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单元测试A卷(含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单元测试A卷(含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24 15:3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A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1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1.答:
32.答:
33.答:
34.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 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A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洗涤剂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硫酸除铁锈
【解答】解:A、干冰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能够导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洗涤剂洗涤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1·cn·jy·com
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稀硫酸能够除去铁锈,是因为稀硫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21·世纪*教育网
故选:D。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解答】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故选:B。
3.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答】解:A、炉火照天地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风雨、花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粉身碎骨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江枫渔火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4.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上述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紫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蓝色
C.红色、蓝色、紫色 D.蓝色、红色、紫色
【解答】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21*cnjy*com
故选:D。
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Fe2O3,则盐为FeCl2
C 盐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 金属 若X为Zn,则反应能够发生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X为NaOH,则盐为Na2SO4,故A正确;
B、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X为Fe2O3,则盐为硫酸铁,故B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锌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D正确。
故选:B。
6.衣服上沾了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2-1-c-n-j-y
A.白醋 B.酱油 C.酒精 D.洗洁精
【解答】解:A、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醋酸铁和水,从而把白色衬衣上的铁锈除去,该选项方法正确;
B、酱油不能和氧化铁反应,该方法不正确;
C、酒精不能和氧化铁反应,该方法不正确;
D、洗洁精不能和氧化铁反应,该方法不正确。
故选:A。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铁质容器长期盛装食醋
B.醋酸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食醋能与鸡蛋壳发生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解答】解:A、醋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长期盛装食醋,该选项不正确;
B、醋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醋酸铁和水,该选项正确;
C、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D、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正确。
故选:A。
8.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正确;
B、稀硫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可用来除锈,正确;
C、硫酸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二者混合会得到白色沉淀,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故选:D。
9.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解答】解: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错误,因为物质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出现,故选项错误;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错误,会再变成其他物质,故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正确;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错误,颜色、状态可以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21春 钦北区校级月考)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  )
A.Zn+H2SO4═ZnSO4+H2↑
B.H2SO4+BaCl2═BaSO4↓+2HCl
C.CuO+H2SO4═CuSO4+H2O
D.H2SO4+2KOH═K2SO4+2H2O
【解答】解:A、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硝酸等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C、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它酸也能与金属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其它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解答】解: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
A、食醋显酸性,能与皂角甙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B、料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显碱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但这两种溶液中溶剂一开始不能是零,故A错;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故B错;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
故选:C。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CO32﹣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解答】解: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CO32﹣,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推理正确。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在硝酸钠中,氮元素显+5价,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14.用足量的盐酸浸泡生锈的铁钉,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 ②铁钉上有气泡产生 ③溶液呈棕黄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现象为: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
故①②③实验现象均可观察到。
故选:D。
15.(2022春 渝北区校级月考)氢溴酸(HBr)可用于医药、染料、香料等领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下列有关氢溴酸(HBr)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氢溴酸滴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B.氢溴酸应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C.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D.与碳酸氢钠反应:NaHCO3+HBr═NaBr+H2O+CO2↑
【解答】解:A、氢溴酸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显酸性,将氢溴酸滴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21教育网
B、盐酸具有挥发性,则氢溴酸具有挥发性,氢溴酸应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则氢溴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溴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溴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Br═NaBr+H2O+CO2↑,故选项说法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故选:A。
16.(2022 蜀山区一模)《中国诗词大会》引导青少年传承诗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下列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解答】解: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17.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解答】解:100mL10%的NaOH溶液中所含OH﹣数量=(100mL×1.1g/cm3×10%)××100%=4.675
100mL10%的KOH溶液中所含OH﹣数量=(100mL×1.1g/cm3×10%)××100%=3.282
由于4.675>3.282,所以,10%的NaOH溶液的碱性比10%的KOH溶液的碱性强;由以上计算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物质A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A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错;
C、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
D、浓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D错;
故选:A。
19.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解答】解:A、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它是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正确。
B、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1)×2=﹣2价,所以正确。www.21-cn-jy.com
C、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错误。
D、氢硫酸是一种酸,氢氧化钠是一种碱,二者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上述反应符合中和反应定义,所以正确。
故选:C。
20.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解答】解:A、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铜反应;
B、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2分)
21.烧水的铝壶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   把它们除去。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解答】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用把它们除去。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原因是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H2↑。
故答案为:
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2Al+6HCl═2AlCl3+H2↑。
22.(2021秋 余杭区月考)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请回答:
(1)请你写出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    。
(3)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有  。
【解答】解:(1)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ClNaHSO4+HCl↑。
(2)雾是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液滴。
(3)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
故答案为:
(1)H2SO4(浓)+NaClNaHSO4+HCl↑;
(2)盐酸小液滴;
(3)挥发性。
23.实验室药品因易变质、挥发、吸水等原因应密封保存.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时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21cnjy.com
【解答】解: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会变大;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时间,由于氯化氢的挥发,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填:变大; 变小.
24.(2021秋 岱岳区期中)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C为碳酸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此时,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解答】解:(1)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
(2)若C为碳酸钠,C与D(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此时,D(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2HCl═CaCl2+2H2O。
(3)①金属表面除锈,可以用稀硫酸或稀盐酸;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不能用稀硫酸;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不能用稀硫酸。
故答案为:②③。
25.有甲、乙、丙三种无色的液体,已知它们分别是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现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中不变色,丙中变蓝色.则甲是   丙是   .(填名称)
【解答】解:稀盐酸显酸性,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蒸馏水显中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碱性溶液显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
现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乙中不变色,丙中变蓝色,所以甲是稀盐酸,乙是蒸馏水,丙是澄清石灰水.
故答案为:盐酸;澄清石灰水.
26.(2021秋 依安县校级期末)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   (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   (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①能与   反应;②能与   反应.放热.
【解答】解:(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质软,切面呈银白色,说明颜色为银白色,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说明熔点低,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低;小;
(2)根据题干叙述可知钠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氧气;水.
27.为检验一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色,加入铁片会产生能燃烧的气体;再往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这一无色溶液是   ;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   ;②  .
【解答】解:(1)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色,所以该溶液显酸性,加入铁片会产生能燃烧的气体,所以该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再往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该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无色溶液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这一无色溶液是硫酸;
(2)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故答案为:(1)硫酸;
(2)Fe+H2SO4=FeSO4+H2↑;
H2SO4+BaCl2=BaSO4↓+2HCl.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9分)
28.(2021 南岸区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选用稀盐酸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Na2CO3俗称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写出B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烧杯中,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将C、D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空烧杯E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得到无色溶液。根据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①说明D烧杯反应后过量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②E烧杯充分反应后的溶质除酚酞以外,如果只有一种则为    ,如果有两种则为    。
【解答】解:(1)能产生气泡的是A(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www-2-1-cnjy-com
故填:AD。
(2)B烧杯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3)C烧杯中,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将C、D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空烧杯E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C中过量的盐酸和D中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容易显酸性或显中性;
①说明D烧杯反应后过量的物质是Na2CO3。
故填:Na2CO3。
②E烧杯充分反应后的溶质除酚酞以外,如果只有一种则为NaCl (稀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有两种则为NaCl、HCl(盐酸过量)。
故填:NaCl;NaCl、HCl。
29.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做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试回答。
(1)图中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2)在b仪器的空穴里分别滴入几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再分别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有  ;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有   。
(3)由以上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解答】解:(1)图中用于滴加指示剂的仪器的名称是胶头滴管。
使用点滴板进行实验,药品的用量少,则可节约药品,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时可以同时完成几个实验,便于观察比较。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所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白醋、酸果汁、稀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有;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有食盐水、蔗糖水;
(3)由以上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呈酸性,pH<7;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都呈碱性,pH>7;蔗糖水、食盐水呈中性,pH=7。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点滴板;
(2)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
(3)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呈酸性,pH<7;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都呈碱性,pH>7;蔗糖水、食盐水呈中性,pH=7。
30.(2021秋 吉林月考)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是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1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聚成   。
(2)实验2固体由块状变为    。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    絮状沉淀生成。
(4)实验4固体不断溶解,且固体表面不断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  。
(5)上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解答】解:(1)实验1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聚成小水珠。
故答案为:小水珠。
(2)实验2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
故答案为:粉末状。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故答案为:蓝色。
(4)实验4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体不断溶解,且固体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气泡;变浑浊。
(5)上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实验1和实验2(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实验1和实验2;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19分)
3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答】解:
(1)HCl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2·1·c·n·j·y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玻璃棒。
(3)
①第一次实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40g﹣138.9g=1.1g
设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HCl+NaHCO3=NaCl+H2O+CO2↑。
84 44
x 1.1g

x=2.1g
②设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y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60g﹣255.6g=4.4g
HCl+NaHCO3=NaCl+H2O+CO2↑。
36.5 44
100gy 4.4g

y=3.65%
故答案为:(1)H2O。(2)玻璃棒、量筒。(3)①2.1g;②3.65%。
32.盐酸先生闯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
(1)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
HCl→   →出口。
(2)写出迷宫中属于氧化物类物质的化学式:   (填一种,下同)盐类物质的化学式   。
(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njy*com
(4)盐酸在迷宫中,不小心迷了路,走错方向,结果被“吃掉”,生成一种呈黄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
【解答】解:(1)由于盐酸不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氯化钾、二氧化硫、不活泼金属银、硫酸、汞反应,所以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为:②④⑥⑨⑧ ;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盐,所以属于氧化物类物质的化学式:SO2盐类物质的化学式KCl;
(3)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三价铁在溶液中显黄色,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②→④→⑥→⑨→⑧→ ;
(2)SO2KCl;
(3)CO2+Ca(OH)2═CaCO3↓+H2O;
(4)Fe2O3+6HCl═2FeCl3+3H2O。
33.(2021秋 蜀山区期末)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杀灭病毒,酒精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密度为0.79g/mL,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酒精也可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制饮料,香料等。【出处:21教育名师】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写两点)    。化学性质有(写一点)    。
(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灭火措施是    。
(3)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酒精的用途有(写一点)    。
【解答】解:(1)酒精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密度为0.79g/mL,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
(2)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用湿抹布铺盖。
(3)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4)酒精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酒精也可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制饮料,香料等。
故答案为:
(1)酒精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具有可燃性;
(2)用湿抹布铺盖;
(3)C2H5OH+3O22CO2+3H2O;
(4)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等。
34.(2021 黄冈模拟)如图为在浓度为0.05%的Ba(OH)2水溶液中逐渐滴加0.05%的稀H2SO4溶液的过程中,稀H2SO4的体积与混合溶液导电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10mL时稀H2SO4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   ;
(2)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导电性最低时,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  ,因为   ;
(4)加入25mL稀硫酸时,导电性最低的原因为  。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加入10ml时稀H2SO4溶液时,溶液中氢氧化钡过量,由氢氧化钡的化学式可知,此时溶液中最多的是氢氧根离子;故填:OH﹣;
(2)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填:Ba(OH)2+H2SO4=BaSO4↓+H2O;
(3)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时,导电性最弱,此时只存在硫酸钡沉淀和水,水能电离出少量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故填:H+和 OH﹣;因为导电性最低时,Ba2+和 SO42﹣形成沉淀,由于 H2O 电离出的 H+和OH﹣最多;
(4)加入25ml 的稀硫酸时,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中和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此刻溶液中存在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最少;故填:水溶液中的Ba2+、SO42﹣、H+和OH﹣离子大量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 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A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洗涤剂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硫酸除铁锈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3.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上述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紫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蓝色
C.红色、蓝色、紫色 D.蓝色、红色、紫色
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Fe2O3,则盐为FeCl2
C 盐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 金属 若X为Zn,则反应能够发生
A.A B.B C.C D.D
6.衣服上沾了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2-1-c-n-j-y
A.白醋 B.酱油 C.酒精 D.洗洁精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铁质容器长期盛装食醋
B.醋酸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食醋能与鸡蛋壳发生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9.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10.(2021春 钦北区校级月考)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  )
A.Zn+H2SO4═ZnSO4+H2↑
B.H2SO4+BaCl2═BaSO4↓+2HCl
C.CuO+H2SO4═CuSO4+H2O
D.H2SO4+2KOH═K2SO4+2H2O
11.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12.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CO32﹣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4.用足量的盐酸浸泡生锈的铁钉,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 ②铁钉上有气泡产生 ③溶液呈棕黄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
15.(2022春 渝北区校级月考)氢溴酸(HBr)可用于医药、染料、香料等领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下列有关氢溴酸(HBr)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氢溴酸滴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B.氢溴酸应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C.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D.与碳酸氢钠反应:NaHCO3+HBr═NaBr+H2O+CO2↑
16.(2022 蜀山区一模)《中国诗词大会》引导青少年传承诗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下列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17.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1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物质A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19.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20.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2分)
21.烧水的铝壶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   把它们除去。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22.(2021秋 余杭区月考)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请回答:
(1)请你写出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    。
(3)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有  。
23.实验室药品因易变质、挥发、吸水等原因应密封保存.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时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21cnjy.com
24.(2021秋 岱岳区期中)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C为碳酸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此时,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25.有甲、乙、丙三种无色的液体,已知它们分别是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现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中不变色,丙中变蓝色.则甲是   丙是   .(填名称)
26.(2021秋 依安县校级期末)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   (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   (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①能与   反应;②能与   反应.放热.
27.为检验一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色,加入铁片会产生能燃烧的气体;再往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这一无色溶液是   ;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   ;②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9分)
28.(2021 南岸区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选用稀盐酸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Na2CO3俗称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写出B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烧杯中,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将C、D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空烧杯E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得到无色溶液。根据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①说明D烧杯反应后过量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②E烧杯充分反应后的溶质除酚酞以外,如果只有一种则为    ,如果有两种则为    。
29.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做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试回答。
(1)图中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2)在b仪器的空穴里分别滴入几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再分别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有  ;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有   。
(3)由以上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0.(2021秋 吉林月考)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是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1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聚成   。
(2)实验2固体由块状变为    。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    絮状沉淀生成。
(4)实验4固体不断溶解,且固体表面不断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  。
(5)上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19分)
3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2.盐酸先生闯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
(1)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
HCl→   →出口。
(2)写出迷宫中属于氧化物类物质的化学式:   (填一种,下同)盐类物质的化学式   。
(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njy*com
(4)盐酸在迷宫中,不小心迷了路,走错方向,结果被“吃掉”,生成一种呈黄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
33.(2021秋 蜀山区期末)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杀灭病毒,酒精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密度为0.79g/mL,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酒精也可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制饮料,香料等。【出处:21教育名师】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写两点)    。化学性质有(写一点)    。
(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灭火措施是    。
(3)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酒精的用途有(写一点)    。
34.(2021 黄冈模拟)如图为在浓度为0.05%的Ba(OH)2水溶液中逐渐滴加0.05%的稀H2SO4溶液的过程中,稀H2SO4的体积与混合溶液导电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10mL时稀H2SO4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   ;
(2)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导电性最低时,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  ,因为   ;
(4)加入25mL稀硫酸时,导电性最低的原因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