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09: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对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宝葫芦可以为他赚很多钱。
B.宝葫芦能让他有许多新朋友。
C.宝葫芦能帮他做数学题
D.宝葫芦能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挽着(wǎn) 港口(ɡǎnɡ) 仪式(yì)
B.喜讯(xǜn) 宴会(yàn) 旗帜(zhì)
C.睫毛(jié) 婚礼(hūn) 抚弄(fǔ)
D.永恒(hén) 神圣(shènɡ) 垫子(diàn)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3.小人鱼用( )换了巫婆的药水。
A.眼睛 B.舌头 C.脚 D.手指
4.小人鱼最后变成了( )
A.灰烬 B.泡沫 C.人 D.白云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高的塔顶 闪亮的军刀
B.乌黑的睫毛 深蓝的眼睛
C.平静的夜晚 深情的仪式
D.深深的叹息 耀眼的红光
6.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B.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据地出来的。
C.“班长他——”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二、填空题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孤独──( ) 喜欢──( )
允许──( ) 凝视──( ) 常常──( )
仍然──( ) 训斥──( ) 喧闹──( )
8.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
2.本文是一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______________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从中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巨人拆除围墙后,他又重新竖了一个告示牌,想象一下,巨人会在牌子上写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男孩被巨人抱起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上,船在航行着。(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看见巨人非常害怕。孩子们逃走了。(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是最美丽的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
童话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多神奇呀!我也会用这种描写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气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小女巫吹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两棵树
张文彬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根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蓓蕾。
第一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很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了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用石头袭击。有些孩子甚至会攀上它那赢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肢体和自尊心。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果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竞争カ、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1.读一读第1自然段,农夫种了两棵果树苗,第一棵树的目标是________,第二棵树的目标是________。
12.用“﹏﹏﹏”画出描写第二棵树命运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只有忍耐、善于积累,这样才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14.在现实生活中,这两棵树分别代表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拇指姑娘
从前有一个妇人,她很想要一个小巧又可爱的孩子。她便去请教女巫,女巫说非常容易,便给她一粒麦粒,让她种在花盆里。当这个花朵绽开时,拇指姑娘便出生了。
拇指姑娘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有一天,一只丑陋的癞蛤蟆把她抱走了,让她当小癞蛤蟆的妻子。水里的鱼儿很同情小小的拇指姑娘,便把荷叶的一根茎咬断。拇指姑娘顺着荷叶飘到了外国,被金龟子看到并扔进一片森林。清晨,以露珠为饮料,以花蜜为食物,生活还算过得去。夏天和秋天过去了,但又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来临了,拇指姑娘来到了田鼠家生活。过了几天,田鼠说:“我们这儿最富有的先生——鼹鼠就要来了,如果你和他结婚,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第二天,鼹鼠穿着黑天鹅的绒毛大衣来了,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看不清拇指姑娘的容貌,田鼠便请拇指姑娘唱了一首歌曲,鼹鼠很快就爱上了她。不过,鼹鼠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很谨慎。过了几天,鼹鼠正式提婚了。又过了几天,鼹鼠让拇指姑娘缝嫁衣。其实,拇指姑娘并不喜欢鼹鼠,因为她喜欢阳光和鲜花,而且对他们很反感。
拇指姑娘曾经在地道救过一只燕子,那时,燕子要飞去另外一个国家,他便问拇指姑娘:“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吗?”拇指姑娘爽快地答应了。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美丽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花朵王后。
15.不属于拇指姑娘经历的磨难是( )
A.被癞蛤蟆抱走。
B.被一只金龟子扔进森林。
C.被鼹鼠逼婚。
D.被燕子带进树林。
1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拇指姑娘克服种种磨难反映出她勇敢、坚强的性格。( )
(2)拇指姑娘在大雁的帮助下来到一个花的国度。( )
17.拇指姑娘为什么不愿意嫁给鼹鼠?
_______________
18.童话中的拇指姑娘是一个____的人。
五、书面表达
19.写作。
我们从小便热衷于读各种故事,沉醉在故事的世界里,如果有机会改编我们熟悉的故事,你是否跃跃欲试呢?现在就动笔将新编的故事写下来吧。
要求:①选择一个熟悉的故事,编写有趣的情节;②大胆发挥想象,语句通顺;③字数在400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要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再作答。仔细审题可知,该题中的内容选自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作品讲述了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ABC三项分别说的是得到宝葫芦后的一个具体好处,D项是对得到宝葫芦会有哪些好处的总结,更具概括性。
2.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读音,本题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项。
A项:仪式yì——yí
B项:喜讯xǜn——xùn
D项:永恒hén——héng
3.C
4.B
3.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学过的课文内容要非常熟悉,不要记混课文内容,在本题中,小人鱼用脚换了巫婆的药水。
4.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学过的课文内容要非常熟悉,不要记混课文内容,在本题中,小人鱼最后变成了泡沫。
5.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要注意形容词和词组的合理搭配,在本题中,不正确的词语搭配是C项。深情的仪式不合适,应该是隆重的仪式。
6.C
【详解】
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作用有:解释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拉长声音等;表示话语的停顿或中断。
A项,表示解释说明,解释奶奶讲的内容。
B项,表示解释说明,解释宝葫芦的由来。
C项,小马话没有说完就哭了,表示话语的停顿或中断。
故选C。
7. 美丽 孤单 喜爱 准许 注视 经常 仍旧 指责 嘈杂
【详解】

8. 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童话 王尔德 对比 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欢迎来到爱的花园。

9. 巨人把小男孩抱起了。 平静的海面上,船在轻柔地航行着。 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孩子们因为看见巨人非常害怕,所以逃走了。 难道孩子们不是最美丽的花吗?
【详解】
1.“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把“把”字句后面人或物放到句子前面,“把”句子中的“把”改成“被”。
2.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3.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全校师生”包含了“老师”,属于重复累赘,删除“和老师”即可。
4.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为一句,首先判断两个句子为因果关系,可用“因为……所以……”进行关联。值得注意的是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都要用关联词,主语保留一个。
5.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否定词或肯定词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10.顿时狂风大作,接着哗啦哗啦地下起了大雨。整个城市立刻凉爽极了。
【详解】
考查补充句子,注意审题,让我们用所给例句中的描写方法补充句子。所给例句中有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注意要把句子写通顺。
11. 积蓄力量,完善自身,向上生长,然后开花结果 早点开花结果
12.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用石头袭击。有些孩子甚至会攀上它那赢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肢体和自尊心。 而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因为第二棵树只想早点开花结果,不知道如果营养积累得不够,条件不成熟,不仅结的果子酸涩难吃,还会给自身带来致命的伤害。
13.C
14.分别代表积蓄力量、踏实进步的人和急于求成的人。
11.
考查了句子筛选和概括理解能力。
结合“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可知第一棵树的目标是首先是要努力充实完善自身,积蓄力量再开花结果;另一棵树的目标是只想早点开花结果。
12.
考查了句子筛选和概括理解能力。
结合“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可知另一棵树最终成了枯木,被农夫砍下烧火用了。
从“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可知原因
13.
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两棵树的不同目标和不同结果,可知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故选C。
14.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文章拟人的手法写两棵树,其实分别代表两类人。
像第一棵树的人也具有一样的品质,深扎根,晚开花,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不张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二类人就如同第二棵树,没时间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却爱表现,急于求成。
15.D
16. √ ×
17.因为拇指姑娘喜欢阳光和鲜花,她不愿意过没有阳光、没有花朵、单调的生活。
18.美丽、善良,追求美好生活
15.
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拇指姑娘经历的磨难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排列,先写“癞蛤蟆抢走了拇指姑娘,准备给自己的儿子做新娘。”接着写“金龟子抢走了拇指站娘,又因为同伴的嘲笑把她放走了。”“老田鼠收留了拇指姑娘,想让她嫁给自己的朋友——鼹鼠。”
16.
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可知。拇指姑娘在燕子的帮助下来到一个花的国度。
17.
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其实,拇指姑娘并不喜欢鼹鼠,因为她喜欢阳光和鲜花,而且对他们很反感。”可知。
18.
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生活环境也很艰苦,但她却具有伟大高超的理想:她向往光明和自由。此外,她还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田鼠和鼹鼠的生活可算很不错了,吃不完,用不尽,对在阴暗的地洞里的生活他们非常满足。但拇指姑娘讨厌在这种庸俗的、自私的、没有阳光的泥巴底下过日子,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关心别人。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垂危的燕子。最后她终于能和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着幸福的生活。
19. 《井底之蛙》故事新编
一天,两只青蛙趁着下雨,井水暴涨从井里跳了出来,它们望着那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不由得感叹道:“外面的世界真宽广啊!”于是它们一只向东走一只向西走。并相约,一年后见面。
先来说这只向东走的小青蛙的经历吧!它向东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在那,有它从没吃过的山珍海味,鳞次栉比的大厦,雄伟的建筑……只是那里的污染太严重了,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河水也被附近的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染得五颜六色,好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一次它还不慎掉进去,差点丢了小命。所以,它只在那座城市呆了半年就回到了井边。
而那只向西走的小青蛙经历了一个月的辛苦跋涉,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小村落,那里水草丰美,空气清新。虽然没有向东走的那只小青蛙所吃到的美味,可这里没有污染,天永远是蓝的。它还和那里的人类交上了朋友,帮他们捉害虫呢。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向西走的那只小青蛙恋恋不舍地向人类告别,来到井边,看到了去了城市的那只青蛙。自从它掉入了被污染的水中后,皮肤竟慢慢变成了红色。它一见去了西边的小青蛙,就诉苦道:“城市污染太严重,我都变异了!”去了村庄的小青蛙听了,立即说:“我那里虽然没有你吃过的好东西,但是没有污染,我在那还安了家,你和我去那生活吧!”于是,它们一起来到了那个宁静的小村庄。
从此以后,它们就一直生活在那小村庄里,再也没有踏进城市半步。
【详解】
考查书面表达能力。本次习作要求:根据已读过的故事创编新的故事。选一个熟悉的故事,创编新故事。既然是新编,就要根据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创编新的故事情节。创编时要注意想象要合理,人物及故事情节和原故事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内心的童话世界或梦想。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宇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较受欢迎的故事《龟兔赛跑》、《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等等。
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你要新编哪个故事。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