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19: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川县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年,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口号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各国运动员不分男女齐聚北京共襄盛会。但据历史可考,在古代希腊是不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的,但可以参加专为女性设立的妇女运动会,即“赫拉运动会”,这说明在古希腊
A.妇女可以参与城邦的社会文化生活 B.奥运会充满了歧视和偏见
C.奥运会加剧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 D.妇女享受男性公民的待遇
2.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祭庙规模雄伟壮丽、造型宏大神秘,但有学者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结果,它们呈现出墨守成规、没有个性、功利性强的另一面。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古埃及
A.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B.宗教与王权的高度结合
C.建筑工艺水平相对落后 D.民族性格保守而且内敛
3.古代埃及神化法老并设官员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印度以严格的种姓制度进行社会治理:古代希腊则出现了众多城邦,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早期世界文明不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 B.宗教信仰体系存在着巨大差别
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人为隔断 D.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4.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这说明
A.各地文明相互借鉴 B.古代帝国均选择君主专制
C.人类文明同步发展 D.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特征
5.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地方事务的管理者,是地方法规的制定者,是地方案件的审判者。庄园法庭不仅处理邻里吵架、小偷小摸等极为具体琐碎的事情,而且也能处理审判杀人故火、盗窃之类的重大案件。这说明
A.封君封臣制度受到严重冲击 B.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色彩
C.政府和非政府共同治理基层 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得到提升
6.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对于封上的权利不断受到侵害,也越来越难以利用封君一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胁迫和干预封臣的政治行为。封臣对于封上的权利不断扩张,也日益排斥封君利用封建法的优势地位干预其事务。这一变化导致了
A.封建割据的局面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中央集权的趋势
7.《民法大全》中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如当事人涉嫌犯罪,可通过拷问迫使其供出同谋与罪行;如王侯涉及叛国罪,需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迫,同样需接受拷问。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具有合理与节制的特点 B.承认刑讯退供的合理性
C.旨在维护贵族特权统治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的大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列史实中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阿拉伯商人在欧亚美地区从事商业贸易
B.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传入欧洲
C.印度的数字和20进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政教合--的领袖
9.“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欧洲 B.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 D.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10.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A.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 B.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
C.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 D.形成了全民参加的体系
11.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万磅 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65万磅 70-100万磅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12.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嘉无民族情感,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近代以来,伴随着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的《圣经》等方式,让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位上升。上述举措()
A.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B.使封君封臣制度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D.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13.1721年,孟德斯鸠写道“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发热。我宁可看到他们在小酒店里喝得醉醺醺的,至少他们不会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但是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孟德斯鸠意在说明
A.法国君主反对咖啡馆宣传启蒙思想
B.咖啡馆推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咖啡馆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D.咖啡馆使法国专制制度走向瓦解
1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美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革命的彻底性
C.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5.德意志第二帝国首任宰相伸斯麦喜欢给自己采取的任何政治措施都贴上“皇帝的政策”的标签,给任何反对他的人都戴上“皇帝的敌人”的帽子。他甚至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说,普鲁士真正的首相是国王陛下。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
A.相权与皇权的斗争 B.宰相权力得到加强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封建制度根深蒂固
16.19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大资本家们大多住在伦敦或自己的庄园,在他们看来,工业城市里“没有惬意的骑马兜风,没有闲暇的漫步,只有嘈杂、匆忙和杂乱一;普通人在这里“旮不到同情”,缺少“强大的社会道德约束”,有的只是“金钱关系”。这一状况反映出
A.大机器生产导致的社会倒退 B.生产关系领域发生的新变革
C.人们对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 D.两极分化最终造成阶级对立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
材料二 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第164至165条: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6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产生,东西方国家都完成了由神权建筑(宗庙)向皇权建筑(皇宫)的转化,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异,在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而在古代中国则主要是“融合”。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府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
——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
——摘编自钱乘日《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古代东西方国家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不同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搜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建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
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材料二 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2)根诺材料一,悦括英国解天工业化问题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带来的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中可以得到的历史启示。(4分)
临川县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
1-5 ABDDB 6-10 AABDC 11-16 DCBDCC
17.(12分)(1)相同:都曾采用过以啤酒作为主溶剂的做法。不同:苏美尔医生治病并不求助于魔法或是巫术,而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相比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6分)
(2)变化:啤酒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所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6分)
18.(14分)
(1)不同特征:古代西方城市,世俗皇权与教权鼎立,皇权受制于教权,所以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在古代中国,帝王集王权与神权为一身,世俗王权大于神权,导致王宫建筑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地位突出,城市建筑等级性的特点明显。(特征2分,分析2分,共8分)
(2)区别:经济上,西欧城市经济独立,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政治上,西欧城市政治自由,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西欧城市市民自由,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每点2分,共6分)
19.(10分)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2分)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6分)
20.(16分)(1)问题: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6分)(2)举措:加强政府监管;通过立法治理。作用:调节了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6分)
(3)启示:工业化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改革来推动,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