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教师: XXX
初中信息技术
START HERE
电话:XXXXXXXXXX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1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了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3
聚焦信息社会责任
4
保护信息安全
5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1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了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3
聚焦信息社会责任
4
保护信息安全
5
感受多样化的信息
探究信息的基本特征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1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了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3
聚焦信息社会责任
4
保护信息安全
5
感受多样化的信息
探究信息的基本特征
了解常见的信息获取方法
鉴别和判断信息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如果让你们以“营养和健康”为主题开展活动,撰写一篇作文,你们会从哪里获取相关信息?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暑假开展了名为“营养与健康”的探究活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自选课题开展探究。第一小组想了解缺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们走进学校的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第二小组则对食物的搭配比较感兴趣,他们利用互联网,搜索了大量的资料;第三小组想弄清楚同学们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他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第四组小组为了解释多吃零食对青少年可能的危害,收集了大量零食的营养成分表,还拜访了权威的营养学家……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互联网检索信息是获取信息最常用、最快捷、最便利的方法。
同一种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获取方法和途径。
A
B
1、说一说,日常学习生活中,你通常会采用哪些方法来获取信息
2、想一想,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你遇到过那些困难?谈谈你最后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1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如果是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如果你的手机接收到这些信息,你会如何验证呢?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信息的真伪性:
判断信息发布的渠道是否可信;
核验信息提供的网站或电话。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判断信息的真伪性只是鉴别和判断信息价值的一个思考角度,通常我么还会从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等角度来鉴别信息的真伪、判断信息价值。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信息的时效性:
如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 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此信息已是过时的信息.。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信息的适用性: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适用的。
小李明天准备一直呆在宿舍,小明约了朋友去爬山。天气预报时间,小李坐在床上悠闲地玩着手机,而小明却很认真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天气预报。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思考角度 分析与思考
信息的准确性 1、对事物细节的描述是否清楚、详细
2、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是否一致
3、逻辑上是否合理
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和资质是否能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的时效性 1、是否有更新的信息
2、效用是否受事件影响
信息的适用性 1、是否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密切
2、内容是否全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作用
1、不属于信息鉴别范畴的是( )。
A.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B.从信息的共享性进行判断
C.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D.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B
2、要想获得我国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魔方)”的相关信息,你认为通过( )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A. 购买书籍 B. 向他人请教 C. 因特网查找 D.阅读报纸
C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的资料,都是真实可靠的
B.互联网上无所不用,无所不包,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可以上网查找得到
C.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所以除非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否则都不能够相信
D.在使用各类信息时要学会分析和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防信息“陷阱
D
4、张华在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带有附件的邮件,标题上说这可以得到许多免费服务。于是张华毫不犹豫地打开了邮件并下载了附件内容,原来这只是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而已。从那以后,他的电脑常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毛病,不是常常死机,就是运行缓慢。经朋友检查,机器由于接收不明来历的软件而中毒了。从这事例中,张华接收不明来历的邮件时没有对以下( )做出慎重判断,以致造成了损失。
A.信息的来源 B.信息的价值
C.信息的真实性 D.信息的时效性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A
5、李明得知邻居在超市买到了低价蔬菜,立马跑去超市却没有买到,询问超市售货员得知超市是前两天在搞活动。导致李明空跑一趟的原因是他没有在得到信息时核查( )。
A.信息的来源 B.信息的价值
C.信息的真实性 D.信息的时效性
获取并鉴别信息
2
第一单元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D
教师: XXX
下节课见!!!
CLASS OVER
电话:XXXXXXXXXX活动二 获取并鉴别信息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获得鉴别信息价值、真伪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习怎样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思维方式,能够对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较为合理地评价与鉴别。
通过对信息获取与鉴别方法的掌握,提高对信息价值、真伪的理性判断能力,提升信息素养。通过对信息的质疑与思考,逐步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鉴别
难点:信息的鉴别
学情分析
首先,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知识和信息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其次,本节课内容是对信息的获取与鉴别,侧重理论,操作性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另外,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些参加网络活动和鉴别信息真伪的亲身体验。在此基础上,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的理解信息获取与鉴别这节内容。。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问题导入:如果让你们以“营养和健康”为主题开展活动,撰写一篇作文,你们会从哪里获取相关信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导入语:同学们都很有想法,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学习内容,获取并鉴别信息。
2、新课讲授
获取信息
活动一 找找说说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暑假开展了名为“营养与健康”的探究活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自选课题开展探究。第一小组想了解缺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们走进学校的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第二小组则对食物的搭配比较感兴趣,他们利用互联网,搜索了大量的资料;第三小组想弄清楚同学们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他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第四组小组为了解释多吃零食对青少年可能的危害,收集了大量零食的营养成分表,还拜访了权威的营养学家……
问题:材料中的同学为了获取“营养与健康”的相关信息采用了哪些获取信息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1)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2)互联网检索信息是获取信息最常用、最快捷、最便利的方法。(3)同一种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获取方法和途径。
活动二 说说做做
思考回答:(1)日常学习生活中,你通常会采用哪些方法来获取信息
(2)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你遇到过那些困难?谈谈你最后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鉴别信息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取到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吗?(学生:不是。)那当你对信息的价值、真伪产生怀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进行鉴别和判断。)好!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去鉴别和判断信息。
活动三 看看说说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如果视频中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活动四 我是信息鉴别小能手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三条待验证信息并思考回答:如果你的手机接收到这些信息,你会如何验证呢?
信息1:尊敬的手机用户你好:恭喜您被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组抽取为场外幸运用户。您将得到15000元人民币和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本栏目官方网站www.【迅速领取】领取码【5099】本次活动已通过湖南省长沙市互联网公证处公证,请幸运用户放心领取。注:如将个人领奖信息泄露给他人,造成冒名领取,本公司概不负责!
信息2:我是房东,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以后找我就打这个,另外这次租金请打到我爱人卡上,工行621266XXXXXXXXXX,李佳。谢谢。
信息3:尊敬的用户,您的话费积分已满1738分,可兑换现金173.8元,手机登录网上营业厅领取www. 中国移动。
活动五 议议说说
分小组思考讨论:通过前面两个活动,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去鉴别与判断获取到的信息。教师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判断信息的真伪性只是鉴别和判断信息价值的一个思考角度,通常我们还会从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等角度来鉴别信息的真伪、判断信息价值。
教师举出不同的事例去讲解如何从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来鉴别信息。
事例1: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突然有人冒出来说母亲是人贩子抢走了他的孩子,双方各执一词,这时你该如何进行判断?为什么?如果又出现邻居、警察这些角色提供证据信息,你又会如何判断?为什么?
事例2:如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 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此信息已是过时的信息.。
事例3:小李明天准备一直呆在宿舍,小明约了朋友去爬山。天气预报时间,小李坐在床上悠闲地玩着手机,而小明却很认真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天气预报。
3、课堂练习
(1)不属于信息鉴别范畴的是( B )。
A.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B.从信息的共享性进行判断
C.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D.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2)要想获得我国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魔方)”的相关信息,你认为通过( C )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A. 购买书籍 B. 向他人请教 C. 因特网查找 D.阅读报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凡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的资料,都是真实可靠的
B.互联网上无所不用,无所不包,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可以上网查找得到
C.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所以除非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否则都不能够相信
D.在使用各类信息时要学会分析和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防信息“陷阱
(4)李明得知邻居在超市买到了低价蔬菜,立马跑去超市却没有买到,询问超市售货员得知超市是前两天在搞活动。导致李明空跑一趟的原因是他没有在得到信息时核查( D )。 A.信息的来源 B.信息的价值 C.信息的真实性 D.信息的时效性
4、课堂总结
思考角度 分析与思考
信息的准确性 1、对事物细节的描述是否清楚、详细 2、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是否一致 3、逻辑上是否合理
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和资质是否能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的时效性 1、是否有更新的信息 2、效用是否受事件影响
信息的适用性 1、是否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密切 2、内容是否全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