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初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卷(2)
初二物理
考试范围:第6-9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分)
1.(本题2分)关于一名普通的初中学生,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该同学的身高约为165mm B.该同学的正常体温约为40℃
C.该同学的重力约为500N D.该同学的密度约为
2.(本题2分)如图,小雯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它没有被推动。在上述过程中( )
A.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本题2分)关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自由电荷很少
4.(本题2分)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5.(本题2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6.(本题2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C.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D.风扇用过一段时间后,扇叶上沾有很多灰尘
7.(本题2分)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8.(本题2分)坐在匀速直线行驶高铁里的小明,看到放在自己正上方行李架上的双肩包侧兜里一包纸巾正要下落,则这包纸巾将落在( )
A.小明的前面
B.小明的后面
C.小明的头上
D.小明的左侧
9.(本题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 B.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在0~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 D.在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10.(本题2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两倍
C.c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11.(本题2分)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三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丙>f甲>f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甲>f乙>f丙
12.(本题2分)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以0.5 m/s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拉力对物体不做功,克服重力做了功
D.如果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5分)
13.(本题3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的相同容器液面如图所示,已知,则甲是_____,乙液体是_____,丙液体是_____。
14.(本题2分)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观点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被踢出去的足球能在草地上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___。
15.(本题3分)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下图是中国女子冰壶队积极备战训练的情景。掷球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刷冰员不停地刷冰面可以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摩擦力为零,运动的冰壶将_________(选填“静止”“逐渐停下来”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16.(本题2分)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就能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如图。这是利用惯性的一个实例。撞击时,锤柄突然停止运动,一起向下运动的锤头由于______,仍然______,因此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了。
17.(本题2分)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瓶子(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往瓶内投入14个质量均为20g的塑料球后(沉入水中),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瓶子的容积是 ___________cm3;塑料球的密度是 ___________g/cm3。
18.(本题3分)小明记录了质量为1克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在0~4℃之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_______。当水温在4℃时,水的密度是__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当温度为16℃时,水的质量为________克。
19.(本题2分)如图是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量一正方体小物块质量时的情景,小物块质量为______g,小物块边长为4cm,其密度为______kg/m3。
20.(本题3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为2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N;当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木块的动能______(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本题2分)2021年的最后一个周末,长沙冬天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青青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冰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h1=8cm,积雪原深度h2=10cm,则估算出积雪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2.(本题3分)如图所示,当小军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向后退去。这是因为小军受到了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往下凹陷,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但大人和小孩坐同样沙发时,沙发凹陷的程度不同,这说明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
23.(本题2分)如图,利用轻杆将小球A固定在小车上,整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以球心为作用点。作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
24.(本题2分)如图所示,篮球正沿斜面滚下,O为重心,请用示意图在图中画出篮球受到的摩擦力f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
25.(本题2分)如图所示,若某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车前进,请找出自行车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点。并画出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12分)
26.(本题6分)某公园设计了新颖的玻璃桥。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180米、宽1.5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块规格为长宽2m×2m、厚0.02m。(g取10N/kg)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时3min,该游客游览的平均速度;
(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块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27.(本题6分)2013年3月,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为0.16×10﹣3g/cm3,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试求:
(1) 一块5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克?
(2) 它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一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103kg/m3,则5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cm3的原油?
五、实验题(共33分)
28.(本题4分)在探究“阻力时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同一/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需要/不需要)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29.(本题8分)如图所示,是小芳和小超利用木块、卡片、滑轮和钩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1)小芳的方案如图甲所示,若卡片的重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主要影响的是二力平衡条件中力的_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方向”);
(2)小芳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________,松手后她应该观察________(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小卡片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芳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者“C”);
A.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把卡片剪成两半 C.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4)小超选择了如图乙的方案进行实验,小芳认为图甲的方案更好,是因为甲方案减小了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5)在进一步实验探究中,小芳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___平衡(选填“能”或“不能”),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_______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超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超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30.(本题6分)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___________。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
(4)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1.(本题8分)小明有一块月亮形状、不吸水的小饰品,下面是他和同学共同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其密度时进行的操作和分析:
(1)小明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并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随后发现天平的左盘低、右盘高,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右”)调节;
(2)接着他们按照以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天平平衡后,小明把小饰品轻轻放入烧杯中,并一起放在天平左盘上,用___________向右盘中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②取出小饰品,往该烧杯中加入适是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饰品缓慢地放入烧杯,浸没在水中并沉底。待水面稳定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和小饰品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丙所示;
④从烧杯的水中取出小饰品,再往烧杯内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A处为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的质量,如图丁所示;
(3)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这个小饰品的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3。
(4)小明与同学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两个观点:从以上(2)的4个实验步骤中可以省去________(填序号)的操作,仍能计算出小饰品的密度;第④步骤中,从烧杯水中取出小饰品时带走一部分水,则小饰品密度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本题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求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在保持______和______一定的情况,改变______进行试验。
(4)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匀速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丁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
初二物理
考试范围:第6-9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5分)
13.【答案】 盐水 酒精 水
14.【答案】 牛顿 惯性
15.【答案】 惯性 减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16.【答案】 惯性 向下运动
17.【答案】 800 1.4
18.【答案】 变小 最大 1
19.【答案】 48 0.75×103
20.【答案】 2 2 增大
21.【答案】 小于 0.18×103
22.【答案】 墙 相互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三、作图题(共6分)
23.【答案】
24.【答案】
25【答案】
四、计算题(共12分)
26.【答案】(1)1m/s;(2)2000N
【详解】
解:(1)已知玻璃桥总长180m,即路程为,一名游客用时
则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2)由题知每块玻璃的体积为
由可知每块玻璃的质量为
则每块玻璃受到的重力为
答:(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时3min,该游客游览的平均速度为1m/s;
(2)每块玻璃受到的重力为2000N。
27.【答案】(1)0.08g;(2) 80cm3
【详解】
解:(1)500cm3气凝胶的质量m=ρ气凝胶V=0.16×10-3g/cm3×500cm3=0.08g
(2) 0.08g气凝胶最多可吸收原油的质量m′=900×0.08g=72g
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103kg/m3=0.9g/cm3
最多吸附原油的体积V′==80cm3
答:(1) 一块5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8g;
(2) 最多能吸收80cm3的原油。
五、实验题(共33分)
28.【答案】 同一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B
【详解】
(1)[1]根据控制变量法,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应相同,应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2]由实验现象,阻力越小的轨道滑得越远,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没有阻力,小车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3)[3]若公在木板上滑出右端,不需要重做本实验,因为已经得知在木板上滑行距离大于棉布和毛巾。
(4)[4]本实验是探究阻力时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在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滑行越远,说明阻力影响越小,滑行越近,说明阻力影响越大,因此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阻力的影响情况。
29.【答案】 方向 大小 释放瞬间 B 摩擦力 不能 同一直线 能
【详解】
(1)[1]小芳的方案如图甲所示,若实验中卡片的重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则卡片会下坠,会使两个拉力的方向不是相反的,即主要影响的是二力平衡条件中力的方向。
(2)[2]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受重力的作用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故小芳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若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则松手后小卡片要运动,直到受力平衡,故她应该观察释放瞬间小卡片能否平衡。
(3)[4]探究二力平衡时,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个物体,故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芳下一步操作是把卡片剪成两半,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5]图乙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仍能保持平衡);而方案甲中用小卡片进行实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小芳认为图甲的方案更好,是因为甲方案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5)[6][7]在进一步实验探究中,小芳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8]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能用小超的装置进行实验。
30.【答案】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作用点 方向 甲 丁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对比甲、乙两实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探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
(3)[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力的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故探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 [4][5]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故需要选择力的大小不同,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故只有甲;丁。
(5)[6]由于有多个变量影响实验效果,故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31.【答案】 水平桌面 右 镊子 122 52 ① 不变
【详解】
(1)[1][2]做这个实验要把托盘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以方便调节天平平衡;发现天平的左盘低、右盘高说明右盘轻些,需要把平衡螺母向轻的那端调,即向右调。
(2)[3][4]实验中要用镊子加减砝码,防止砝码锈蚀;由图甲可知,游标的分度值为0.2g,则读数为
(3)[5][6]由图乙可知,读数为
由图丙可知,读数为
饰品的质量为
由图丁可知,读数为
所加水的质量为
饰品的体积和所加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体积为
饰品的密度为
(4)[7]由上述计算可知,没有用到甲图的读数,所以步骤①可以去掉;
[8]从容器中取出饰品时会带走一部分水,后来加水时又补了回去,饰品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值都是准确的,故饰品的密度测量值不受影响。
32.【答案】 利用二力平衡求摩擦力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速度 速度 不一定
【详解】
(1)[1]实验中要求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木块受力平衡,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可以通过测力计的读数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2)[2]由甲、乙两图可知,甲乙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所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3][4][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控制变量法,要研究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在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改变速度进行实验。
(4)[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匀速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即摩擦力大小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7]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情况无关,所以实验中,无论小明是否匀速拉动长木板,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都是相同的,所以小明不一定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