例1
例2
例3
说明了
道理A
“一切天鹅都是白的”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
(1)这个说法成立吗?
(2)有没有反例?
(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寻找“黑天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看哭了无数人,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这篇《感谢贫穷》引起网上热议,有网友评论:“生活的贫穷让她更加的坚忍不屈、自强不息,更加热爱和珍惜人生。”还有人说:“‘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
关于“贫穷”,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观点一:感谢贫穷
观点二:贫穷不值得感谢
观点三:?
核心问题:要不要感谢贫穷
最佳立意:贫穷从来就不应该被赞美和感谢,更应该感谢的是贫穷给予人的磨练,还要感谢战胜贫穷的自己。
王心仪能考上北大,绝不是因为她家庭贫穷,而是因为她在家庭贫穷的情况下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生活状态的结果。
论述类文章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使社会进步。
——胡勤《议论文语体新认识》
近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苟且中不见得彻底放弃诗和远方。
在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程民生教授致辞时说:“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宋儒吕祖谦有言,“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
以上论述有哪些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观点一:年轻人可以躺平
观点二:年轻人要拒绝躺平
你的观点:?
核心问题:年轻人要不要躺平
拒绝躺平,远离佛系;青年有义,不负韶华
当今时代,来自个方面的压力逐渐变大,“躺平”一词作为许多年轻人追捧对象并不奇怪。但是……
选一个角度,但是抛出观点之前,请先肯定对方的观点。
当今时代,来自个方面的压力逐渐变大,“躺平”一词作为许多年轻人追捧对象并不奇怪。但是青年所具有的活力并不应止步于此,“躺平”不能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态度,更不应作为一个时代品格。
相关关联词:
诚然……,但是……
无可否认……,但是……
……固然不,但是……
……无可非议,然而……
关联词:但是
理性剖析,对话深入
二
躺平真的就是错的吗?
能不能提倡“内卷”?
探究原因,归因多维度
三
是什么导致了一些年轻人选择躺平?
社会影响
民族文化
谈“躺平”,应理解为什么要“躺平”。当年轻人发现自己苦学数载,拼命工作也无法在大城市扎根定脚,也无法买下一套房子时,他们选择了躺平;当年轻人发现在机关中尽心尽力,为民奉献而终只能是一个小职员时,他们选择了“躺平” ……当年轻人发现自己奋斗一场而什么都没有时,他们没有选择抗争,而选择了“顺应自然,不逐名利。”人是社会下的产物,当“躺平” 思潮兴起时,我们不应只是批评年轻人不求上进。更应反思是什么让年轻人选择不求上进。
“真正世界上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拒绝身躺平,是面对“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时,选择爱这个世界。拒绝躺平,不是过分内卷,而是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胸有大志,而为之奋斗。
“躺平”思维导图
躺平真的是一种毫无追求的人生态度吗?
怎样的“躺平”需要否定?
怎样的“躺平”需要肯定?
能不能提倡“内卷”?
“躺平”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躺平”?
在大鹏导演的新作《缝纫机乐队》中,希希妈妈对希希的职业定位是:弹琴没出息,长大研究原子弹。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奖金只有500万;明星片酬动辄上千万。世界级“一代宗师”“贝茵体先生”柯俊去世,领导人哀悼,网络热度几近为零;而同一时期郭敬明及其花边新闻却迎来媒体与民众的爆炸式关注。
于是吴果同学得出结论:科学家的地位不如艺人。对于吴果同学的困惑和认识,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