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功.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08 09: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11.1功
学习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3、知道功的原理。
学习重点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难点
压强概念的形成。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学 习 过 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
1、力学中功的含义是什么?
功的含义:

2、分析课本图15.1-1,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
二是 。
3、功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4、功的原理是什么?

第二部分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加深对“功”的理解
1、分析下面三个实例:
(1)力气小,没搬动,做功了吗?
(2)投出以后在空中飞行的篮球,此时人对球做功吗?
(3)小明推重100N的木箱前行10米,问重力做功吗?
2、两同学从地上提一个重100牛顿的水桶,提高了0.5米,又水平向前走了了2米,问向上提水桶的力一共对水桶做了多少功?
任务二:功的原理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说使用杠杆或滑轮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同学们考虑一下省力的
同时能不能省距离呢?即能不能省功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一下使用机械能否省功!
(器材:滑轮、细线、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直尺 参照课本106页15.1—4进行试验)
1、演示实验:
2、数据:
物重
G/N
物体提升的高度h/m
直接用手做的功W1/J
动力
F/N
手移动的距离S/m
使用机械所做的功W2/J
杠杆
动滑轮
3、结论: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
二、课堂小结

三、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沿着长2米、高0.5米的斜面,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70N的力将重为103牛的物体,匀速地推到斜面的顶端,那么,人所做的功是_________焦耳。
2、小红用手竖直托起重10N的物体匀速上升1.5m,则小红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J。
3、上题中小红托起物体后,又水平移动1m,此过程中小红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J.
4、小红用100N的力,在水平面上推一辆重500N的小车前进了10m,撤去外力后小车又前进了0.5m,求推力对小车共做了多少功?
课堂自主检测
1、(A类)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
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D.功的多少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大小确定的
2、(A类)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 N的小车,在10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 m,则在这一过程中( )
A.车受到的阻力为600 N B.车受到的阻力为500 N
C.拉力对车做功是500 J D.重力对车做功为2500 J
3、(A类)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分别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和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同样的拉力F作用下,产生相同的位移l,则拉力:
A、对A做的功多 B、对B做功多 C、一样多 D、以上都有可能
4、(B类)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物体克服F2做功3J,则力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7J B、1J C、5J D、3.5J
课后达标检测
1、对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2、下列现象中,力没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抱着西瓜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3、小明用100N的力将重40N的球推出,球在地面上滚动了5m后停下来,则球在地面滚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所作的功为( ) A、0J B、500J C、200J D、700J
4、在水平地面上,小朋友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 的功为( )A、1000J B、1500J C、500J D、0J
5、 下列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1)用100牛的力将物体举高2米。(2)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2米高处。
(3)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水平前进的小车上,随着小车一起向前移动了2米。
(4)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沿扶梯走在2米高平台上。(5)用100牛的力将垒球掷出10米。
(6)用100牛水平力拉着重5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前进了10米。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本节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