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李凭箜篌引》
重点名称: 描写声音的艺术手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衬托想象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空灵悠远
高秋、凝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高远饱满
绵软无力
张
颓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神话想象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哀愁绵延、幽怨低回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
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清脆激越
凄惨悲切
比喻,以声类声,
以形类声、
昆山玉碎
凤凰叫
芙蓉泣露
香兰笑。
芙蓉 泣露
香兰
听视嗅觉(通感)
、凄厉婉转
、流丽爽朗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清冷空旷、
烘托、渲染、
双关
感天动地
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清寒凄冷、愁苦茫然
神话、想象、象征
、侧面
秋雨
、通感(视听)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美妙动人、余韵渺远
侧面、神话、想象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侧面、烘托、渲染、双关、以声类声、
以形类声(通感)、神话、想象
变化美
思考: 《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技法有何异同?
《琵琶行·(白居易)节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直接描写
叠词
拟声词
比喻
以声写声
以形写声
(侧面烘托)
小结:
篇目 描写技法
不同 相同
李凭箜篌引 侧面烘托为主。 正侧面结合、烘托、比喻、以声写声、
以形写声(通感)
琵琶行 直接描写为主。
谢谢临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