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17: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基础认知 自主学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1.经济因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_____________。随着封建庄园制
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_________迅速发展,对金
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2.思想因素:_________鼓励冒险精神。
3.社会因素:《_____________》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促使西欧掀起寻金热潮。
4.直接原因:___________建立后,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5.宗教因素: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_______。
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
人文主义
马可·波罗行纪
奥斯曼帝国
基督教
(二)条件
政治 _______和_______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经验 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技术 _____技术不断提高
西班牙
葡萄牙
造船
二、新航线的开辟
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国 航向 意义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第一次绕过_______,
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7- 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
_____的航线
1492 _______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
的新航路
1519- 1522 _______ 葡萄牙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环球航行
好望角
印度
哥伦布
麦哲伦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英国、_____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
通往亚洲的航路;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
荷兰
(二)航路
区域 时间 国籍 航海家 成果
北大 西洋 高纬 度地 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了_________
16世纪 _____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6世纪 荷兰 _______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
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英国 哈得逊 探索经_______通向亚洲的航路
_______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半 球 1578年 英国 _______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642- 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_________时,到达新西兰和
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法国
巴伦支
北冰洋
俄罗斯
德雷克
澳大利亚
(三)意义: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正误会诊】
1.大西洋沿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
因。( )
提示:地中海沿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
原因;而不是大西洋沿岸。
2.16世纪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

3.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的最有利航线,意大利、德国开辟大
西洋高纬度和南半球的新航路。( )
提示:率先开辟大西洋高纬度和南半球航线的是英国和荷兰。
4.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
的航海图。( )
×

【教材开发】
1.阅读课本第一目“星盘和罗盘”图
思考:图片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关系
提示: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条件。
2.阅读课本第二目“史料阅读”
思考:据史料概括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
提示:传播天主教;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发展商业。
【情境在线】
1.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思考: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传播天主教。
2.麦哲伦与奥斯曼帝国大将的对话
思考:为解决上述问题麦哲伦是怎样做的
提示: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绕过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开辟了到达亚洲的新航路。
能力形成 合作探究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情境探究】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史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史料二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
——哥伦布《航海日志》
思维交互:据史料一、二,分析新航路开辟动因。
◆微点拨
学业质量 水平2: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对史事作出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关键信息 抓住史料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追求黄金和白银”史料二“皈依我们神圣宗教”
提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传播天主教。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史料一 下图分别是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5世纪欧洲航海图和欧洲船只
史料二 当时,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扩张主义。得到全体国民的拥护,符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戴维·阿诺德著《地理大发现》
思维交互:据史料一、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微点拨
学业质量 水平1: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关键信息 抓住史料一“地图、航海图、船只”和史料二“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
提示: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史论阐释】
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必然性:
经济 根源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人们对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社会 根源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黄金已经成为商品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欧洲的黄金产量少,因此要从东方掠夺黄金
直接 原因 奥斯曼帝国兴起后,逐渐控制了欧洲传统的通往东方的商路,东西方贸易严重受阻,西欧商人迫切需要开辟绕过地中海东岸直通东方的新航路
精神 动力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人文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它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和冒险的精神;天主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可能性:
主观 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中央政府支持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并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客观 当时欧洲流行地圆学说,同时,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很先进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在欧洲普遍使用,确保航行时不会迷失方向
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武器装备得到改善,为艰险的远航提供条件
【特别提醒】
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2)欧洲殖民者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主题二  古代传统商路与新航路的比较
【情境探究】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史料一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史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路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环球航行,便是地理大发现,发生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殖民扩张。这些划时代的大事,“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思维交互: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及其影响的不同。
◆微点拨
学业质量 水平2: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关键能力 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关键信息 抓住史料一“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史料二“殖民扩张” “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提示: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的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主要出于掠夺东方黄金、香料等贵重物品的经济目的。影响:出于政治目的的郑和下西洋给明朝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使远洋航海未能持续;出于经济目的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史论阐释】
  一、旧航路(传统商路)与新航路的对比
角度 旧航路(传统商路) 新航路(基本线路)
含义(航路) 传统的欧亚之间的商路(古丝绸之路) (1)陆路:由地中海沿里海到达中亚 (2)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入波斯湾或红海),然后由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1)从欧洲出发,不经过地中海这一古老商路,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海上航路
(2)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
核心 以亚洲为核心 以西欧为核心
主导国 中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
贸易范围 传统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 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意义 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开始的时间 1405年 1487年
目的 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奇珍异宝 主要是经济目的:获取东方商品,掠夺黄金等财富,传播基督教
方式 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 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影 响 积极 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消极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学情诊断 课堂测评
◇水平1
1.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商业危机发生
C.鼓励冒险精神盛行 D.航海经验丰富
【解析】选A。“15世纪的欧洲……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B错误;冒险精神盛行、航海经验丰富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D错误。
【补偿训练】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欧洲基督教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解析】选B。材料“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反映了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宗教只是新航路开辟的借口,A错误;C、D表述错误,排除。
2.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解析】选A。西、葡两国王室的大力支持是西、葡两国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西、葡两国也就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和“金银需求量大”都不是西、葡两国的独特条件,排除B、D;在15世纪,西、葡两国的商业资本不如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发达,排除C。
3.17世纪初,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的是(  )
A.俄罗斯人 B.英国人
C.荷兰人 D.法国人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17世纪初”“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海上与陆上探险”等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故A正确。
◇水平2
4.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原住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
A.英雄,传播欧洲先进文明  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C.强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英雄,促进文明融合
【解析】选B。在新航路开辟中,美洲是作为被入侵的一方,欧洲的探险者给美洲带来了疾病、屠戮和掠夺,所以站在美洲原住民的立场上,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评价应该是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深化点拨】
哥伦布航行,开始了欧洲近代殖民扩张和掠夺,从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上看,哥伦布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尽管这一进步是以侵略、掠夺的形式实现的。
5.由下表可知,表中所述航海活动(  )
A.以和平友好交往为原则 B.推动了美洲社会的转型
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D.密切了欧亚大陆间联系
【解析】选C。德雷克和塔斯曼在航海过程中的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材料无法体现“和平友好”,A错误;德雷克发现合恩角,并不能体现推动美洲社会转型,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亚洲,D错误。
时间 航海家 成就
1578年 德雷克 发现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643年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发现新西兰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解析】第(1)题动力因素:据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可知,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据材料二“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知,传播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之一。第(2)题远航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行时间、路线即可。
答案:(1)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传播宗教。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