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4 11: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幕。这“一人”指的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李隆基 D.赵光义
2. 清朝查慎行有诗云:“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适成名。干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这首诗描写的是( )
A.西汉建立 B.唐朝建立 C.玄武门之变 D.陈桥兵变
3.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唐朝灭亡后,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
4.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
A.实行三年一换 B.撤销所有权力
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分化事权
5. 宋初“始置诸州 ”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 据此判断横线处的官职应该是( )
A.节度使 B.通判 C.禁军将领 D.三司使
6.下列哪一项不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A.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权
D.鼓励海外贸易
7. 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在中央设 立多重机构,削弱相权
C.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D.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8.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摘要一:分化相权,财政、民政、军政互不隶属.
摘要二:解除兵权,控制、调动、定期换防.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宋太祖 D.元世祖
9.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统治者是文臣出身 B.防止武将专权的弊端重现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10.宋太祖去世前立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重视教育
C.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自己是文人出身
11.“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这种现象出现于( )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元朝时期
12. 下列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宋朝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黄袍加身”当了北宋的皇帝后,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即所谓的“重文教,轻武事”。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世的宋代皇帝所奉行,影响贯穿整个宋代.
材料二 二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经济繁荣, 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
(1)阅读材料一,分析北宋的基本国策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种政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这种国策有什么弊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曾说: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材料二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 不使常在一处。
——《历代名臣奏议》
材料三 宋代进土,登科即释褐,待遇远较唐代为……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饯穆 《国史大纳》
(1)材料一中的“内患”主要指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驻”
(3)材料三中的“释褐”是什么意思 举例说明“ 待遇远较唐代为优”
(4)材料二、三体现了宋朝哪一治国政策 这一政策有什么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D 5.B 6.D 7.C 8.C 9.C 10.A 11.C 12.D
13.答案(1)重文轻武政策. 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 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武将统军的指挥权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
14.答案(1)武将专权.
(2)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控制军队,以此达到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3)做官.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土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