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7 23: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语基选择题(20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9)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知识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舍瑟而作 作:起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
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C.其言不让 让:谦让 凡再变矣 再:再一次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送给
(2)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而母立于兹 D.杳不知其所之也
(4)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相同的一组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王则夜起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5)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不吾知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兄嫂是依 ⑧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A.①②③ / ④/ ⑤⑦/⑥⑧ B.①②⑤ / ④⑥ / ⑦⑧/③
C.①②⑦/ ③⑤ / ④⑥/⑧ D.①②⑦/ ③④⑤/⑥⑧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叱曰:“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藩拥旄钺①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②不逊,汝作司徒。’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六事皆当时极敝。蕴亦韦皋所引重,嫉其专制,感愤关说。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既而权上四州版籍请吏,而军中习熟擅地,畏内属,挟权拒命,不得出。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蕴迁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荐之于朝,出为邵州刺史。尝杖杀客陶玄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坐赃,杖流儋州而卒。
蕴辩给③,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
选自(《新唐书·卷二百·儒学下》)
注:①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②五品: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③辩给:口才敏捷。
3.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 )(3分)
A.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 辟:征召
B.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 阴:暗中
C.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 讽:讥讽
D.杖流儋州而卒 卒:死亡
4.下列各组中分别直接表明林蕴正直和有口才的一项是( )(3分)
A.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 ②嫉其专制,感愤关说。
B.①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②其人俯首不能对。
C.①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 ②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
D.①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②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基于临汀山鬼祠庙多,百姓厌恶痛恨的情况,林蕴写了《无鬼论》。由于刺史的赏识,他担任了临汀令,不久升为别驾。
B.林蕴曾劝刘辟不要谋反,但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极力的劝谏,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好在刘辟爱惜人才,最后只把他贬为唐昌尉。
C.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直言劝谏,道出了他们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加上他喜欢嗜酒,多有违逆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不任用他。
D.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弄得别人家破人亡。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6.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⑵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颔联景物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妙处及表达的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葛朗台喜欢拿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拿侬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煮饭、清理、洗衣服、照顾短工……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
B.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
C.葛朗台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就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上,于是他想让都对自己女儿有意思的公证人和银行家去巴黎办这件事。银行家格拉桑表示愿意到巴黎办这件事,但往来旅费要葛朗台出;而公证人克罗旭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去巴黎照办。葛朗台自然同意后者,并且满心欢喜。
D.欧也妮三十三岁了,却没有一点人生乐趣,财富并不能使她快乐,查理音讯全无,而
周围的人却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小姐,每晚都有许多客人来访,暗示她快点结婚。
E. 十九岁的聂赫留朵夫,活在母亲的羽翼下还是十分纯洁的青年。当时他认为女人是神秘的,与玛丝洛娃进行纯洁的精神恋爱,可以放弃父亲名下的地产,分赠给他的佃户;三年后,他在军队里染上恶习:挥霍金钱,喝酒,打牌,玩女人。
9.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庭长……但只有您帮我一个大忙,我和我的财产才能属于您。
欧也妮请庭长德·蓬风帮什么忙?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叙述。(《欧也妮·葛朗台》)
(2) 简述马斯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复活》)
选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
(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 (3分)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悲悯的月光
张佐香
①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微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选择的理由。
②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③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
④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
⑤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不分种族。
⑥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希望。
(选自《散文》2006.3)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①段中,“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所说的“答案”就是指 “向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
B.根据文章内容,薇拉所陈述的“选择的理由”是:对受难者的同情,对事件的态度——不能让受害者再受鞭笞,不能对滥施淫威者保持缄默。
C.文章第③段,“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意。
D.文中所提及的“悲悯”的“硬度”指的是,薇拉的行为给予统治者的重创;“光亮”则是指,薇拉的行为表现了她对他人的保护和一个时代的责任。
E.本文采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为了自由、和平、幸福不惜献出生命的志士形象。
12.试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3.文章除了描写薇拉的行为外,还列举了德国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国的谭嗣同的事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14.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试举一例:① “那时,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
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②不但戏谑了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
(1)划线句①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1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_____改为_____
(3)划线句②有语病,请改正。(1分)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粉丝的主要特点有:
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 ,
;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五.作文(70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陆游《书叹》里的诗句,请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结构完整;③不得套作;④不得抄袭。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⑴吞声踯躅不敢言 ⑵岩扉松径长寂寥 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⑷乾坤日月浮
⑸石破天惊逗秋雨 ⑹画船听雨眠 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⑻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⑼序天伦之乐事
2.(1)B (2) B (3) D (4) D (5) C
3.C(讽谏,劝谏) 4.C 5.A(所指应为林披,即林蕴的父亲)
6. ⑴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服”“舍”“斥”各1分)
⑵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大谊”“谕”“释然”各1分)
参考译文: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他的父亲叫林披,字茂彦,因为临汀滥建了很多祭祀山鬼的祠庙,老百姓非常厌恶痛恨,所以他写了《无鬼论》。刺史樊晃奏表让他代理临汀令,他因为治理得好而升迁为别驾。
林蕴平生通晓儒家经书,西川节度使韦皋征召他为推官。后来刘辟谋反,林蕴用谋反与归服的利害关系晓谕他,可是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林蕴又写信直言劝谏,刘辟发火了,把他拘囚在牢里,并要杀了他,将要行刑时,林蕴大声叫道:“ (孔子曾说过)‘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混乱的国家不宜住下。’今天我能受死真是幸运啊!”刘辟爱惜他的正直,便暗中指示行刑人把剑架在他脖子上磨,用以威胁他,使他屈服。林蕴大声地斥责行刑人:“要我死就杀吧,我的脖子岂是你们这些顽固不化者的磨刀石?”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到了刘辟谋反失败后,林蕴更是名重于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致信讽谏,说道:“我们国家拥有的西部疆土,犹如人的右臂。可是,如今这条右臂不能连在身上。国土的北部远接幽州城,西面直达汧、陇等州,不到几百里就是外族疆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都是国家的右臂,大藩镇拥有军权的有几十人,只有李抱玉请求收复河、湟地区,任命将领又不得其人,我认为应该选拔出军中的长官,派他们去守卫秦、陇地区。有德之王才能功成作乐,制定礼制。如果是权臣制定礼制,那就会因擅自订立而丧失纲纪。舜指示契:‘老百姓不能互相关爱,五品不会恭顺,你还是担任司徒吧。’大唐让韦皋、杜佑、王锷、季安担任司徒,这是任命官员不懂得选择人才。卢从史、于皋谟罪大恶极而受到的刑罚却很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一个农夫要供给一百个人吃的,一个蚕妇要供给一百个人穿的,生活在底层竭尽力量的人,饿了没得吃的,冷了没得穿的。驻守边地的士兵一脸菜色,可是将帅们却随意挥霍,只顾自己。中等人家十户还不能完全给养起一个无功士兵,一百个士兵还不能奉养起一个骄将。”这六个方面都是当时的最大弊端。林蕴也是韦皋所引荐看重的,可是痛恨他的专制,因有所感触而愤慨,代人陈说。然而,林蕴因嗜酒多有违背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弃置不任用他。
沧景人程权被征召为掌书记。不久,程权上报了四州的户籍,请求朝廷派官管理,可军中习惯了占用地盘,害怕朝廷管辖,挟持了程权拒不从命,程权不能脱身。在这种情况下,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后来,林蕴升为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向朝廷推荐了他,他便出京担任邵州刺史。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他又因为贪赃枉法,受了杖刑,被流放到儋州,最后死在那里。
林蕴口才敏捷,曾有一个姓崔的人向他夸耀崔姓,林蕴指斥他说:“崔杼杀了齐君,林放请教礼的根本,其中谁优谁劣呢?”那人低头不能答出。
7.(1) 颔联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花如知人意而笑脸相迎,碧草自由生长,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1分)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和颔联“山雨”、“郊园”、“花”、“草”等景物为实写,由此反衬出诗人年迈体衰、抑郁颓唐的心境。(2分)尾联想象友人应远在日边,听流莺啼鸣是虚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2分)
8.BC(B.当时他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承认自己的罪过,只是不想丑事被别人知道。C.是银行家格拉桑不要旅费,公证人克罗旭要葛朗台出旅费。)
9.(1) ①欧也妮让庭长拿着一张一百五十万法郎的股票立刻前往巴黎,找到德·格拉桑先生。(2分)②找出叔父的全部债权人名单,还清全部债务。(1分)③最后把总收据和债券还有一封信一并交给查理。(1分)④目的是为了成全查理的幸福,使他能够如愿娶到侯爵家的小姐。(1分)
(2)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心不在焉(1分),
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马斯洛娃有罪(1分)。最后,陪审们对马斯洛娃写定罪意见,
认为马斯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1分),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1分),
这样马斯洛娃被判赴西伯利西服苦役四年(1分)
10.(1)就之 尊德乐道 不召之臣(3分)
(2)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1分)“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2分。)
译文:
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
11.CD(C项,运用了通感(移觉)的修辞,即把本属于视觉(目光)的感受用触觉(抚摸)和味觉(品味)表现出来。D项,“硬度”应指,薇拉的行为所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
12.全句含义是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2分)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2分)
(说明:这里的“月光”象征着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不洁的凡尘”指世上那些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为;“苦涩的心灵”指的是被迫害折磨、被践踏凌辱的那些受苦受难的人。)(4分)
13.①扩展了文章内容,说明微拉并不孤独,古今中外都有“铁肩担道义”的同道者。
②深化文章中心,证明人类之所以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薇拉们奋勇出击替天行道,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宝贵的生命。
③为下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张本。正因为有了薇拉们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才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每一点2分,共6分)
14.(1)“交口称赞”应为“赞不绝口”(2)“绚”改为“炫”
(3)“不但……又”搭配不当,可改为“既……又”“不但……而且”等。
15.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点1分)
16. 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造句时要注意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黑暗”与“光明”、“贫瘠”与“丰饶”是反义词,“黯淡”、“枯竭”分别与两组反义词相关。)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答题卡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1.(1) (2)
(3) (4)
(5) (6)
(7) (8)
(9)
2.(1) (2分)(2) (2分)(3) (2分)(4) (2分)(5) (2分)
3. (3分) 4. (3分) 5. (3分)
6.(1)
(2)
7.(1)

(2)(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8. (5分)
9.(5分)选第 题答





10. (1) (3分)
(2)(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1.(5分)
12.(4分)


13.(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14.(1) 应改为 ; (1分)
(2) 应改为 ;(1分)
(3)(1分)
15.(3分)
16.(2分)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