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中考——《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素材+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中考——《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素材+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16: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艾青诗选》
【读书摘要】
一、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 ( https: / / baike. / doc / 2953810-3116326.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 https: / / baike. / doc / 6355136-656876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 https: / / baike. / doc / 6637139-685094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 ( https: / / baike. / doc / 278750-29507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二、内容梗概
《艾青诗选》 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本书收入了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五十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专题呈现】
专题一:梳理阅读思路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请根据个人阅读,绘制导图。
示例:
专题二:分析并总结诗歌特点
《艾青诗选》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阅读本书后,请就其中一种特点进行分析。
示例:
艾青善于准确恰当地捕捉意象,并赋予意象以广阔的象征意义,使诗意更加深沉浓郁,令人思索和回味,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中》。他非常注重声音和色彩的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来构筑新奇的意象,以达到诗的特有情境,如《吹号者》、《火把》等。他善于用色彩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如《手推车》。
专题三: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
《艾青诗选》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试根据相关内容,分析其写作特色的一方面。
示例:
诗人艾青 ( https: / / www. / s wd=%E8%89%BE%E9%9D%92&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是一位擅长抒发内心的深沉情感的杰出歌手, 《我爱这土地》, 写在抗日救亡的最艰难的岁月。
如何表达对於祖国的最为深沉的爱?诗人没有直呼"热爱呀"之类的口号,也没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把心底的全部情感浓缩在小鸟那"嘶哑的喉咙"的"歌唱"中。
"歌唱"也不是轻柔空灵的,而是无比凝重深沉。因为祖国那"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正惨遭蹂躏, 面临沦亡。最后, 诗人以小鸟之死,把诗情升华到顶点,而死后也要与祖国的土地浑融合一,则是诗人赤诚之心的真实写照。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 ( https: / / www. / s wd=%E8%89%BE%E9%9D%92&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阅读演练】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平顶山·九年级期中)下面是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②③④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鱼化石》 ④《礁石》
B.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鱼化石》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D.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2.(2022·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任务一:初三1班在共读《艾青诗选》时组织了“写推荐词,发朋友圈”的活动。以下推荐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蕴含着赤子的真诚,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用“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堰河的儿子”这个坦诚的声明深情表白了“我”对养母大堰河的赞美和怀恋。
B.爱国主义是艾青诗歌的重要主题,而其中“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都是典型代表作,综合在一起读更容易理解诗人这种“土地的忧郁”。
C.母爱和童真也是艾青诗歌常常出现的主题。《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寄寓了诗人对乳母以至对劳苦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作者善于在生活激流中捕提住刹那间的情感闪光,用清新的语言,道出耐人寻味的哲思。
D.“太阳”是艾青诗歌的另一核心意象。《向太阳》中写到“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燃灼着我的肉体油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太阳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3.(2021·辽宁锦州·九年级期中)下列对《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而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成名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C.《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D.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二、名著阅读
(2020·广西柳州·一模)《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50首诗,相信你一定认真阅读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小题。
6.请根据下面提示的诗句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作品 诗句
①《_______》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②《_______》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③《_______》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7.从以上三首诗中选择其中一首谈谈你的阅读感悟。(提示:可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和情感等方面来谈)
8.(2021·河南平顶山·九年级期中)阅读艾青诗歌中《向太阳》一节“……是的/太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含露的花朵/比白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着的圆体……”结合诗句分析“太阳”这一意象的内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9.(2022·江苏盐城·一模)古人云“歌以言志”“文以载道”,历代文人总是在特定背景下,通过诗歌来表达特定的情感。请结合你阅读的《艾青诗选》,以及【链接】的背景资料,分析艾青在下列节选诗歌中所表达的特定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节选自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链接】背景资料:“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三、填空题
11.(2022·四川成都·九年级期末)这是小语同学读完《艾青诗选》作的笔记,请补充完整。
艾青的诗歌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3年,他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2·江苏南通·九年级期末)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读《艾青诗选》,让我们走近了诗人艾青在牢狱中挥笔写下的赞美母爱、饱含浓浓深情的诗篇《①______》,读诗篇《向太阳》,让我们领略到诗人艾青借歌颂太阳,表达了②______的美好愿望。
13.(2022·重庆九龙坡·九年级期末)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中考真题】
1.(2020·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 )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2.(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______________这一意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朗诵诗歌】《艾青诗选》是课本名著导读里要求阅读的书籍,在这次建党100周年活动上,你将朗诵一首艾青的诗。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相关活动。
(1)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出不是艾青创作的一项( )
A.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B.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C.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D.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你将朗诵艾青的诗歌《毛泽东》,下面是诗歌节选,你认为选择哪种语气语调来朗诵,才能表达出作者对毛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
毛泽东在哪儿出现/哪儿就沸腾着鼓掌声——/“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A.沉痛、伤感 B.忧愁、哀婉 C.激昂、深情 D.惆怅、婉
参考答案:
【阅读演练】
1.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当时艾青从欧洲留学归国后不久,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当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遭遇到一些困难。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在诗人笔下,“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是改革的新时代。艾青重新获得创作权利之后,不能不对社会、人生、历史,以及自己的一生,作一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光的赞歌》,就是这一思考的结晶。光,再一次启示了诗人,使诗人在光的指引照耀下,去思考,去观察……可以这样揣测:在诗人看来,此时此刻,只有光的形象能传达自己的心绪,任何其他形象,都显得太轻了,都在光的面前黯然失色。因而,诗人再一次选择了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因此图中所对应的诗歌分别为: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我爱这土地》,③《礁石》,④《光的赞歌》;
2.C
【解析】C.童真和母爱是《新月集》(泰戈尔创作的诗集)中常常出现的主题;“作者善于在生活激流中捕捉住刹那间的情感闪光,用清新的语言,道出耐人寻味的哲思”是对泰戈尔作品的特色的分析;本项表述有误;
3.C
【解析】C.“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长期受浪迫害却依然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所以“象征着高傲自负的人们”的表述错误;
故选C。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 《我爱这土地》
5.合乎题意即可。
示例:《我爱这土地》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象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这首诗句式上多用排比句,方法上,用类似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鸟儿歌唱的四个意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各有很多的修饰语,表明了那个时代祖国的基本面貌——磨难、愤怒、抗争和信心。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表达作者对祖国深切的感情。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识记能力。
①空根据诗句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即可推断,该处应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②空根据诗句中“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即可推断,该处应填“北方”。
③空根据诗句中“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即可推断,该处应填“我爱这土地”。
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理解能力。任选三首诗歌的一首进行分析即可。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形式上,由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以这样两句诗开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它重复叠现,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表现沉重、忧郁的感情;语言上,具有散文美,比喻奇特。“寒冷”“封锁”等词虽然简洁,但极富于弹力与表现力,它们蕴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诗人用风比作紧紧跟随、伸出寒冷指爪拉扯行人衣襟、不停絮聒的老妇,无疑包孕了北方所遭受的一切苦难,给人一种阴森之感,尽显比喻奇特。意象上,从“土地”“风”“河流”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情感上,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如《北方》一诗,形式上,突出了自由体诗的特点,诗的语调是沉缓的,有力的,不但没有分行的感觉,吟读时,还深深体会到这些起伏的诗行正是起伏的情感的律动。没有脚韵,更没有那些外国学院派的“头韵”和“腰韵”。语言上,作者以深沉的笔调,苍凉辽阔的场景写北方,用自然散化的语言,以沉重、徐缓的节奏来表达内在的情感。意象上,全诗用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北方图景构成意象,而沙漠风,荒漠的原野,孤单行进的行人,重负的驴子,干涸的河道,失群的大雁等等,描画出色彩暗淡的北方画图,那是“北方的悲哀”,是作者对北国悲哀感觉的图像化。情感上,表达了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深深忧虑,对战乱烽烟中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对古老中国的无以言说的热爱,他相信在巨大的苦难面前,这块土地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会有强大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并取得胜利。
如《我爱这土地》一诗,形式上,这首诗篇幅短小,构思精巧。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运用排比句式,抒发深沉情感。感情浓缩在10行的诗句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语言上,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意象上,“土地”可以看作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情感上,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6.太阳比“花朵”“白雪”“海水”都美丽,是“金红色的”“发光的”“扩大着的”圆体,赞美了太阳的光明、纯洁、美好、博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太阳”这一意象出现在艾青的哪些诗歌中,然后结合《向太阳》的节选来分析“太阳”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向太阳》中,作者认为太阳比“花朵”“白雪”“海水”都美丽,赞美了太阳的光明、纯洁、美好,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作者笔下,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着的圆体”,用鲜亮的色彩在“发光”“扩大”,可见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切追求。
7.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爱国热情等思想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情感。
结合背景资料“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理解,诗歌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雪”象征着苦难,这里以象征手法写出了中国即“土地”的苦难;诗人关心祖国前途和未来,揭示了祖国大地正在遭受的痛苦,以及在列强侵蚀下中华大地的累累伤痕。“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则写出了农民的苦难,作者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深厚的爱国热情。
可据此作答。
8.土地 太阳 爱国主义 《大堰河——我的保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与内容的识记。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赞扬光明,思考人生。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9.《大堰河——我的保姆》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 (意对即可)
【解析】(1)结合题干“赞美母爱”可知,这首诗篇是《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诗人因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罪被判入狱6年。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2)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向太阳》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结合诗句“我终于起来了/我打开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看见了黎明”等句子可知,这里写太阳,写黎明,表达的是驱逐黑暗、坚持斗争、坚信斗争必将胜利的愿望。
10.(1)土地 太阳(顺序不限)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凝聚着对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还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的意象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
【中考真题】
1.BD
【解析】考查根据主题进行选编能力。主题是“爱与痛”,情感要求炽烈,直抒胸臆。
A.《鱼化石》写于1978年,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是对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的控诉。表现的是“痛”;
B.《北方》写于1938年2月,战火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诗中既有“痛”——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又有“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操;
C.《刈草的孩子》写于1940年,诗人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表现的是“痛”;
D.《我爱这土地》写于一九三八年秋天,此时正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面对这样一场民族的劫难,诗人艾青一方面感受着人民的痛苦(“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另一方面却又把自己的深切的悲痛转化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永不改变的忠诚(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爱与痛”的凝聚;
2.土地 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
【解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饥馑的大地……”借助“土地”这一意象抒发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的情感。
3.(1)A (2)C
【解析】(1)A.“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出自智利作家聂鲁达的作品《统一》。
(2)诗的朗读语气与诗中的情感密不可分。从节选的诗的内容来看,表现的是毛主泽所到之处深受人民欢迎,“沸腾着鼓掌声”就说明这一点;毛主席得到人民广泛的称颂和爱戴和信仰。所以,诗中的情感积极向上,充满着昂扬之气和深厚的情感,因而读起来应是激昂、深情的语调,才能表达出作者对毛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