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4 14: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南疆绿洲民居主要由实体空间、遮阳灰空间组成。实体空间主要指冬居室、冬客室,很封闭,很"暗";遮阳灰空间主要指夏居室、夏客室,较为开敞;较"明"。南疆居民随季节变化在实体空间和遮阳灰空间之间转换生活。因南疆地域辽阔,遮阳灰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有阿以旺和辟夏以旺两种形式。阿以旺,即四周为封闭实体的中心明亮空间;辟夏以旺,是指实体空间建筑前的外廊空间。下图示意阿以旺和辟夏以旺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疆民居设计实体空间和遮阳灰空间,主要是为了( )
A.方便待客 B.起居舒适 C.利于炊事 D.就近农务
2.相对于阿以旺民居分布区,辟夏以旺民居分布区( )
A.风沙日数少 B.阴雨天气多 C.昼夜温差大 D.夏季气温高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下图)。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许多传统工艺一样,嵌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墙体上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
A.嵌瓷技艺更为精湛 B.嵌瓷造型更为多样美观
C.碎瓷片废物利用成本更低 D.质地坚实抵御台风能力更强
4.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
①工艺技术人才流失
②文化和审美观念变化
③生产周期偏长
④生产成本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地区中,嵌瓷建筑遗存较多的是( )
A.南非 B.中亚 C.中东 D.东南亚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乡愁”。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就做好了。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但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油纸伞文化景观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 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 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7.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乡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
A.西双版纳高脚屋 B.豫西地坑院 C.北京四合院 D.皖南高墙院
海口骑楼老街(俗称“南洋街”)建筑因保留规模大、保存完好,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楼房上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柱廊式人行过道的主要作用是( )
A.避雨、遮阳 B.排水、通风 C.保障住户安全 D.提升建筑美观
9.骑楼建筑特色与下列国家相似的是( )
A.挪威 B.美国 C.埃及 D.马来西亚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饮食用水 B.农田灌溉用水 C.提供洗涤用水 D.排放生活污水
11.该村落墙体以砖木相互结构为主,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温隔热 B.防潮防蛀 C.防雪防雹 D.降低成本
12.为恭贺新春,一位设计师曾为我国32个地区设计了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元素的“福”字。下图中飘香的瓜果、能歌善舞的少女,及圆顶的宗教建筑,都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该地所在的文化区最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文化 B.四川盆地文化
C.新疆荒漠一绿洲文化 D.华南沿海文化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3000年历史。三星堆青铜纵目像、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等最为著名。青铜大立人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他右手被证明握有玉琮。玉琮外方内圆,反映了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知,在距今5250~4150年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中就能见到。青铜神树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有果实,果上站立一鸟,象征神树“扶桑”,这被《山海经》所记录。下图为三星堆著名文物和良渚玉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三星堆文物特点鲜明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在地区( )
A.气候特征较独特 B.受古埃及文化的影响较大
C.地理环境较闭塞 D.古人对外来文化排斥性强
14.三星堆文物昭示了我国文化( )
A.多源一体的特点 B.多源独立性地发展 C.主体是长江文化 D.地域性强于主体性
15.下列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海河沿岸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片信息,下列关于天津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建筑景观都具有中国传统的内向封闭性
B.天津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无关
C.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建筑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
D.天津建筑有“万国博览”会之称 ,应发扬特色,摒弃中国传统建筑
如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工人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这样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各项中,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 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17.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低廉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后来,传统火炕改良成吊炕(图),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 )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 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
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 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
19.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 )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 B.提高柴火利用率
C.压缩室内储藏空间 D.降低火炕建造成本
20.关于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只存在于物质方面
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比例关系
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会发生改变
21.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成都举行,届时可以向世界展示与众不同的巴蜀文化特色是( )
A.独具风景的摆龙门阵 B.豪放的那达慕节庆
C.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 D.评弹、越剧等音乐戏曲
二、填空题
22.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__________理念更为鲜明。
23.文化: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具有________特点。
24.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____。增加____、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三、综合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他认为"田园城市"应该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其实质就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下图为田园城市构想图(1英亩=4047m )。
(1)推测"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起到的主要作用。与"田园城市"相比,分析传统城市存在的劣势。
(2)从城市扩张角度比较"田园城市"和卫星城的本质区别。
(3)针对建设宜居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试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用经海水长期浸泡后盐分较重的海草层层叠压铺盖而成,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我国胶东半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如图所示)。受地形和海岸线影响,海草房聚落多呈紧凑的空间形态。在长期适应北方滨海气候的过程中,当地渔民常选择在海草房向阳面种植绿色植物。胶东半岛现存许多海草房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保存较好。
(1)从气温角度分析海草房聚落布局紧凑的有利影响。
(2)推测在海草房向阳面一般种植的植物(自然带)类型及其高度特征,并说明理由。
(3)从海草房的结构特点,说明其能够保存较好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本题以南疆绿洲民居内部结构特征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现象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解读能力及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
1.
由材料可知,“南疆居民随季节变化在实体空间和遮阳灰空间之间转换生活”。这一信息表明,南疆民居设计实体空间和遮阳灰空间,主要是为了充分适应当地气候,更舒适的生活,所以本题选项为B。其它选项在图文材料中都没有具体信息体现,故可排除。
2.
由材料可知,阿以旺,即四周为封闭实体的中心明亮空间;辟夏以旺,是指实体空间建筑前的外廊空间。相对于阿以旺民居,辟夏以旺民居更加开放,说明风沙在夏季对该地的影响相对较小,故本题答案为A项;南疆地区夏季降水普遍较少,可排除B项;昼夜温差大,不利于辟夏以旺民居夜间保温,故可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阿以旺和辟夏以旺民居主要是为了遮阳,与夏季气温高关系不大,故可排除D项。
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专门的建 筑设计,形成不同的民居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 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 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 质灾害。
3.D
4.A
5.D
3.
与内陆地区相比,位于广东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降雨量大,空气更为潮湿,木雕难以保存,且受到台风的影响更大。嵌瓷是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且互相镶嵌,提高了抗侵蚀能力结构的稳定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
据文字材料,嵌瓷制作工序复杂,全靠手工制作,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少有手工艺人留在当地从事工艺传承,①正确。由于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建筑的营造法式对传统建筑冲击较大,嵌瓷的市场需求大幅降低,②正确。如果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生产成本都不会显著制约嵌瓷装饰的发展,③④错误。故选A。
5.
广东多侨民“下南洋”到东南亚,与东南亚交往密切,会把广东的文化遗产带到东南亚,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与广东相似,因此东南亚嵌瓷建筑遗存较多。D正确。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
6.A
7.D
6.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竹条做伞架,以涂刷桐油的纸做伞面可以防水。所以油纸伞作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的雨具,其中基础功能是防雨,应该是多雨的气候和竹林繁茂的区域实用。A正确;油纸伞没有抵御风沙的功能,故B项错;油纸伞虽然可以遮挡烈日,但防晒不是其主要功能,故C项错;油纸伞的制作原料及功能主要反映当地气候与植被特点,不能反映地形特征,故D项错。所以本题选A。
7.
结合相关知识可知,《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豫西、北京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排除ABC三项;材料中勾勒出的油纸伞的乡愁是窄窄的雨巷,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景观也应是南方徽派建筑的高墙窄巷(如皖南高墙院)最与材料中的雨中乡愁相衬,选项D正确,故选D。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地域文化景观的外部形态、结构、功能、类型等不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些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等。
8.A
9.D
8.
由材料“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楼房上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知:骑楼之上的楼层可起遮挡作用,加之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热而多雨,故主要作用是避雨、遮阳,故A正确;排水需要一定坡度,保障安全主要是房屋建筑质量,而提升建筑的美观,涉及的是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而柱廊式人行过道强调的是实用性,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
由所学知识和上题可知:海南炎热多雨,骑楼方便行人避雨、遮阳,马来西亚与海南距离近,气候相似,而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侨乡,历史上下南洋谋生者众多,故选D。挪威、美国、埃及与我国相距较远,文化差异大,建筑特色差异较大,排除A、B、C。
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与巨大的海陆热力差距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10.C
11.B
10.
由图文资料可知,该村引水渠从河流引水贯穿整个村落,且为露天水渠,水质无法得到保障,再读图可知,该村落挖有多口水井,饮食用水应该是井水,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通过房屋门前,而不是直接引河水到农田,所以主要目的不是灌溉农田菜园,B错误。引水渠从河流引水,采用露天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应该是提供洗涤用水,方便村民生活,C正确;排放生活污水不必从河流引水,而且污水排放应该采用地下暗渠,D错误。故选C。
11.
据材料可知,水渠从河流引水,长期从房屋门前通过,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可以防潮防蛀,B对;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对保温隔热、防震减灾、防雪防雹起作用不大,A、C、D错,故本题选B。
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12.C
【详解】
通过图文分析可知,飘香的瓜果为新疆的哈密瓜等瓜果;新疆的少数民族主要为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维吾尔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建筑最大特点为圆顶的清真寺,C正确。ABD选项描述与图文不符,排除掉,故选C。
本题要密切结合图文进行分析,由材料信息“飘香的瓜果、能歌善舞的少女,及圆顶的宗教建筑,都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13.C
14.A
13.
根据材料“玉琮外方内圆,反映了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知,”再结合四川省盆地地形特征可知,三星堆文物特点鲜明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在地区地理环境较闭塞,C正确;这些文物特征与当地气候无关,A错误;当地并未受到古埃及文化影响,B错误;也并不能体现古人对外来文化排斥性强,D错误;故选C。
14.
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文物与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有相似之处,说明其多源一体的特点,A正确;三星堆文物与其他地区文物具有相似性,并没有独立发展,B错误;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主体不属于长江文化,C错误;三星堆文物特征并没有反应当地明显的地域特征,说明地域性强于主体性的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A。
本题需要仔细阅读材料,并明确三星堆文物的鲜明特征所代表的当地地理特征,三星堆文化地处我国四川盆地,考古发现意义重大,既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又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又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15.C
【详解】
图中显示,意式风情区的建筑景观以欧式风格为主,不具有中国传统的内向封闭性,A错误;天津临近海河和海洋,天津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有较大关系,如图中的天后宫(妈祖庙),B错误;从三幅不同风格的建设景观可以看出,天津建筑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这与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有较大关系,C正确;天津建筑有“万国博览”会之称 ,应发扬特色,同时天津建筑也有典型而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因此不能摒弃中国传统建筑,D错误。故选C。
16.B
17.D
16.
吊脚楼是苗族特有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终年高温,B错误,符合题意。该地区多山,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17.
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小,并不是层层宽敞,A错误;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时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B错误;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但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须将保暖作为该民居的建设目的,C错误;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且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D正确。所以选D。
传统民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伟大智慧结晶,传统民居要结合区域的整体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
18.C
19.B
18.
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山脚低洼处容易沉聚冷空气,A、B错。辽东低山丘陵区南坡是阳坡,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冷空气影响小,C对。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冷空气影响较多,D错。故选C。
19.
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吊炕将炕洞,即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缩小了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A错。提高柴火利用率,B对。不影响室内储藏空间,C错。使用混凝土板、砖等,增加火炕建造成本,D错。故选B。
冬季风迎风坡山脚低洼处容易沉聚冷空气。
20.C
【详解】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既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人文环境的影响。C正确。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不只存在于物质方面,A错。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没有成比例关系,B错。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
21.A
【详解】
巴蜀文化是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域文化,龙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军事中摆的一个阵法,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说聊天的的意思, 四川地区的方言包括重庆,大意为聊天、闲谈,故A正确,那达慕节庆是蒙古族的节日盛会,秦腔流行于关中地区,信天游为陕北名歌,评弹、越剧属于江浙一带的戏曲,故BCD错。故选A。
巴蜀文化是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域文化,巴文化以达州、巴中地区为中心,活动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等地,蜀文化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以德阳、成都地区为中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对东南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2.人地和谐

23.地域性

24. 社会公平 社会福利
【详解】
据课本内容可知: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25.(1)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劣势∶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大,生态环境质量差;人口密度大,配套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城乡结合地带(城郊),有机联系不佳,制约城乡统筹整合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规划建设不合理,一系列城市问题相对突出等。
(2)"田园城市"的本质是通过限制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来调节大城市的规模;卫星城的本质是逐渐建立独立的城市单体来实现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3)赞同。解释∶卫星城建设用地较充足,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距离主城区较远,污染物质少,环境质量较好;卫星城整体人口密度较小,居住环境较安静舒适;减轻主城区交通拥堵程度;可以减轻主城区热岛效应等。(或不赞同。解释∶上下班往返主城区与卫星城,增加交通压力;距离主城区较远,增加出行成本;基础设施不完善,娱乐、购物等不方便等。)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生态城市等知识,通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阐述地理问题,分析对比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优劣,田园城市与卫星城的本质区别。凸显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详解】
(1)"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公园,主要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与"田园城市"相比,传统城市主要的劣势是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大,公园绿地比重较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传统城市人口多,配套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在城乡结合地带,有机联系不佳,制约城乡统筹整合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规划建设不合理,导致城市会出现交通拥堵、教育医疗学位等资源紧张一系列城市问题。
(2)结合材料可知"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本质通过限制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来调节大城市的规模;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因此卫星城的本质逐渐建立独立的城市单体来实现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3)针对建设宜居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赞同该观点。可以从建设卫星城的可行性和可以缓解城市化问题方面入手分析;不赞同此观点,可以从发展卫星城的不合理性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卫星城的定义可推测出卫星城距市区有近100km的距离,市民往返市区可能会加大交通拥堵,增加出行交通成本,卫星城的基础设施不及市区完善等等。
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26.(1)夏季,紧凑的布局利于遮阳,产生较大阴影,降低室内温度;冬季,紧凑的布局利于降低街巷内风速,减少热量损失。
(2)植物类型:落叶阔叶植物。理由:夏季为建筑阻挡强烈日晒,冬季叶落后利于街巷接受太阳辐射。高度特征:树木高度较矮。理由:当地常年多大风,树木低矮避免被风吹倒。
(3)海草含有大量盐分,能有效防虫蛀防霉烂;屋顶坡度大,夏季便于排水,冬季减少积雪覆盖;海草屋顶层层叠压,并有防风网保护,抗风性好。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详解】
(1)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所以紧凑的布局可以在夏季起到遮阴的作用,减少光照,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降低空气的流动,减少热量损失。
(2)北方滨海气候冬冷夏热,风力较大,所以种植的植被需要满足夏季遮阳,冬季落叶,并且能够适应大风的环境,植株的高度需要矮小,所以植被为矮小的落叶阔叶植物。
(3)海草房屋顶的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不利于积雪的保存;屋顶的海草有五六十层之多,并且含盐量高,不易受到虫子的啃食;屋顶的顶部具有防风网,抗风性好。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大风等,并将自然环境特点与房屋的特点相互结合对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