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15: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锦 瑟
李商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化用典故的创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一、诵读:吟咏诗韵
“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二、研读:把握诗意
1、读诗题:
锦 瑟
《世本》:“瑟,庖犧作,五十弦。”
《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2、读字面:
压缩诗歌,把握结构——
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三言:“五十弦,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
三、品读:品味诗情
1)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吗?
2)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词吗?
内容之眼:思华年
情感之眼:惘 然
诗眼
朗读(感知)
捕捉(意象)
联想想象(意境)
体悟(感情)
四、赏读:体味诗境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运用“兴”的手法,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首 联
庄周梦蝶化蝶{
曾取悦于虚幻之美
现陷于迷惘之境
南海鲛人珠泪{
比喻凄苦孤寂之景
寄托遗珠不用之恨
蓝田玉石生烟:
帝化杜鹃啼血:
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 联
  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 苦痛。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可是梦想和情思都破灭了,所得的只是眼泪和迷惘。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
——张中行
五、悟读:读懂诗人
合作探讨: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诗人46岁罢官回家闲居,不久病故。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晚年对一生遭际感慨之语。诗人伤感怀恋的究竟是什么?是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是悼念亡故的亲人?是怀恋自己美好的恋情?还是对其它别的什么的怀念?请将整首诗内容贯串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后人对《锦瑟》的三种解读: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2、怀才不遇的愤慨(政治抒情诗)
3、作者的自伤身世(咏怀诗)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寄语: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
布置作业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写一篇赏析性的文字。