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历史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历史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4 14: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地球的历史
一、单选题
读四大圈层位置示意图,其中C圈层是一个连续的但不规则的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个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C.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2.D圈层的特征是( )
A.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 B.由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构成
C.由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 D.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据图推测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5.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020年4月,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天子岭南侧山脚一带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为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化石最可能出土的地层是( )
A.前寒武纪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7.由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可推断,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气候特征为全年干燥少雨 B.喀斯特地貌较发育
C.大部分地表被水体所覆盖 D.土壤腐殖质层深厚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8.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9.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10.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①蕨类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海生藻类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三题。
观测点 ① ② ③ ④ ⑤
海拔(米) 541 492 683 645 572
地层中的化石 恐龙蛋 三叶虫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11.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 )A.地质地貌 B.土壤 C.气候 D.水文
12.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3.下列各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2019年7月,12岁的杰克逊和家人去俄亥俄州度假,杰克逊在河边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奇怪、隆起的物体(如图),后来证实是猛犸象牙齿。杰克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在陆地上生存过得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猛犸象生活在(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猛犸象灭绝时期的迁徙方向是( )
A.向高纬迁徙 B.向低纬迁徙 C.向内陆迁徙 D.向海洋迁徙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图中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面 D.古登堡面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负相关
C.山地、高原的地壳比平原的地壳薄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题。
1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19.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石炭纪的森林主要是(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21.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却突然销声匿迹的是( )
A.恐龙 B.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动物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演化历史中,很多地质事件都可以作为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遗产,人们完全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回答下列各题。
22.历史时期出现的温暖期,导致北极冰盖消失,亚热带范围向北扩展到加拿大。这一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海岸线大幅度变长 B.水热资源开发难度下降
C.天山积雪冰川增多 D.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
23.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 )
A.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 B.叶绿体的出现
C.原始生命的出现 D.臭氧层的出现
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和北京猿人复原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甲、乙、丙、丁四幅图片,按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25.乙图中的生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青海湖区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农业活动以游收业为主。下图是1961年至2018年青海湖水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6.1961年至200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长期暖干化 B.流域面积在变小
C.入湖河水被截留 D.引湖水灌溉农田
27.2005年以来,青海湖区( )
A.湖水盐度趋于变大 B.出湖泊径流量增加
C.荒漠化趋于严重 D.鸟类栖息环境改善
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地球历史的一小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29.和恐龙同时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动物 C.海洋中大部分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0.岩石圈( )
A.就是指地壳 B.由岩石组成 C.全球厚度均一 D.包括软流层
31.干热岩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二、综合题
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____宙、____宙和____宙。
(2)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
33.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1)图1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填序号),并可追溯该地层沉积时为________环境。
(2)图1的①-⑤中,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是________(填序号),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末期。
(3)图2中甲时期海平面________(填“高”或“低”)于现代,该时期所处时代主要植被为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描述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1.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C圈层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圈层,应为水圈,排除D;A圈层位于最外围,应为大气圈,BC错;B圈层应为岩石圈,D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以及岩石圈上部,应为生物圈,故选A。
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D圈层为生物圈,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D正确; A选项是大气圈中对流层和高层大气的特点,水圈是由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构成,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故选D。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3.B
4.C
5.B
3.
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而裸子植物与恐龙繁生的时代应为中生代。结合图例可知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
结合图例可知,②地层为含有裸子植物化石的煤层。煤炭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故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是湿润,森林茂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动物的演化过程为三叶虫(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海生无脊椎动物)--恐龙(爬行动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B
7.C
6.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三叶虫为古生代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所以该地层最可能为古生代地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
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多为水生生物,说明该地当时大部分地表被水体所覆盖,气候比较湿润,C正确,A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状况和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BD错误;故选C。
生物发展阶段: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元古代—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8.B
9.B
8.读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乙是古生代,B对。A、C、D错。故选B。
9.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ACD错误。动物进化顺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三叶虫是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鱼类→恐龙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球早期生物对环境演化的影响
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
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地理环境以生物演化为主。
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2)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10.D
【详解】
在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早期出现了海生藻类,在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蕨类植物,在中生代出现了裸子植物,在新生代出现了被子植物,故D选项正确。故选D。
11.A
12.C
13.B
11.本题主要通过地理野外考察所记录的信息,分析此次地理野外考察的主要内容。通过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本次考察主要记录了沿线各点的海拔和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判断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故A正确。
故选A
12.恐龙生活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灭绝;三叶虫生活于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裸子植物形成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盛行于新生代。故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③④,结合选项,C正确。
故选C
13.恐龙、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故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应形成于海洋环境,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D
15.A
14.
材料“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在陆地上生存过得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说明猛犸象生活在一万年前的新生代,D正确;新生代是距今6600万年以来的地质时期,古生代早期、古生代晚期、中生代均位于新生代之前,故A错误;B错误;C错误;故选D。
15.
材料“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说明猛犸象灭绝的直接原因是冰期结束,气候转暖,故灭绝时期为了寻找寒冷的生存环境,猛犸象向着高纬地区迁徙,A正确;B错误;猛犸象始终生存在陆地上,故不会向海洋迁徙,D错误;内陆迁徙降水减少而不是气候寒冷,故不会向内陆迁徙,C错误;故选A。
地球上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根据动物的习性特点可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发生的变化。新生代是距今6600万年以来的地质时期,大型哺乳动物发展,出现人类,以及出现数次的冰期交替。
16.C
17.D
16.
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甲为表示地壳厚度的曲线,而地壳是位于莫霍界面之上的部分,进而可判断甲为莫霍面,C正确。从甲所处的深度可知,其不可能代表地表、软流层和古登堡面,A、B、D错误。故选C。
17.
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A错误。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B错误,D正确。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C错误。故选D。
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的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如果是在高原和山地等海拔较高地区,如青藏高原,其地壳厚度可达60至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18.D
19.C
18.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海生无脊椎动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正确。
19.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由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即③时期,故C正确。从两图中年代确定,①是太古代,②是元古代,④是中生代,ABD错误。
故选C正确。
20.B
21.A
20.
据图可知,石炭纪是是古生代,森林主要是蕨类植物,B正确;裸子植物是中生代的植物,A错误;被子植物是新生代的植物,C错误;藻类植物是元古宙的植物,D错误;故选B。
21.
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却突然销声匿迹的是恐龙,A正确;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在新生代才大发展,BC错误;古老的两栖类在古生代末期已经灭绝,D错误;故选A。
恐龙灭绝——最突出的生物事件:在白垩纪末,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恐龙、菊石、箭石全部绝灭,珊瑚、海百合、有孔虫、双壳类及超微生物等门类的许多科目绝灭。对生物绝灭的原因,人们一直在进行探索,曾提出过种种假说。有的学者强调地球自身的原因,认为气候变冷、火山活动、地磁极性反转等,会导致生物大量绝灭;有的学者则强调生物进化的原因,认为哺乳动物对恐龙蛋和幼仔的掳食、疾病蔓延、恐龙特化及裸子植物衰减等,都可能导致过于挑食、不善保护蛋和仔的恐龙灭亡。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地球以外宇宙环境的变化才是生物绝灭的根本原因,如超新星爆发、太阳耀斑爆发、小行星撞击或当星碰撞等。
22.D
23.B
22.
温暖期中高纬度热量条件改善,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D正确。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变短;热量改善,但水位上升,落差减小,水能资源开发难度上升;气候变暖,天山积雪冰川加速融化,ABC错。故选D。
23.
由原始大气转化为现在大气,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含量增加,故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叶绿体的出现,B正确。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有利于原始生命的出现,臭氧层的出现有利于生命的繁衍,均不是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ACD错。故选B。
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等,在太古宙时期,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而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其关键在于叶绿体的出现。
24.B
25.C
24.
甲为三叶虫,古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最为常见;乙为恐龙化石,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丙为北京猿人,新生代第四纪人类出现;丁为鱼类化石,古生代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结合地质年代划分,按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甲-丁-乙-丙,故选B。
25.
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乙图为恐龙化石,恐龙为爬行动物,故中生代恐龙繁盛,C正确。故选C。
从古至今地质年代可以分: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26.A
27.D
26.
1961年-2005年,青海湖水位逐渐下降,是因为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导致湖泊水位面积越来越低,A正确;流域面积是区域内有多少面积内的水最终会流到这条河流或湖泊内的面积,只有区域内的地形状况发生改变,流域面积的大小才会发生改变,B错误;青海湖区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且并不发展种植业,入湖河水被截留的可能性小,C错误;青海湖是咸水湖,不可能引湖水灌溉农田,D错误。故选A。
27.
结合图示,无法看出青海湖湖区湖水盐度的变化趋势,A错误; 由图可知,2005年以来,青海湖区水位上升,出湖泊径流量减少,如果出湖泊径流量增加的话,水位会呈继续下降的趋势,B错误;湖泊水位上升,说明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荒漠化程度减轻,C错误;湖泊水位上升,为一部分鸟类提供了栖息地,使得鸟类的栖息环境改善,D正确。故选D。
湖泊面积萎缩原因及影响
湖泊面积萎缩一般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径流注入少;
高温,大风,蒸发强;
地质断层下渗;
人为用水,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湖泊面积萎缩的影响:
气候变干,温差增大;
对下游径流调节作用下降(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增加;
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盐碱化扩大;
地下水位下降;
28.B
29.C
28.
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B正确;三叶虫化石不会出现在元古代地层、中生代地层或新生代地层,ACD错误。故选B。
29.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C正确。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动物以及蕨类植物等在古生代盛行,多在古生代末期灭绝,ABD错误。故选C。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30.B
31.A
30.
从示意图中可知,软流层以上部分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AD错误;由于陆壳和洋壳的厚度差异,岩石圈在陆地和海洋厚度不一,C错误;岩石圈由岩石组成,B正确。故选B。
31.
结合图,调用必备知识,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10千米,位于地壳,A正确;地幔、地核、软流层均位于地壳以下,BCD错误。故选A。
岩石圈的岩石:①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②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③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例: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32.(1) 冥古 太古 元古
(2)中生代和古生代。地球环境特征是温暖湿润。
本题以地质年代简图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质年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2)
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森林被埋藏于地下,逐渐演变成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
33. 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全球变暖 可见光 可再生 无污染 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 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本题主要考查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太阳能的分布与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发全球变暖。
(2)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其中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相对于常规能源,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
(3)读图可知,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其原因在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4.(1)④ 海洋
(2)② ④ ⑤(④、⑤顺序可换)
(3)低 蕨类植物
(4)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
试题考查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详解】
(1)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为图中的④时期。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该地地层沉积时为海洋环境。
(2)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为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为图中的②时期。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时代是古生代未期和中生代未期,为图中的④⑤时期。
(3)从图中看,甲时期气温比全球平均气温低,降水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为气候冷干时期,海平面低于现代。从横坐标可判断出甲时期同位素地质年龄为5.4亿年~2.5亿年,为古生代,蕨类植物繁茂。
(4)从图中可看出,气温和降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总体看比平均气温高的时间较长,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图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且变化周期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